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素材
2024年6月17日,相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正在火热进行,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崖沙燕的家园危在旦夕……
在北京永定河特大桥往南300米左右,有一处细沙崖壁,崖壁上有约150个圆洞,里边挤着毛茸茸的小脑袋,这些圆洞就是崖沙燕的巢穴。崖沙燕属于“三有①”陆生野生动物,这处崖壁是北京最大的崖沙燕栖息地。
6月17日早上9点多,生态摄影师韩霄林得到消息,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准备把土崖推缓以抵御洪水,而当下正值崖沙燕繁殖季节,据观察,此时至少1/3的雏鸟还未出巢,近百只崖沙燕危在旦夕。
▲2024年6月17日,崖沙燕巢穴之上的挖掘机,准备进行河道治理和防洪疏浚工程。
韩霄林急了,他立刻通过网络平台,呼吁大家关注此事。一时间,“营救崖沙燕”成为热点。
▲飞翔的崖沙燕
紧急呼吁有了回应,很快,志愿者孙磊健赶到了现场,同时赶到现场的还有来自水务部门、园林部门、建设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
孙磊健向大家介绍了崖沙燕的生活习性,并展示自己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现场人员很快决定紧急停工!
12时许,施工单位收到通知,“施工区域有鸟类栖息地,要采取保护措施”。10分钟后,施工停止。下午1时40分左右,工程队和机械设备撤离现场。
经讨论,最终决定,崖沙燕繁殖区域暂停施工,并在周边布设围栏和提示牌。此时,是下午4时许。
9点发出呼吁到下午4点停止施工,并研究保护措施,仅用了7个小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崖沙燕的家,保住了。
(选自《人民日报》“订阅号”2024年7月4日,有改动)
①“三有”保护动物是指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热点意义
保护鸟类,维持生态稳定
鸟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通过控制害虫的数量、传播花粉、传播种子等方式,维持着生态平衡。
有昆虫学家研究发现,在鸟类胃中有昆虫虫体碎片的占93%之多:猫头鹰一夜可吃4~5只老鼠;杜鹃每天可消灭100多条毛毛虫;燕子一个夏天可捕食百万只害虫;椋鸟一天能吃一百多只蝗虫;喜鹊、乌鸦的食物60%以上是害虫……
现代生物学家还认为,清脆悦耳的鸟语同音乐一样,能作为一种信息,调节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的紧张情绪得到放松。
因为有了鸟类,蓝天有了生命的灵动,海洋有了飞翔的倩影,森林有了天籁的音律,草原有了曼妙的歌声。
热点延伸
我们在保护哪些鸟
鸟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和舒适的栖息地。
现在让我们通过红外线相机监测和护林员的拍摄来认识几个森林小精灵吧!
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长59~110厘米,赤橙黄绿青蓝紫俱全,光彩夺目。其栖息于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内的灌木、杂草丛生地带,在保护区的天平山、斗篷山、杉木界均有分布,但数量稀少。
红腹角雏
红腹角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喜欢居住在有河流的沟谷、山洞及较潮湿的原始森林中。主要以乔木、灌木、竹以及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嫩叶、果实和种子为食。
勺鸡
勺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密生灌丛的多岩坡地,山脚灌丛,开阔的多岩林地。以植物根、果实及种子为主食。也吃少量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