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概要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基础上,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组成专题进行深入研讨,旨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责任感。下面以《诗经》及相关研究论著为例,进行研讨,加强理性思考,增进对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一
材料一:说起来诗也是不平等的,说诗不平等不是指诗有优劣之分,而是说同样好的诗或同样坏的诗却有绝对不同的价值。也就是说诗除了内在的本值以外还有外在的附加值,这附加值往往还成了诗的主要价值。附加的价值自然来自附加的意义,而附加的意义则来自两件事物:一是时间,一是阅读。时间和阅读常常是比原作者更重要的创作者。我们读《诗经》就深切地感到了这一点。今天放在我们面前的《诗经》已同当年孔子面前的《诗经》不是一回事了。文字还是那些文字,但两千年的存放已大大改变了这些文字的品质。
时间首先就唤起了你的尊敬,远古的诗比当代的诗更能吸引你凝神关注,这就像是人们重视异乡情调而轻视本地风光,甚至与“远来和尚会念经”这些粗鄙的谚语也有几分理通之处,源于一种很难解释但又毋庸置疑的心理规律。比如说同样是说大话,身边侃爷的豪言壮语,你常常也不过就是那么一听,但《卫风·河广》中说道:“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这大话你听着就有几分惊心动魄了。
长长的时间隧道放大了古人的声音,远古的神秘与隔膜甚至使当时人们的街谈巷语对今人来说都带上点神祇的味道。人们对古人的感觉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带着子孙对祖宗的敬畏,带着生不满百年的过客在无法克服的时间面前必有的自谦,另一方面也带着几分现代人的优越感。敬畏和自谦使人们觉得古人深不可测,连举手投足都大有深意;而那种不能自禁的优越感则又使人们对古人的短处心怀宽容,对古人的一颦一笑都感到惊喜。当然,时间为古诗增添魅力还由于古今语言的奇妙差异。语言在时间的流逝中自然演变,古今的语言同中有异,这相似的影影绰绰是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诗经》的语言乍一看来实在是不解其详,但仔细推究又能够恍然大悟,这种掘土见泉、登山望景一样的过程使你有一种创造的喜悦,使你对自己终于获得的理解与欣赏备加珍惜,你无意之中变成了作者的同谋,你会从哪怕是平白无奇的句子中体味出无限深长的意味。
阅读在作品增值中所起的作用应该说仅次于时间。这两种因素还常常纠结在一起,作品存在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阅读机会当然就越多,作品所积累的理解和意义也就越深厚。具体到《诗经》,重要的还不是这部作品受阅读的广泛程度,而是它在阅读中所处的地位。作品的阅读地位关系到它所产生的功能,这种功能又反过来改变着作品自身的状态。比如说一束光如果它没有为人照明它仅仅是一束光,而一旦它在黑暗中照亮了人们它就成为一盏灯;一束光和一盏灯的意义是不同的。
《诗》本来不过是田野的民谣、宴饮和祭祀的侑曲,《诗》最初是诗,在长期充当了经的角色之后就成了《诗经》。“诗”是它的本来面目,而“经”则是它的后来面目。《诗经》作为经所经历的阅读是一种神圣阅读,神圣阅读赋予它一种庄严性和绝对性,因而那些本来是偷情幽会的诗也就神圣起来了。
对于《诗经》,明代以后有一种思想解放运动,说要把《诗》就当成诗来读,现代批评家更是主张剥去了它作为经的光环。这种阅读立场非常正确,也非常益人心智;但这主张只说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诗经》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它确实还同其他诗不一样。就因为它曾经充当过经,它的存在就已成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已成为我们民族生活与心理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它的精神已进入我们的血液,我们的人格和灵魂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它的赋予;甚至它还是我们一个重要语源,我们今天许多日常的成语就来自《诗经》。因而我们今天读《诗经》不仅是由于对古人的好奇,而且还由于对自己的好奇;不仅是一种旁观,而且是一种自省。——就因为《诗》曾经被当成经来读,它于是就成了不折不扣的经,再也回不到纯粹诗的状态了。或者可以说把《诗》当诗来读是一种文人眼光,而把《诗》当经来读则是一种史家见识;作为一个读者你或者偏执一端,或者兼具手眼,那就看你的高兴了。
(摘编自李书磊《〈诗经〉辨》)
材料二:甲骨文“美”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萌芽,而且是与“善”联系在一起的。此后的传世文献《易经》《尚书》没有“美”字。《诗经》出现大量的“美”字,并且不再与“善”相关联,而是由更高的价值词“好”来统摄。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从道德意识中独立出来,标志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这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真正开端。
《诗经》所有“美”字都形容人,表明中国美学思想一开始就不是艺术美学,而是“人的美学”。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是人的觉醒,其内涵是人的情感的解放,尤其是男女爱情的自由表达。因此,《诗经》里的“美”字全部出现在《国风》中,这意味着中国美学意识首先出现在民众中,即并不是后儒解释的伦理政治思想。同时,《诗经》不仅开始具有诗歌艺术的诗学反思,而且开始具有诗歌艺术的美学反思,即是艺术美学思想的萌芽。
(摘编自黄玉顺《中国美学意识的觉醒——〈诗经〉美学思想研究》)
【训练】
1.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诗经》这样的作品来说,其受阅读的广泛程度并不是最重要的,相较而言,它在阅读中所占据的地位更为关键。
B.阅读不仅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还能让作品不断地生长和演变,使得作品拥有了更多的面貌和可能性。
C.没有为人照明,它是一束光;为人们照亮,它就是一盏灯。作者使用这个比喻,是想说明作品在阅读中的地位和其所产生的功能之间的关系。
D.在《易经》《尚书》等传世文献中,并没有“美”字的出现,这意味着审美意识开始从道德伦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
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许多诗歌原本是配合音乐和舞蹈来演唱的,《诗经》中的《周南·关雎》就被改编成了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
B.杜甫《佳人》一诗中“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修竹”二字就化用了《卫风·淇奥》中“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的意象。
C.许多古代和现代的书画家都以《诗经》为题材进行创作,如南宋画家马和之的《诗经图》等作品,就生动地描绘了《诗经》中的诗意场景。
D.《诗经》中的许多词句,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用语中的成语和谚语。例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关雎》。
3.你所在的读书小组要为《诗经·邶风·静女》写一则评论,请你结合材料二,列出评论要点。
答:
4.请结合材料一,就如何阅读《诗经·氓》给同学提些建议。
答:
活动二
先秦时期,“诗”是一种吟咏言志的文学题材与表现形式。与此同时,“诗”“乐”与“礼”的关系十分密切,“礼”作为“诗”“乐”最初的载体,是“诗”“乐”的内在尺度。“诗言志”是先秦诗论的价值范畴,其本质是对“德”的强调和肯定。“诗以言志”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其含义是用诗来表达说话者的意图和志趣。传统文论认为“诗言志”最早出现于《尚书·尧典》,但没有指出“志”的具体内涵。春秋末期,孔子以“仁”“礼”为要旨,对“诗言志”进行了总结,得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论断。与此同时,孔子还向“诗以言志”注入新的内涵,如“事父”“事君”“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等,其中“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的全面总结和升华,其实质是对“德”的肯定和追求,强调在人与人、国与国的交往中,要以德为先,这样才能实现“和”的效果。所以说,“德”始终是先秦诗论的本质所在和价值追求。
(摘编自李含《先秦诗论与乐论的同构及分化》)
【探究】
《韩诗外传》记载孔子学琴于师襄子,终于学成后说:“邈然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黯然而黑,几然而长,以王天下,以朝诸侯者,其惟文王乎!”孔子推断出此乐是歌颂周文王的琴曲,师襄子惊异而问:“敢问何以知其文王之操也?”孔子曰:“然,夫仁者好伟,和者好粉,智者好弹,有殷勤之意者好丽,丘是以知文王之操也。”请结合文本回答孔子是如何推断出此乐为《文王操》的。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