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有的放矢,情感态度鲜明

2024-08-16 00:00张国光何灵芝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4年29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1:悲悯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存悲悯情怀。古罗马诗人尤维纳说:“心地的温情,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人类的同时,赠予人类的礼物。”

材料2:中国一位导演说:“不能因为整个国家都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怀悲悯之心,推文明前行

悲悯是路过一片干涸的土地,留下一滴泪水;是面对无数人类的苦难,心中波澜起伏。悲悯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存悲悯情怀。(结合材料,提出阐释对象“悲悯”,但论点提出得比较仓促,前后缺乏有效关联。应结合文题进一步丰富悲悯的内涵,表达鲜明的情感与态度。)

在元朝,戏剧空前繁荣,最为出名的便是关汉卿的《窦娥冤》。但你要看,便不能只看到窦娥的反抗,而要看到窦娥背后深深的冤,要看到黑暗残暴的反动统治。从“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那些强大势力对弱女子毫不留情甚至变本加厉的黑暗统治,我们都要以悲悯的情怀去看,看到世俗的不公。(关于《窦娥冤》的举例存在用语失当、前后逻辑的问题。)我们可怜窦娥之冤,但请不要忘记这种悲愤。(情感表达从悲悯转到了悲愤,前后情15a33250b6b06a1e0bb7fee201277bcf感表达不一致,中心也发生了偏移。)这种悲伤的情感、深切的同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通过对《窦娥冤》的分析,揭示了悲剧背后的黑暗统治和世俗不公,但是没有写清这个论据如何体现“悲悯”,对论据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因为有悲悯之情,人类的情感世界才不是单调的灰色;因为有悲悯之情,世界上才会有数不尽扣人心弦的故事。人性都是善良的,小时候,看到自家的狗狗被车撞了,心中有说不出的痛;长大后,见到路边乞讨的老人,总会毫不犹豫地掏出身上的最后一枚硬币。(前后事例缺乏一致性,态度不鲜明。)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飞速发展,北京、上海、广州等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但我们也没有忘记贫困地区。2020年,我们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整个国家在跑步前进,但我们从来没有忽略那些被“撞倒”的人,这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在德国,一个外来游客走在广场上看到地面有许多掉落的硬币,他捡了一些,后被告知“这些都是用来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外来游客被打动了,放下了手中硬币,又从包里掏出几枚硬币放到地上。(以个人成长经历和国内外事例阐述悲悯之情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但是前后举例在论证内容上存在割裂,论据也欠典型、欠准确。这里对“悲悯”的认识仅仅停留于同情,且没有联系“文明进步”提炼出本段论点,不仅与前后段落的内容割裂,而且表达的情感也前后不一致。)

或许正因为人类拥有悲悯情怀才会有文明的进步。人类不只有智慧,更有人间真情。这也是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人类的原因。正如古罗马诗人尤维纳所说:“心地的温情,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人类的同时,赠予人类的礼物。”(本段虽有扣题,但论述的范围比较宽泛,不能形成有效论证链条,与上文衔接不紧。)

愿我们都怀有悲悯之心,推动人类文明前行。(结尾只是对中心论点的简单重复,可增加一些名言警句升华主旨,使立意更深刻,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怀有悲悯之心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升格建议

作文从材料分析入手,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运用事理和事例进行论证,但论证层次单一,仅从“应该心存悲悯情怀”进行论证。文中列举了一些心存悲悯的现象,但没有分析为什么要心存悲悯和怎样心存悲悯,内容缺乏层次感,情感连接也是断裂的。升格时,在奠定好全文的立意基点和感情基调后,就要进行整体的构思,适宜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文中可以增加一个分论点,从而更加具体地阐述悲悯的原因和作用。

三个主体论证段落之间还缺乏内在的逻辑关联,在阐述“窦娥之冤”时,偏离情感基调与中心论点,转而阐述悲愤;小狗被撞、乞讨老人、脱贫攻坚、广场硬币这些论据彼此失联失序,且与“文明进步”的关系松散。升格时,需要把论据进行调整,删去与情感表达无关的部分,增加与文明进步相关的论据与论述,使上下文在内容衔接与情感连接上保持一致。

此外还存在用词失当、语病等问题,这也影响情感的表达与论证的展开,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