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和人们的生活、工作紧密联系,教育也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智能化技术逐渐成熟,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正由简单的数字化校园向智慧校园建设不断推进。大数据技术能够为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助力,帮助高校实现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提高高校的智能化管理水平。该文围绕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路径展开探究,以期利用大数据来更加显著地推动高校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路径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7.080
中图分类号:G 47;TP 31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4)07-0-03
Exploring the Path of Building Smart Campus in Universitie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LI Jiaqi
(Datong Normal College, Datong 037005, China)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ves and work, and education is also developing towards informatization. With the gradual maturity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he current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is constantly advancing from simple digital campuses to smart campus construction. Big data technology can provide assist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es in universities, helping them achieve data collection, storage,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path of building smart campuses in universitie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with the aim of using big data to more significantly promot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the era of big data; smart campuses in universities; construction path
0 引言
传统的校园管理方式存在信息不对称、流程烦琐等问题,管理起来费时费力,效率较低。校园建设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在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的涌现,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已经成为现代高校管理的重要任务。以大数据为媒介进行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高校服务模式的灵活性,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1 智慧校园概述
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 36342—2018)对于智慧校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通过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应用,实现高校管理和教学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以提升学校的运行效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1]。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云端技术是构建智慧校园的重要基础,其能够加快信息传递和处理的速度,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实现校园各个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在智慧校园建设中,信息化平台和移动终端是主要的媒介。信息化平台作为数据管理、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中心,可以集中管理校园内的各类信息资料。移动终端则可以为教师、学生等提供便捷的访问方式,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与校园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各种学习、管理活动。
1.1 特点
智慧校园具有个性化服务、管理性、综合性这几个基本特征。第一,个性化服务。在校园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拥有不同的需求和权益。智慧校园可以根据师生不同的角色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师生不同的需求,提升师生的体验和满意度[2]。第二,管理性。智慧校园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对校园各个方面的数据管理和监控。通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学校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校园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推动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第三,综合性。智慧校园建设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边界,采用更加开放和共享的教育模式,不仅可以强化高校与外界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构建联动综合性的教育机制。通过智慧校园的技术应用和信息共享,高校可以与相关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等形成教育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高校还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平台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教研项目、合作办学等,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从而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提升教育体系的质量和效益。
1.2 建设要点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需要明确建设要点,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指引[3]。首先,数据标准化。传统高校建设中,智慧校园的理念并未普及,还有很大一部分学校的校园信息是以独立的形式存在的。这样一来,高校间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就会困难重重,降低了高校管理的整体效率,也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可以使不同部门和系统的数据能够进行交互和共享,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问题。同时,应建立学校服务中心和数据库,以集中管理和存储学校的各项数据资源,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更高效的支持和服务[4]。其次,服务简单化。在智慧校园建设中,要尽可能简化服务流程,优化界面设计,为师生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功能,以减少操作步骤和复杂性,提升师生使用体验,提高师生使用的便利性和效率。最后,任务关联化。为了最大程度提高高校管理的效率,在进行智慧校园建设时,还要将校园内各个环节的任务相互关联起来,整合校园内的各种信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师生能够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关键词搜索和条件筛选,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2 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路
径探究
2.1 优化顶层设计,搭建智慧校园建设的总
架构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需要有明确的思路,包括建设目标、需求和规划等多个方面[5]。只有在明确思路的指引下,才能搭建高校智慧校园的总架构,才能整合技术、人力和财务等多方资源,通过一个有机的体系结构来组织和管理各项建设工作。智慧校园建设的总架构,由感知层、展示层、服务提供层、基础支撑层、数据层这几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感知层是智慧校园的前端,用于感知和采集各种物理环境和设备上的数据,包括传感器、智能设备和智能终端等。其目标是实时监测和收集校园内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能耗等信息,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基础支持。展示层是智慧校园建设的用户界面,有移动应用、网站或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可以呈现出感知层采集的数据,提供各种应用功能,便于师生和管理人员访问和使用系统,实时了解校园信息、查询服务。服务提供层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其根据感知层采集的数据和展示层用户的需求,提供各种智能化服务,包括校园安防监控、教学资源管理、校园行政管理、学生服务等[6]。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服务提供层能够优化资源分配、提高效率,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基础支撑层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设施层,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等基础设施,能够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感知层的数据采集、服务提供层的数据处理和展示层的用户访问,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整个智慧校园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数据层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包括数据仓库、大数据平台和数据分析工具等,用于存储、管理和分析感知层采集的数据,在这个基础上对数据进一步整合和分析,从中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趋势,为校园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2.2 划分板块,丰富智慧校园建设的内容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要有计划、分步骤地稳定推进.在高校日常管理中,涵盖教务、管理等多个事项,涉及到多个参与主体,因此要详细划分不同的板块,以满足不同的需求[7]。第一,智慧校园数据中心板块。这一板块是智慧校园的核心所在,负责收集、储存、处理和分析校园各类数据,为其他板块提供数据支撑。数据中心需要建立高效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各类传感器、监控设备等,实时监测校园各个环节的数据,并要具备高性能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以应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需求。同时,必须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保护机制,保护学生和教职工的个人隐私。第二,智慧校园手机App板块。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借助移动终端为载体来提供相关服务,以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满足师生的使用需求[8]。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对智慧校园建设大有裨益,可以设计智慧校园手机App。在这个端口中,师生可以进行课程管理、成绩查询、校园资讯获取、校园导航等多种功能。同时,手机App还可以与校园其他系统对接,为师生提供便利的服务,如在线选课、课外活动报名等。第三,智慧校园管理板块。这一板块的主要内容包括办公、科研、人力资源以及财务等,属于行政管理。通过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学校可以实现校园内部设施的集中管理和调度,如教室管理、图书馆管理、实验室管理等。此外,管理系统还可以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校园卡管理、考勤管理、访客管理等服务,提高校园内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第四,智慧校园教学板块。教学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智慧校园教学模块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智慧校园教学板块中,教师可以进行教学资源的在线发布、作业和测验的批阅、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等。学生可以通过板块进行在线学习、课程评价和跟踪学习进度等。同时,智慧校园教学板块还可以配备在线教学工具,基于MOOC等打造智慧教室,支持远程教学和协同学习,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
2.3 强化保障,构建开放性的网络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强化保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智慧校园建设的优势,提供安全、高效、智能的教育服务。一方面,要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高校应该建设覆盖全校的高速无线网络,以方便学生、教师和其他校园成员在校园内任何地点都能无缝连接互联网。考虑到室内外环境的差异,应进行适当的无线接入点部署,提高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同时,要提升网络带宽和稳定性,确保高校网络具备足够的带宽以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和高速互联网访问的需求。为了加强网络稳定性,减少网络故障和断网情况的发生,还应该在关键区域设置冗余网络设备,提高网络可用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网络架构,采用冗余设计和多路径传输,以避免单点故障和提高网络容错能力。应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和管理网络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和异常情况。应用网络流量分析、日志审计等技术手段,对网络进行全面的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网络配置。为了提高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效果,需要组建一支专业化的计算机人才队伍。高校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IT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加入。同时,通过培训学习,提升现有职工的技能和专业素养,培养他们成为智慧网络建设和管理的骨干人才。
2.4 统筹兼顾,保障数据安全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大数据的发展也不例外。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其可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但也会带来一些数据安全问题。因此,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技术的利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应对潜在的数据安全问题[9]。在管理方面,高校应该制定明确的数据保护要求和规定,明确数据的收集、使用、存储和共享方式,并确保合规性。在技术方面,应投入足够的资源来建设和维护数据安全技术体系,如使用安全的网络和系统架构、加密敏感数据、使用强密码和多重认证方式、实施定期的安全漏洞扫描等。对于存储和传输的敏感数据,高校应该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对于无需识别个人身份的数据,可以采用匿名化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隐私。要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等措施,及时识别和阻断网络威胁,对系统进行定期漏洞扫描、安全评估、修补漏洞,保持系统的安全性。要建立完善的安全审计和监控系统,对数据的访问、使用和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安全威胁,并能够进行快速应对和应急响应。此外,要加强教职工和学生的数据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让他们了解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密码和账号安全、网络防护等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习惯。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建设过程中,高校要优化顶层设计,构建智慧校园总架构,细化各个板块,丰富服务内容,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强化建设保障,同时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只有这样,高校智慧校园才能真正发挥出其优势,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布英塔.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策略分析[J].互联网周刊,2023(3):69-71.
[2] 梁思林.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校园数据治理途径探讨[J].中国科技产业,2024(2):68-71.
[3] 刘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策略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23,20(2):162-164.
[4] 刘佳,丛建伟,李泽锋.“一库四平台”高校智慧校园数据建设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7):187-190.
[5] 范锋其.科技赋能构筑校园“智慧天网”——以F高校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3):11-13,20.
[6] 杨呈永,黄晟,庞璐宁,牙运珍,李闻斌.智慧校园下高校数据治理的研究与应用——以桂林理工大学智慧校园数据治理与服务为例[J].信息与电脑,2023,35(21):232-234.
[7] 娄尚.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策略[J].学周刊,2024(7):142-145.
[8] 时学梅.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4,41(1):79-81,112.
[9] 肖祯怀.高校智慧教育环境中网络数据安全防护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1):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