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腹股沟疝术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高该手术麻醉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90例,两组患儿均行全身麻醉,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和研究组(45例,采用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T0)、手术开始时(T1)、术中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2 h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CHEOPS)评分、躁动评分,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儿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更短;CHEOPS评分、躁动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更低(均P<0.05);与T0时比,T1~T3时两组患儿MAP、HR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SpO2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以及两组患儿手术时间经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可以有效稳定腹股沟疝患儿生命指标,缩短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躁动发生情况,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小儿腹股沟疝 ; 艾司氯胺酮 ; 丙泊酚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4.0017.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4.006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柔软的包块,其病理机制可能与全身胶原代谢障碍有关,导致腹股沟管结缔组织结构薄弱。在儿科中,男童发病率比女童高,大部分患儿为右侧疝,小部分患儿为双侧疝[1]。腹腔镜手术是常用于治疗腹股沟疝疾病的手段,手术中需要让患儿保持镇静和无痛感,因而对麻醉药物的要求更高。丙泊酚具有起效快、消除迅速、无蓄积等特点,但部分患儿注射丙泊酚时出现疼痛感、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等[2]。艾司氯胺酮镇静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对呼吸系统影响小,临床应用广泛[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采用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患儿中男性35例,女性10例;年龄4~7岁,平均(5.31±0.79)岁;体质量14~20 kg,平均(17.60±1.44) kg。研究组(45例)患儿中男性33例,女性12例;年龄4~7岁,平均(5.60±
1.03)岁;体质量15~20 kg,平均(17.96±1.46) k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⑴符合《诸福jv2M9JVtIb4786FNFpGOL5Jd+pkvgdiLyQtPHplzPXM=堂实用儿科学》 [4]中对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⑵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5]分级Ⅰ~Ⅱ级;⑶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排除标准:⑴存在手术禁忌证;⑵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⑶存在精神障碍。本研究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患儿法定监护人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麻醉方法 术前遵医嘱禁饮禁食,建立静脉通道,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持续鼻导管吸氧5 L/min。
术前给予对照组患儿静脉推注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1 mL∶50 μg)0.2 μg/kg体质量,1%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42,规格:20 mL∶200 mg)3 mg/kg体质量,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规格:10 mg/支)0.2 mg/kg体质量实施麻醉诱导;术中给予患儿静脉泵注丙泊酚乳状注射液6 mg/(kg·h)维持麻醉,并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镇静深度和体动情况,若患儿手术过程中出现明显体动,则静脉推注丙泊酚乳状注射液1 mg/kg体质量、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1 μg/kg体质量。术前给予研究组患儿静脉推注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336,规格:10 mL∶50 mg)0.5 mg/kg体质量,1%丙泊酚乳状注射液3 mg/kg体质量,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0.2 mg/kg体质量实施麻醉诱导;术中给予患儿静脉泵注6 mg/(kg·h)丙泊酚乳状注射液维持麻醉,并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镇静深度和体动情况,若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明显异动,则静脉推注丙泊酚乳状注射液1 mg/kg体质量、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0.25 mg/kg体质量。
术中若患儿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可通过提高氧流量、手动托下颌或者面罩加压给氧辅助通气等方法改善氧合。发生心动过缓时静脉使用阿托品注射液(安徽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900,规格:1 mL∶0.5 mg)0.01 mg/kg体质量,发生低血压时使用麻黄碱(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412,规格:30 mg∶1 mL)0.1~0.2 mg/kg体质量。术毕停止使用麻醉药物。两组患儿术后通过注射地佐辛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4150,规格:5 mg∶1 mL/支)0.1 mg/kg体质量预防术后疼痛,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拔出气管导管,进入麻醉监测室密切观察30 min,无异常后转入普通病房。
1.3 观察指标 ⑴生命指标。采用生命体征监测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VS600)监测并记录两组患儿手术前(T0)、手术开始时(T1)、术中30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⑵临床指标。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⑶镇痛镇静效果。于术后2 h采用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CHEOPS)[6]评价患儿的疼痛情况,该量表包括7个条目,总分范围为4~13分,评分与疼痛程度成正比。采用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 [7]评估患儿术后躁动情况,分值范围为1~4分,分值越高代表患儿发生躁动情况越严重。⑷不良反应。统计患儿围术期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经S-W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麻醉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生命指标比较 与T0时比,T1~T3时两组患儿MAP、HR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SpO2均呈逐渐升高趋势,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儿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CHEOPS评分、躁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儿CHEOPS评分、躁动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发生恶心4例、呕吐2例、头晕3例、呼吸抑制1例、躁动2例;研究组发生恶心1例、呕吐1例、头晕1例、呼吸抑制0例、躁动1例,见表3。
3 讨论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全麻是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丙泊酚是一种静脉麻醉药物,具有起效快的特点,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镇静、催眠的作用[8];艾司氯胺酮作为一种新型的NMDA受体拮抗剂,镇痛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且对呼吸和循环影响较小,且艾司氯胺酮的用量仅为氯胺酮的一半,患儿意识恢复和苏醒时间更短[9]。
MAP可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及全身组织的灌注情况,帮助医生评估患儿的循环状态、心血管功能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当HR异常时可能反映患儿的心脏功能异常或存在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SpO2数值变化可反映患者机体的血氧状态。本研究显示,与T0时比,T1~T3时研究组患儿MAP、HR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SpO2较对照组更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小儿腹腔镜腹沟股疝术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可稳定患儿生命特征。艾司氯胺酮具有兴奋循环的作用,可通过抑制儿茶酚胺的再摄取来升高血压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而丙泊酚会引起血管舒张并降低血压,两种药物协同作用使得手术过程中患儿的MAP、HR、SpO2能够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CHEOPS评分、躁动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这提示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镇痛镇静效果更好,患儿复苏时间更快,有效缓解患儿疼痛感、减少躁动,安全性更高。分析其原因,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使用可以减少每种药物的剂量,从而减少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此外,艾司氯胺酮的半衰期较短,具有较快的代谢和清除率,这有助于患儿术后较快地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并有效缩短拔管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且可通过抑制NMDA受体活性,抑制中枢敏化,减轻患儿疼痛,进而减少躁动[11]。此外,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的联合使用可以优化麻醉效果,使患儿在手术过程中保持平稳的生理状态,减少因手术和麻醉引起的应激及不良反应。
综上,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可以有效稳定腹股沟疝患儿生命体征,缩短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减少躁动,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杜莹, 向可可. 传统手术和单孔腹腔镜疝气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比较[J/CD].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 15(6): 664-666.
陈新伟, 刘泽金, 王敏燕, 等.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对小儿腺样体切除术后躁动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3, 38(3): 403-406.
王璐, 阎文军. 艾司氯胺酮在儿童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临床研究, 2024, 37(4): 506-509, 518.
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2015: 910-915.
李响.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在老年肝癌患者外科治疗风险评估中的作用[J]. 实用老年医学, 2015, 29(9): 755-758.
陈智慧.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12 h CHEOPS评分及Ramesay评分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8, 8(11): 143-145.
傅志玲. 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斜视手术结束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对患儿术后躁动的影响[J]. 中国医药, 2018, 13(5): 770-772.
王玉东, 刘育贤, 卞清明, 等. 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静脉全麻的临床效果评估[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3(12): 1724-1728.
金宝伟, 郭建荣. 艾司氯胺酮的药理学特性及其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4, 29(3): 328-
333.
王加芳, 李进, 汪云飞, 等. 艾司氯胺酮与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儿童鲜红斑痣光动力治疗麻醉效果的比较[J].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1): 109-113
李晓玲, 谢海玉, 袁柳青. 艾司氯胺酮对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后痛觉过敏的影响[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22, 41(5): 298-
301.
1 作者简介:邓玲燕,硕士研究生,主治医生,研究方向:小儿麻醉。
通信作者:王晓夏,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麻醉。E-mail:xiaxia7345787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