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近期安徽省宿州市公务员局发布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第二批)》显示,斯坦福大学博士苏某拟被录用为灵璧县乡镇机关基层事务管理岗位。
消息一出就引发了网友热议。其实,类似“名校生下基层”的新鲜事,其实并不新鲜。近年来北京、上海、杭州、丽水等地公示的公务员拟录用名单中出现不少名校毕业生。名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就业的现象已越来越不那么“罕见”。
在社会的普遍期待中,高学历人才投身“高精尖”的科技创新行业和“高大上”的实业发展单位是“顺理成章”。因此,当看到名校毕业生到街道、乡镇就职,不免有人产生“大材小用”“水土不服”的质疑。这本身无可厚非,毕竟培养一个高学历人才殊为不易。但细细想来,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也同样需要有专业背景、有学习干事能力的人才。在就业选择多元、评判标准多元的当下,不妨破除对基层工作的刻板印象以及对名校高学历人才的“滤镜”,理性看待并充分尊重名校毕业生的个人职业选择。
如今各地都在你追我赶求发展,都在抓新质生产力和人文经济学,再偏远的乡村,也需要高学历人才“下沉”。大到事关地方产业发展转型规划、促进科技创新及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小到走村入户为群众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这些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背景、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协调能力,还要有强大抗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能在基层干出成绩,与投身“高精尖”领域攻坚克难可能有着相似的“难度系数”,同样值得肯定。
当然,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对愿意选择基层、奉献基层的青年,基层单位要在职务职级晋升、业务培训帮带等各个方面予以关心关爱。让每一个来到基层的青年都能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广阔舞台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实现更多名校毕业生与基层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