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农村公共设施的需求正不断提升。但当前大多数农村缺乏公共厕所,少数公共厕所又不够完善。基于仿生设计的方法,以武汉市蔡甸区高庙村的4座老旧公共厕所为调研对象,通过图表分析和数据对比,梳理出各种如厕痛点。采用荷叶、热干面、莲藕、玉米、武昌鱼、花生、西瓜等元素对高庙村公共厕所进行仿生设计。同时运用沼气化粪池、三格化粪池的粪便处理方式,对高庙村公共厕所进行无害化处理。开展农村公共厕所的设计应用探讨,势必提升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的建造水准。
关键词:高庙村;公共厕所;仿生设计;三格化粪池;沼气化粪池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公共厕所设计研究”(23YJA760059)、湖北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武汉农村公共厕所设计研究”(2023100)阶段性研究成果。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卫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体现着文明,也体现着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更是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1]。
一、仿生设计的定义
仿生设计是建立在仿生学和设计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理论学科。主要涉及数学、物理、生物、电子、材料、心理、美学、伦理、社会等相关学科。其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个方面[2]。
仿生设计主要是采用设计学理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与方法,进行艺术设计。从人性化的角度,不仅在物质层次上,更是在精神层次上追求人类与自然、现代与传统、技术与艺术、客观与主观、个体与群体等多元化的设计融合与设计创新。仿生设计能够体现出辩证主义、唯物主义的共生美学观,通过模仿生物的特性,利用生物的结构,借鉴生物的功能原理,来开展产品美学的设计手法。
二、高庙村简介
高庙村是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道下辖的行政村,紧靠通城大道。该村庄规模不大,位于蔡甸区城郊结合部。村庄里乡道、村落、小河、田野等景观丰富,但又被周边新建的各类商业小区包围。高庙村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下辖有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50户,辖区人口1500人。随着农村厕所革命的进行,该村庄里面的公共厕所完成了一部分的改建,但仍然存在传统的老旧公厕。通过2023年11月至12月,研究人员进行了走访。选取该村庄4座公共厕所进行实地调研,得出该村公厕的如厕痛点。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仿生设计手法,以及沼气式化粪池和三格式化粪池的粪便处理形式,进行了高庙村农村公共厕所的改造设计。并进行了理论梳理,期望能为今后武汉地区农村公共厕所的设计及建造提供有益借鉴(如图1)。
三、高庙村公共厕所现状分析
2023年11月,研究人员实地走访调研了高庙农科所公共厕所,工地移动公共厕所,狮子山南公路边公共厕所,狮子山南三组公共厕所等4座公厕。观察到该村当前公共厕所的真实现状(如表1)。
高庙农科所公共厕所布置在该村庄一处菜地旁,在菜地和道路的连接处。该公共厕所是旱厕,建筑辨识度低,内部空间较小。公厕内部没有照明灯具,采光通风效果较差,卫生状况较差。户外化粪池是普通粪池设置,粪池盖板采用木板加雨布加砖处理,有隐患、有臭气。没有无障碍设施,不方便弱势人群使用。
工地移动公共厕所分布在高庙村的各个小组,几乎在每个居民聚集点都能看到。这种公共厕所是水厕,外观采用工地上的蓝色简易移动板房形式,造型廉价不美观。每个公厕内部简陋,没有照明设施,冬天冷夏天热。虽配置有换气扇、洗手池、蹲便器等卫生设施,但质量不行,有些是坏的,也不卫生。户外化粪池处理手法简陋,没有进行防冻掩埋,有隐患。没有无障碍设施,不方便弱势人群使用。
狮子山南公路边公共厕所紧邻通城大道,是一个服务交通道路的公共厕所。该公厕是水厕,为独立式单层建筑。公厕外观采用白色瓷砖进行装饰,古旧气息浓厚,没有现代感。室内卫生洁具设施老旧,蹲位间隔墙太低矮,没有私密性,功能单一。户外化粪池不算太大,直接连接市政污水管网,进行排污处理。没有无障碍设施,不方便弱势人群使用。
狮子山南三组公共厕所布置在高庙村第三村民小组居民聚集点,在一片空旷的水泥地上。该公共厕所为独立式建筑,造型简单,色彩单调。该公厕为水厕。该公厕女卫生间蹲便池内,有粪便留存,极不卫生。该公厕化粪池配置有检查井,但检查井老旧,有隐患。没有无障碍设施,不方便弱势人群使用。
2023年12月,研究人员再次进驻高庙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农村公共厕所使用现状数据采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高庙村公共厕所寻找难易度,高庙村公共厕所亲和力,高庙村公共厕所内部设施状况,高庙村公共厕所粪便处理情况等方面。共回收有效样本199份,其中男性100份,女性99份。
观察图中数据可以发现,村民认为本村公共厕所寻找相对麻烦。公共厕所的建筑外观老旧,亲和力不强,村民很少使用。公共厕所内部设施不足,使用不便。公共厕所粪便存储存在隐患问题等(如图2、图3、图4、图5)。
四、高庙村公共厕所仿生设计应用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之一。该省位于长江中游干流上,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同时该省的耕地面积广阔,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该市着力发展绿色农业,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此背景下,本次主要采用仿生设计的手法,对高庙村的公共厕所进行改造设计。充分运用湖北省、武汉市的农业土特产,热干面、莲藕、玉米、武昌鱼、花生、西瓜、荷叶等元素,对高庙村的农科所公共厕所、工地移动公共厕所、狮子山南公路边公共厕所、狮子山南三组公共厕所等4座公厕进行仿生设计。进一步提升该村公共厕所的寻找度、亲和力、设施功能性以及粪便处理力。
(一)农科所荷叶沼气公共厕所设计
针对前期调研,发现农科所公共厕所建筑辨识度低的问题现状。主要采用荷叶的造型,设计该公共厕所的屋顶,提升该公厕辨识度,增加公厕亲和力。荷叶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生长在平静的水面或沼泽地,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荷叶的绿色叶片形状优雅,线条流畅,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针对前期调研,该公厕在菜地旁设置、粪便处理有隐患、旱厕等的问题。主要按沼气式公共厕所的标准对该公厕进行改造设计。沼气式公共厕所适用于我国黄淮河及秦岭以南的农村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家庭养殖越来越少,而沼气池的正常运行仅靠人粪尿远远不足,还需投进较多的禽畜粪便。所以在农科所荷叶沼气公共厕所旁的菜地上建立大型猪圈,将全村的禽畜集中起来,进行养殖。同时将公共卫生间、厨房、浴室、管理室与大型猪圈等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禽畜粪便产生的沼气,为人们做饭做菜、热水洗澡提供能量(如图6、图7)。
该沼气式公共厕所主要由大型猪圈、公共卫生间、沼气池、管理室、厨房、浴室、沼气输出管、排气管、检查管等部分组成。大型猪圈共有若干个小猪圈组成,每个小猪圈可养殖若干头猪。通过猪圈下方的猪圈排粪管,将猪群所产生的粪便,运输至沼气池。公共卫生间有4个蹲便池,方便不同人士使用。通过人厕下方的人厕排粪管,将人类所产生的粪便,运输至沼气池。当人类与猪群的粪便汇集于沼气池,在密封的环境中,存储一段时间后将形成沼气,由于人类粪便有限,这里主要依靠猪群粪便所产生沼气。在沼气池上方设立管理室,设立沼气输出管,将沼气输送至厨房为村民烧火做饭菜提供能量,将沼气输送至浴室为村民热水洗澡提供能量。同时在沼气池的左侧设立一根排气管,对沼气池进行加压,防止因长久封闭环境而引起沼气爆炸。在沼气池的右侧设立检查井及检查井通道,定期对沼气池进行检查排渣[3]。
(二)土特产移动公共厕所设计
针对前期调研,发现该公厕为蓝色简易移动板房形式,造型廉价不美观等现状。主要采用武汉农业土特产,热干面、莲藕、玉米、武昌鱼等元素进行外观造型的改造设计,在每个居民组,提供不同造型的土特产移动公共厕所,提升该村公共环境的美观度。针对前期调研,没有照明设施,冬冷夏热的现状。主要采用配置采光通风窗、空调等方式,提升该公厕内部照明度、温度舒适度。针对前期调研,该公厕是座水厕,户外采用粪池处理手法简陋,没有进行防冻掩埋,有隐患的现状。主要采用三格化粪池进行粪便处理,将三格化粪池深埋至地下,做好防冻处理,并设置排气管、检查井、排污管,提升三格化粪池的安全性。针对前期调研,该公厕没有无障碍设施,不方便弱势人群使用的现状。主要采用在厕所内部增设扶手架,方便弱势人群安全如厕(如图8、图9)。
三格化粪池共分为1、2、3格,在其隔板上设置过粪管使各池联通。三格化粪池公共厕所具有结构简单,易施工,流程合理,价格适中,环保卫生等特点。将粪便、尿液、冲洗废水全部收集起来,并在同一空间进行无害化处理,这就是三格化粪池公厕。由厕所、便池、冲水设备等部分组成,并配有密闭的三格隔断空间。三格化粪池是固液分层的分解细菌,常见的玻璃钢化粪池有三个隔间。第一池、第二池、第三池的大小比例为2∶1∶3。固体粪便在第一池中被微生物化粪剂,液氧细菌沉淀分解。上部分为糊状粪皮,下部分为块状粪渣和粒状粪渣,中间部分为比较成青的粪液。在上部分粪皮和下部分粪渣中,含细菌和寄生虫卵最多,中间部分含虫卵最少,初步发酵的中间部分粪液,经过粪管流向第二池。留住第二池的粪液进一步发酵分解,病原体逐渐死亡,粪皮粪渣数量大量减少。而留住第三池,粪液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卵,基本杀灭,达到95%以上,完全达到无害化要求,可以为污水处理厂处理或直接作为肥料还田。同时为了安全需要,在第一池上方设置排气管,在每个池子上方设施检查井[4]。
1.热干面公共厕所设计
热干面是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面色泽黄而油润,味道鲜美。将热干面、面碗、筷子相结合,设计形成一个移动公共厕所的外观。使公厕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也能丰富高庙村的文化氛围(如图10)。
2.莲藕公共厕所设计
莲藕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僧佛净而不染,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将莲藕与移动公共厕所的外观相结合。既能增强公厕的识别度,也能营造高庙村的良好环境(如图11)。
3.玉米公共厕所设计
玉米从最早的果腹到现在的美食,见证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变迁,是农业丰收美好生活的典型代表。将玉米与移动公共厕所的外观相结合,既能增强公厕的感染力,也能丰富高庙村的美丽乡愁(如图12)。
4.武昌鱼公共厕所设计
武昌鱼主要产于湖北省的江河流域中,具有味美、头小、含肉量高、体形好、规格适中等优点。将武昌鱼与移动公共厕所的外观相结合,既能增强公厕的美观性,也能丰富高庙村的农耕文化(如图13)。
(三)狮子山南公路边花生公共厕所设计
针对前期调研,发现高庙村狮子山南公路边公共厕所外观采用白色瓷砖进行装饰,古旧气息浓厚,没有现代感。主要采用花生元素进行外观造型的改造设计,提升美观度。针对前期调研,发现该卫生洁具设施老旧,蹲位间隔墙太低矮,没有私密性,功能单一的现状。主要采用男卫生间、女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三个区域,进行功能分区设计,彻底解决卫生洁具设施老旧、私密性差、功能单一等问题。针对前期调研,发现户外化粪池不算太大,直接连接市政污水管网,进行排污处理的现状。主要采用三格化粪池进行粪便处理,保护环境,杜绝没有处理的粪便流入市政污水处理管网。同时在花生公共厕所的左右两侧,设施户外空调机位和分类垃圾箱,为如厕人员提供空调采暖制冷,为周边居民提供生活垃圾回收点(如图14、图15、图16)。
(四)狮子山南三组西瓜公共厕所设计
针对前期调研,发现高庙村狮子山南三组公共厕所造型简单,色彩单调的现状。主要采用西瓜元素进行外观造型的改造设计,改善公厕外观色彩,提升公厕美观度。针对前期调研,发现由于冲水不畅,女卫生间便池内,有粪便留存,极不卫生的现状。主要采用配置增压水箱的方式,加大便池内冲水力度,提升公共厕所的卫生度。针对前期调研,该公厕化粪池配置有化粪池检查井,但检查井老旧,有隐患的现状。主要采用三格化粪池、化粪池围栏、排气管进行组合设计,使该公厕化粪池的粪便安全存放,并能保护环境,粪便能够回收利用。针对前期调研中发现的没有无障碍设施、不方便弱势人群使用的现状,该公厕设置了男士小便间、独立蹲便间、独立坐便间、无障碍卫生间等方便弱势群体使用[5](如图17、图18)。
五、江苏省盐城市达信路公共厕所实例
该公共厕所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达信路,是一座船型的公共厕所。该公共厕所由重明鸟健康产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建造,2020年建成完工,免费向社会大众开放使用。该公共厕所为独立式建筑,是座水厕。内部包含男卫生间、女卫生间、第三卫生间、管理间、工具间等。外部包含无障碍通道、绿化带、灯塔、三格化粪池等。船代表勇于开始、坚定方向、不畏困难的寓意,象征着乘风破浪的魄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该公共厕所各处都充满船的元素,将船与公共厕所相结合,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承载着当地浓浓的乡愁(如图19)。
六、结语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地域广大辽阔。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农村经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也是构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当前开展农村户厕设计建造的较多,对农村公共厕所的设计建造相对较少。
通过对武汉市蔡甸区高庙村公共厕所进行仿生设计研究,可以留住亲人,振兴农村旅游经济。将“乡村振兴”与“厕所革命”相结合,不断提升农村公共厕所的如厕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留住回农村探亲的亲朋好友,留住四方游客。让生活在新时代的农村人群真正体会到如厕带来的快乐,也能享受到安全、舒适、美观的如厕环境。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农村改厕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2.
[2]于帆.仿生设计的理念与趋势[J].装饰,2013(4):25-27.
[3]张玮扬,朱丹君,和楠,杨红,苏文艺,刘静洁.农村生态厕所系统优化设计——以洛阳市孟津县朱家仓26号院为例[J].数码世界,2016(2):63-65.
[4]张玉,吕明环,徐明杰,李傲,施云鹏,李亚惠,范彬.三格化粪池厕所的功能定位及在农村改厕中的应用误区[J].农业环境与发展,2021(2):5-222.
[5]郭绍法.基于厕所革命理念的设计与应用[J].福建建筑,2020(5):18-24.
作者简介:
刘波,硕士,湖北商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与教学。
许春丽,硕士,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许雯佳,硕士,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卫生。
通讯作者:张磊,硕士,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