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探讨

2024-08-17 00:00王珊珊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7期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通信监控管理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该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其次分析了目前业界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探讨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7.031

中图分类号:TM 73;TP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4)07-00-03

Exploration of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WANG Shanshan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Guangdong Co., Ltd., Guangzhou 51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security, the demand for communicatio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s is also increasing. The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Secondly,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industry were analyzed;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hoping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related fields.

Keywords: intelligence; monitoring management; system exploration

1 中国移动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的

关键技术

1.1 系统的体系结构

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决策支持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对电信网络中的各种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并生成对应的数据流;数据处理模块则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从而实现对电信网络状态的预测和预警;而决策支持模块则是将这些预测结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方案,以保证电信网络的稳定运行;网络设备告警数据挖掘分析方法,采用半监督、无监督或自监督方法,或者基于网络运维大模型,实现特定领域的告警日志定级动态调整、风暴管理和根因定位,以及故障预测[1]。

1.2 系统的软件架构

在构建中国移动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软件架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将复杂的功能模块和数据结构进行合理的组织和集成,从而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稳定运作,选择合适的软件架构对于整个系统的性能表现至关重要。在中国移动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中,采用了基于服务组件的分布式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集中式的系统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衡、性能瓶颈等问题。该系统由多个独立的服务组件组成,每个服务组件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和职责,这些服务组件通过网络连接相互协作,实现了对用户请求的快速响应和处理,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中还使用了多重备份机制以及防火墙等安全措施。

1.3 系统的硬件结构

硬件结构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的处理能力和稳定的运行环境,以满足用户对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测的需求。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服务器机房,它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用于存储和处理大量的电信数据,这些服务器采用高性能CPU和高速内存来保证数据传输和处理速度,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了冗余备份策略和故障恢复机制。系统的网络架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该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即将服务器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上,以便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或大规模。系统使用了负载均衡技术,可以自动调整服务器的工作负荷,确保每台服务器都能够正常工作并提供足够的服务质量,系统的终端设备包括PC端和手机端。PC端主要负责数据输入和输出操作,而手机端则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进行远程访问和控制,所有终端设备都使用最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和安全协议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性[2]。

1.4 系统的工作流程

该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组成。数据采集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各个节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传输,并将其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挖掘;用户界面模块为管理人员提供一个直观的用户体验,包括实时监测、报表生成以及历史记录查询等功能。具体来说,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1)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网络接口获取来自各个节点的电信业务数据,并将其保存到本地数据库中。同时,该模块还负责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校验,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例如,对于语音通话数据,该模块需要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形式,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模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

(2)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理和整理。其中,清理是指去除不必要的信息或错误的数据点,以保证数据质量;而整理则是指将数据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挖掘更加方便快捷。

(3)用户界面模块。用户界面模块提供了一系列的功能来支持管理人员的工作,包括实时监测、报表生成以及历史记录查询等功能。其中,实时监测可以帮助管理人员随时了解当前系统的运行状态;报表生成则可根据需求生成各种类型的报告,如流量统计、故障诊断等;历史记录查询则可以让管理人员查看过去的数据,以便更好地掌握系统的运营情况。

1.5 系统的主要特点

网络故障自动化排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自动生成网络故障的原因列表,并为工程师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缩短故障排除的时间,并提高网络运维的效率。基于网络运维知识及资源、告警、性能、割接、投诉等网络运行数据,利用知识图谱、AI算法或大模型,以及思维链、思维树和大模型Agent编排调度等,采用通信网络特定单领域故障场景(如数据库运维、IT服务器运维等)的运维机器人大模型,自动完成复杂故障识别及根因精准定位。

2 中国移动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

的总体设计

2.1 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1)可靠性和稳定性:作为中国移动的重要业务支撑平台,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在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对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2)高效性和灵活性: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移动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方向,该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灵活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易于维护的特点。

(3)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由于中国移动的规模庞大,其通信网络覆盖面广,因此对于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要求也非常高。

(4)用户友好度:最终的用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开发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界面是否简单明了,操作是否容易上手等[3]。

2.2 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

基于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和模块化的开发模式,该系统采用MVC架构,其中模型层负责数据的存储与维护;视图层则通过Web前端技术来呈现用户界面;控制器层则是由服务器端程序完成任务调用操作,为了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工作人员在系统上引入了多级权限机制。使每个用户都可以设置自己的权限级别,从而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该系统还使用了一些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工具,如Java、Spring框架、MySQL数据库等,这些都为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外,该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了安全性方面的考虑。例如,对于敏感的数据,采取了加密传输的方式进行传输;同时还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中国移动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保证系统的高质量和可靠度。

2.3 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

在提高电信运营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降低运营成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工作。首先,对现有的电信网络进行了全面调研和分析,了解了其特点和需求,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技术方案,包括硬件设备的选择、软件开发流程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来构建整个系统,可以将其分为前端采集模块、中间处理模块和后台控制模块。前端采集模块负责从电信网络中的各种信号源获取数据并进行预处理;中间处理模块则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和识别,生成出相应的业务报告;后台控制模块则是用于实时监测和调度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过程。除了上述关键模块之外,该系统还包含了一些辅助功能模块。

3 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需要明确系统的目标用户群体以及其需求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通信工具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电话、短信等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沟通效率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通信监测管理方案——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面向企业客户群,旨在通过实时监控企业的通信数据,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准确的信息服务。系统的核心部分是通信数据采集模块,该模块负责从各个渠道获取企业的通信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它还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和学习能力,能够自动识别不同类型的通话记录并对其进行分类处理;系统中的业务逻辑模块则是整个系统的大脑中心,它负责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并输出相应的报表或图表以供用户参考,该模块还可以实现一些高级的功能操作,如语音转文字、自动化回复等,系统的交互界面模块则提供了一个直观易用的平台,让用户可以轻松地访问和使用系统的各项功能。

3.2 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

在智能化通信监控管理系统中,选择合适的软件平台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的软件平台可供选择,如Windows、Linux和MacOS X等。这些平台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一般来说,Windows适用于大多数的PC机和平板电脑上运行的应用程序,而Linux则更适合于服务器端或嵌入式设备上的开发,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来说,如高性能计算或者实时数据处理,Linux可能更具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相关工作者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做出最终的决策。除了硬件环境之外,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功能性和易用性,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丰富的API接口和广泛的用户基础,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加轻松地实现应用程序的功能扩展;同时,Windows也拥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GUI)支持,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但是,由于Windows的版权问题以及其较高的成本,使它不适合用于开源项目中的使用。相比之下,Linux是一种免费且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可移植性和安全性能,它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资源库,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编程资源和技术支持。

3.3 系统硬件平台的选择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选择了基于ARM的SoC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并配以高性能内存和高速存储器;同时还采用了多种传感器技术,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各种环境参数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服务器端进行处理分析;还选用了高效稳定的网络协议栈和操作系统,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靠的数据传输。在硬件方面之外,还需要考虑软件方面的问题,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先进的算法和模型。例如,语音识别模块可以通过对声音信号的分析和匹配,快速地识别出通话者的身份和意图;图像识别模块则能够自动检测出图片中的物体类型和位置,从而为后续的应用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支持。

3.4 系统软件结构图

图1 通信设备集中监控管理系统三级结构

4 结束语

本文就通信设备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进行了初步介绍,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分析与说明,方便相关工作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运行过程。同时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给出对策,后续将进一步探索,推动系统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李红.西北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规划与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08,28(11):22-25.

[2] 唐宝民,张颖.电信网监控和管理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 唐云善,王萍,张辉勇,等.新一代电力通信集中监控管理系统[J].电力系统通信,2010,31(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