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泊酚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机体应激反应与中枢神经特异蛋白水平的影响

2024-08-21 00:00:00毕宏陈婧杨胜荣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14期

【摘要】目的 探讨环泊酚在骨科手术中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使用丙泊酚麻醉维持)与研究组(使用环泊酚麻醉维持),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术前1 d和术后1 d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术前1 d和术后2 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术后2 d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1 d比,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NE、E、Cor、S100β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1 d比,对照组术后2 d的MMSE评分降低,且术后2 d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2 d MMSE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低血压及注射痛的发生率均更低(均P<0.05),而研究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之丙泊酚,环泊酚应用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与脑损伤,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更快,同时具有更高的麻醉安全性。

【关键词】骨科手术 ; 丙泊酚 ; 环泊酚 ; 老年 ; 应激反应 ; 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4.0014.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4.005

老年患者常因退行性疾病、骨折、骨质疏松等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衰退,对麻醉药物敏感高、代偿能力弱,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等风险,因此手术中麻醉用药更应慎之又慎。丙泊酚是目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通过激活γ-氨基丁酸受体(GABA)而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产生镇静效果,其优点在于起效快、苏醒快、作用强,但常会引起剂量相关的呼吸和心血管抑制,且具有注射痛[1]。环泊酚是新一代酚类静脉全身麻醉药,在丙泊酚化学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环丙基,对GABA具有更强的亲和力,起效快速、药效活性强且术后苏醒迅速,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轻,注射痛不明显,舒适性高[2]。但环泊酚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尚缺乏充分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比较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应用环泊酚和丙泊酚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共计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22、13例;年龄62~78岁,平均(70.54±7.32)岁;体质量46~66 kg,平均(55.65±

2.78) kg;股骨颈骨折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8例,股骨头骨折9例,髋部骨折7例。研究组中男、女性患者分别为20、15例;年龄64~76岁,平均(69.79±5.95)岁;

体质量47~65 kg,平均(55.76±2.88) kg;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7例,股骨头骨折8例,髋部骨折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⑴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3]中Ⅰ~Ⅱ级的诊断标准;⑵年龄大于60岁;⑶对本研究麻醉药物耐受。排除标准:⑴凝血功能障碍;⑵伴随周围神经病变;⑶伴有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滨海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始监测其血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及体温,术中做好保暖措施。麻醉诱导:静脉推注咪达唑仑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7040,规格:2 mL∶2 mg)2 m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1 mL∶50 μg)0.4 μg/kg体质量、罗库溴铵注射液(广东星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778,规格:5 mL∶50 mg)

0.6 mg/kg体质量。麻醉维持:两组患者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开启动环靶控输注模式,对照组给予丙泊酚乳状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82,规格:20 mL∶0.2 g)血浆靶浓度5.5 mg/L泵注,研究组予以环泊酚注射液(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0007,规格:20 mL∶50 mg)血浆靶浓度0.3 mg/L泵注。环泊酚与丙泊酚的输注速率由自动反馈系统依据BIS变化自行调节(BIS范围维持45~55)。待患者从清醒状态转为麻醉状态后,给予患者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手术开始前5 min追加舒芬太尼0.15 μg/kg体质量,

手术开始后每隔30 min追加1次维持适当麻醉深度,剂量为0.1 μg/kg体质量,同时每隔30 min追加1次罗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状态,降低反射概率,剂量为

0.15 mg/kg体质量,术毕前30 min停止给肌松药,手术结束前15 min停止给麻醉药。

1.3 观察指标 ⑴苏醒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⑵应激反应。术前1 d和术后1 d在患者清晨空腹时采血10 mL,经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患者的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进行测定。⑶认知功能。术前1 d和术后1 d血清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同⑵,检测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通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4]对两组老年患者术前1 d与术后2 d的认知功能予以评价,总得分为30分,得分与认知功能成正比。⑷安全性。术后2 d内观察患者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注射痛等发生情况,以评估麻醉药品的

安全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首先采用S-W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苏醒相关指标比较 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分别为(11.49±1.68) min、(18.90±

2.09) min,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分别为(9.41±1.57) min、(16.58±2.20) min,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苏醒时间=5.352,t恢复定向力时间=4.523,均P<0.05)。

2.2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比较 与术前1 d比,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NE、E、Cor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比较 与术前1 d比,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S100β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1 d比,对照组术后2 d的MMSE评分降低,且术后2 d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研究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2 d MMSE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低血压及注射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研究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出现机体协调能力下降、肌肉与韧带松弛、骨质疏松等情况导致容易发生骨折,手术是治疗老年骨折患者的常用方案。全身麻醉适应证广,可以抑制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使患者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反射抑制及骨骼肌松弛,从而顺利完成手术。丙泊酚通过增强GABA及甘氨酸受体或抑制谷氨酸受体从而减弱兴奋性神经突出的传递,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具有麻醉诱导起效快、苏醒迅速、长时间输注无明显蓄积等特点,但注射痛及呼吸、循环抑制作用也十分

明显[5]。

环泊酚的药理机制与丙泊酚相似,但其在丙泊酚化学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环丙基,形成手性结构,具有更高的GABA受体结合能力,使靶点选择性更高,对其他靶点的抑制率更低,效价是丙泊酚的4~5倍,可降低了药物的使用量,药物清除更快,可快速恢复患者意识[6]。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这表明环泊酚相比于丙泊酚具有更快的恢复

速度。

手术、麻醉、插管等均为应激源,可激活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HPA),导致应急激素NE、E、Cor等释放增加,作用于心脏、大脑等多个靶器官,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引发机体激素分泌紊乱,患者免疫力下降,过度的应激损伤可损伤神经元,诱发脑细胞炎症损伤及凋亡,致使患者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7];同时麻醉药物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发挥镇静、催眠的效果,随着时间延长,麻醉作用会逐渐消散,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也会逐渐恢复,而老年患者机体代谢速度明显下降,对麻醉药物的代谢缓慢。血清S100β蛋白是脑损伤的早期标志物,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发生损伤时会导致S100β分泌增加,通过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术后脑损伤程度与预后。MMSE可评估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在临床上用于筛查认知损害。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术后1 d研究组患者血清NE、E、Cor、S100β水平均更低,术后2 d MMSE评分更高,这表明与丙泊酚比,环泊酚能够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分析其原因为,环泊酚亲脂性较丙泊酚低,使其在体内分布更广泛、更均匀,能够提供充分的镇静深度,抑制气管插管反应;且相较于丙泊酚,环泊酚具有更强的GABA受体结合能力,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更强,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疼痛信号的传递,减少疼痛刺激,从而抑制应激反应,进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对神经元的损伤[8]。同时,环泊酚相比于丙泊酚的用药总量更少,且在绝大多数组织中消除较快,清除率无剂量依赖性趋势,因此术后认知功能恢复也越快[9]。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低血压及注射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相比于丙泊酚,环泊酚的安全性更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环泊酚的用药总量相对较少,因此具有更宽的安全窗,且清除率较高,术后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更低。研究组注射痛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原因为丙泊酚的注射痛与脂肪乳剂中药物的水相浓度相关,丙泊酚可通过直接刺激静脉血管壁促进组胺的释放,激活血管的伤害性感受器,引起注射痛,而环泊酚的水相浓度更低造就了其注射痛轻的

优势[10]。

综上,较之丙泊酚,环泊酚应用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与脑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更快,同时具有更高的麻醉安全性,建议将环泊酚作为老年患者全麻手术的一线用药。

参考文献

黄建国, 陈志洪.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高龄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 16(6): 117-120.

吴金龙, 许敏, 王莉珍, 等. 环泊酚与丙泊酚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炎症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3, 26(4): 556-559.

邓小明. 现代麻醉学[M]. 4版. 北京: 人民卫生版社, 2014: 910-914.

周小炫, 谢敏, 陶静, 等.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的研究和应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 31(6): 694-696, 706.

张辉, 贾淑红.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免疫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22, 46(8): 1252-

1253.

黄腾, 周脉涛, 张咏梅, 等. BIS监测下丙泊酚与环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 27(4): 332-336.

王彦爽, 崔云峰, 温翔, 等. 腰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清COR、NE、E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 2020, 10(2): 111-114.

朱锋, 邓义江, 周再银, 等. 环泊酚与丙泊酚的药效动力学特性比较[J]. 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24): 1-5.

陈靖, 朱芸燕, 张传武, 等. 环泊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3, 44(10): 1111-1115.

易强林, 莫怀忠, 胡慧, 等. 环泊酚与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比较[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2, 38(7): 712-715.

1 作者简介:毕宏,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