【摘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生长抑素与奥曲肽联合治疗对患者止血效果、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92426部队医院收治的101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依据不同止血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奥曲肽)和试验组(51例,常规治疗+奥曲肽+生长抑素),两组患者均治疗3~7 d,并持续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止血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3 d后凝血功能,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至出院期间再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临床疗效更优,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输血量更少;与治疗前比,治疗3 d后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缩短,且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再出血率均更低,但对照组和试验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奥曲肽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生长抑素可进一步改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机体凝血功能,提高止血疗效,减少患者输血量,并缩短止血与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和再出血的风险较低。
【关键词】肝硬化 ; 上消化道出血 ; 奥曲肽 ; 生长抑素 ; 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4.0049.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4.016
肝硬化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生往往源于单一或多重病因长期侵害肝脏,从而造成弥漫性肝损害,最终造成肝脏的变形与硬化。在肝硬化的早期阶段,患者往往难以察觉明显的症状体征,然而,随着病情的逐步发展,至后期阶段,患者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这一系列病理过程可能进一步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主要根据个体情况采取药物、内镜、介入放射及外科手术等综合性治疗。奥曲肽可抑制胃肠蠕动,减少内脏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减少出血,是临床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常用药物,但药物起效较为缓慢,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止血效果[1]。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与天然生长抑素具有同样的生物效应,其除了可以抑制多种分泌激素外,还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内脏器官血流量,且不会显著影响体循环动脉血压变化,起效较快,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上消化道的活动出血[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奥曲肽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92426部队医院收治的101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依据不同止血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0~81岁,平均(72.98±5.46)岁;男性31例,女性19例;肝硬化病程
1~4年,平均(2.27±0.50)年;Child-pugh分级[3]:A级
22例,B级19例,C级9例。试验组患者年龄61~80岁,平均(71.52±5.42)岁;男性35例,女性16例;肝硬化病程1~4年,平均(2.32±0.63)年;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19例,C级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⑴符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 [4]中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⑵经胃镜确诊上消化道出血;⑶初次发病。排除标准:⑴凝血功能障碍;⑵既往存在肝胆手术史;⑶合并血液系统疾病。中国人民解放军92426部队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且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内容涵盖以下方面:确保患者血容量充足、提供必要的氧气吸入、严格禁食、实施输血措施、进行补液治疗、营养支持及保肝等。同时患者需卧床休息,研究全程将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同时对对照组静脉滴注奥曲肽,将250 mL生理盐水与0.1 mg注射用醋酸奥曲肽(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71,规格:0.1 mg/支)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2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常规治疗及奥曲肽使用如上所述,并将250 mL生理盐水与3 mg注射用生长抑素(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016,规格:3 mg/支)混合后行静脉滴注,2次/d。所有患者均持续接受3~7 d的治疗,单纯药物治疗无效患者可接受内镜止血、激光凝固等方法进行止血,所有患者均持续观察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⑴止血疗效:以《内科学(第8版)》 [5]中的相关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止血疗效进行评估,分为显效:治疗48 h内患者黑便、呕血等临床症状已基本消退,生命体征平稳,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未继续下降,潜血试验阴性;有效:治疗48~72 h内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红细胞数据、血红蛋白水平未继续下降,潜血试验阴性;无效:治疗72 h后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并未改善,且仍存在活动性出血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⑵临床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⑶凝血功能:治疗前及治疗3 d后取患者静脉血6 mL,将静脉血抗凝后离心(3 000 r/min,10 min),取血浆,以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湖南优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UD-C2100)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⑷不良反应和再出血情况: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心悸、胸闷、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之和,并记录患者治疗至出院期间再出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首先采用S-W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血疗效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临床疗效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输血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3 d后两组患者血浆PT、TT、APTT均缩短,血浆FIB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血浆PT、TT、APTT均短于对照组,血浆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再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再出血率均更低,但对照组和试验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 讨论
肝硬化会破坏肝脏的正常结构,形成瘢痕组织,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升高,造成门静脉高压;而门静脉高压会使得与其相连的食管和胃底部的静脉血管扩张、扭曲,形成静脉曲张。这些曲张的静脉壁较为薄弱,一旦有诸如食物摩擦、胃酸侵蚀、剧烈咳嗽或呕吐等因素干涉,即会发生破裂,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奥曲肽可收缩内脏血管平滑肌,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门静脉血流量,并促进血小板凝聚,从而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并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刺激;同时刺激胃黏液分泌而加强胃黏膜的保护作用,预防再出血。但有研究表明,奥曲肽起效较慢,单以其进行治疗无法达到及时彻底的止血目标,同时易引起患者出现心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6]。因此临床需探寻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生长抑素是一种可发挥抑制分泌作用的多肽类调节激素,其不仅可抑制胃蛋白酶、生长激素等释放,有效收缩血管,减少内脏血流,还能够抑制血管舒张肽的释放,减少肝动脉血流量和肝内血管阻力,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7]。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更优,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输血量更少,这表明生长抑素用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对止血疗效具有提高作用,可显著减少输血量,并缩短止血与住院时间。对其原因进行深入探究发现,这可能是由于生长抑素在肝脏内,在肽链内切酶及氨基肽酶的作用下,被迅速代谢,从而导致其半衰期较短,起效速度较快,具体表现为,注射后1 min内即可发挥作用,15 min内即可达到浓度高峰,正是由于这一特性,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治疗中,能实现快速控制,为奥曲肽的发挥作用争取到了更多的
时间[8]。
肝脏是合成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之一,而肝硬化会损伤肝脏功能,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清除组织凝血活酶和被激活的纤溶因子的能力降低,加之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所引起的脾脏充血肿大会加强脾脏对血液的过滤和清除作用,血小板数量减少,且患者存在持续出血情况,患者的凝血与纤溶系统被激活,机体代偿性的调节PT、TT、APTT、FIB水平,导致PT、TT、APTT延长,FIB水平降低[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d后试验组血浆PT、TT、APTT均短于对照组,血浆FIB水平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在奥曲肽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提高止血效果。原因可能在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奥曲肽能够降低门静脉及其侧支循环的血流量,从而对患者进行止血;然而,该药物尚无法实现在短时间内完全的止血;此时,加入生长抑素能使门静脉压力有效降低,减少门静脉血流量,使肝功能因血流量变化导致的损伤有效缓解,改善脾脏的充血性肿大,减轻其对血液的过滤和清除作用,减少血小板的丢失,使机体凝血功能得到改善,因而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提高治疗效果[10]。生长抑素与天然生长抑素在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上完全相同,患者耐受度好,且该药物可抑制胃液素、胃酸、胃蛋白酶等的分泌,调节胃肠道环境,有助于胃黏膜修复,降低肠胃道反应和再出血风险[11]。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和再出血的风险。
综上,在奥曲肽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生长抑素可进一步改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机体凝血功能,减少输血量,并缩短止血与住院时间,止血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和再出血的风险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华鹏, 崔翔, 周荣赛, 等.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及对炎性指标水平和门、脾静脉血流影响[J]. 临床误诊误治, 2020, 33(5): 44-48.
施慧, 陆恒, 许卫君.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肝静脉压及血流量指标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17(5): 101-104.
李丹丹, 杜燕娥, 段亮, 等. 肝硬化相关血清学指标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4(3): 336-339.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 30(10): 1029-1043.
葛均波, 徐永健. 内科学[M]. 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65-367.
张岩. 生长抑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肝静脉压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22, 19(20): 25-29.
杨熹, 宋冬梅, 华敏. 生长抑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再观察[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0, 23(5): 695-698.
李海霞, 徐梦达. 生长抑素辅助治疗老年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脾静脉血流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 42(19): 4681-4684.
刘亚楠, 王大刚, 周淳, 等.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指标临床价值分析[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1, 28(11): 1817-1823, 1827.
彭静, 孙海丽, 沈爱, 等. 生长抑素联合奥曲肽治疗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炎性介质、氧化应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 15(12): 2044-2047, 2052.
吴攀, 黄隽, 徐理茂, 等. 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评价[J]. 中国病案, 2019, 20(2): 85-87.
1 作者简介:夏守文,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