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动态:
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陕西省群文活动落地生花
(本刊记者:撒小虎 通讯员:马艳)以文化人,以美润心,百馆联动,艺满三秦。5月20日至26日,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全省119家文化馆围绕“文化馆: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主题举办活动936场,为全省人民群众奉献了一场场文化饕餮盛宴,线上线下总服务人次达1159.4万。
群文活动品牌化。陕西省文化馆及各地市级文化馆主要以“立形象、定板块、树品牌”为此次宣传周活动开展思路。陕西省文化馆通过文化交流活动、文化成果展示、文化惠民活动、全民艺术普及课堂、志愿服务基层行、文化法规宣传等几大板块呈现,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三秦”主题品牌文化活动,包括“乐舞百老汇 国风秦韵美”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陕”耀三秦 百馆千场——全省文化馆品牌推广活动、“赋美三秦”系列文化惠民演出、“三秦四季”全民艺术普及美育课堂、“多彩三秦 非遗集市”陕西非遗精品展、“情暖三秦”文化馆志愿服务总队基层行活动、“文润三秦”大讲堂、“法治三秦”文化法规主题宣传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文化馆、服务老百姓。
对外交流多样化。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成为趋势,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跨越国度的文化碰撞也成了此次宣传周的一大亮点。陕西省文化馆举办了“乐舞百老汇 国风秦韵美”中美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与美国杨百翰大学歌舞团开展了友好的文化交流,同时参加了第十四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开幕式演出,以人文交流赓续中美友谊。杨陵区文化馆在积极开展公益培训、惠民演出服务当地群众的前提下,应邀为参加“一带一路”国家发展道路与经济建设等多个国际研修班的来自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学员们开展八段锦培训,进一步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服务主体延伸化。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承载主体为各级文化馆,服务主体的延伸更加有利于提升全社会对文化馆服务的知晓度、参与度和美誉度。铜川市在发挥文化馆阵地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基层文化站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服务效能。汉中市除了发挥文化馆主阵地作用,还充分开展文化馆与景区、院校、少儿培训机构的大联动,全方位展示了汉中地区的群文风采,丰富了汉中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凸显了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的重要意义。渭南市将服务送进文化场馆、美育空间、市区广场、商场公园、社区村落等,全市各处都洋溢着文化的芬芳。
活动形式创新化。陕西省各级文化馆此次宣传周活动紧贴新时代主题,注重体现地域特色,尽量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艺术门类涵盖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摄影、戏剧等,活动形式包括展演、展播、讲座、培训、展览、欣赏等。榆林市创新活动形式,除了开展阵地服务、流动服务、互联网服务、沉浸式体验等多种形式服务,还有非遗展示展演、非遗研学体验、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其中神木市文化馆积极策划沉浸式公共文化体验项目,在全省文化馆沉浸式体验和服务探索方面走在前列。商洛市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爱我商洛·一人一首成名曲”网络展播活动、群众文艺演出、书画进校园、歌唱培训进社区等系列服务活动,真正做到“天天有活动”,也通过密集的互动宣传文化馆,让更多群众认识文化馆、走进文化馆、爱上文化馆。韩城市文化馆精心推出了7大板块18项文化服务活动,文艺演出、公益培训、多彩非遗、书画展览、文化惠民演出等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群众喜爱、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群众享受到多品类、多层次、更便捷的全民艺术普及服务。
社会影响扩大化。陕西省各级文化馆在此次宣传周期间通过全媒体、多平台、多渠道进行宣传,积极打造全省文化馆媒体宣传矩阵。人民日报报道的《陕西省安康市群众艺术馆推动儿童版画教育为山里娃推开美育之窗》,让大家关注到陕西安康大山深处孩子们缤纷多彩的艺术生活。陕西省文化馆此次宣传周期间在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达110篇,其中多场活动被文旅中国、中国文化传媒网、中国周刊网、陕西广播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报道。
文化服务持续化。陕西省各级文化馆尽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虽已结束,但是文化馆各项服务不停歇。陕西省文化馆将继续开展“陕”耀三秦 百馆千场——全省文化馆品牌推广活动,发挥省级文化馆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全省文化馆进行深度的推广及宣传;“文润三秦”大讲堂将继续邀请行业大咖权威开讲;“三秦四季”全民艺术普及美育课堂接受群众点单,持续打造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艺术课程。西安市文艺志愿者小分队走基层巡演活动将持续走进社区、走进基层,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区文化活动的繁荣与发展,切实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陕西省各级文化馆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打造有高度、有品质、有温度的文化作品,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和文化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不断开创陕西省文化馆行业发展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地方动态:
榆林扬州一家亲 说书唱曲两地情——2024榆林扬州曲艺交流展演活动在榆林绥德举办
(本刊记者:李舒婷 通讯员:李海霞)6月3日晚,榆林市和扬州市在榆林绥德剧院共同举办了2024榆林扬州曲艺交流展演活动。此次活动由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榆林市文化馆、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扬州市曲艺家协会、绥德县文化和广电旅游局承办,绥德县文化馆、榆阳区文化馆、横山区文化馆、府谷县文化馆、清涧县文化馆协办。
活动以晚会的形式,将陕北说书、陕北道情、府谷二人台、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等曲艺形式进行了展示,现场有说有唱,载歌载舞,时而高亢嘹亮震天吼地,时而婉转缠绵细腻幽雅,尽显榆林与扬州的文化魅力。
晚会在绥德歌手小夫妻演唱的歌曲《高楼万丈平地起》中拉开序幕。随后,扬州市曲艺研究所表演了扬州清曲《歌吹广陵春》,以曲艺的形式形象地向观众描绘出一幅春光灿烂的扬州城(广陵是扬州旧称)景象。榆林小曲《塞上烟雨》一改传统的服装、曲、调、词,站在新时代的今天,回眸榆林小曲400多年的发展之路,有感而发,句句动人心弦。扬州评话《陈毅过江》讲述陈毅为争取当地抗日武装拯救天下百姓而铤而走险深入虎穴的红色故事。清涧道情《道情越唱心越甜》从传统中走来,味纯情浓,高亢嘹亮,唱得人心动,唱得人心甜。扬州清曲表演唱《黄莺儿·风》用拟人的手法让观众感受到了江南风的柔美浪漫,曲调婉转动听,唱腔韵味悠长。府谷二人台《红红火火二人台》用特色的语言、特色的曲艺形式反映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最后,晚会在歌舞《绿洲》中结尾,榆林的沙漠在榆林人的艰辛奋斗拼搏下,由昔日黄沙变成万里绿洲,象征着榆林和扬州开辟的这条曲艺交流展演之路绿意盎然、朝气蓬勃。
榆林扬州曲艺交流展演活动从2017年开始,每年一届,由榆林和扬州轮流举办,至今已经举办了八届。此次活动扩大了榆林扬州曲艺交流展演的范围,提升了质量,对于深化两地文化交流、推进两地文化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