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电子亲人”

2024-08-16 00:00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4年29期

如今,社交平台上出现了许多“电子亲人”,“电子爸妈治好我的精神内耗”一度成为热搜词条。“电子亲人”主要以“电子父母”为主,也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小姨等长辈身份。他们称粉丝为“儿子”“女儿”“宝贝”“乖乖”,在账号上分享自己和孩子的日常交流,教做饭、洗碗这些简单的生活技能。他们基本上主打一个关心、理解和陪伴,以及温柔有耐心。有网友评论称“互联网爹妈试图拼起碎了的陌生小破孩”。和“电子亲人”互动,正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家庭代餐”。

近年来,虚拟陪伴服务已成为年轻人在网络上寻求心灵慰藉、吐露心声的新兴手段。尽管“电子亲人”的背后是真人,触动的也是真情实感,却仍然是虚拟世界的产物。陪游、陪学、陪聊,无论哪种陪伴,都满足了年轻人日益细分化、个性化的社交和情感需求。但既然是虚拟世界的产物,有多少是靠着提前写好的剧本“演”出来的?有多少是打着“亲情幌子”骗取流量、贩卖焦虑?对此,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如果对“电子亲人”盲目崇拜,容易被商家控制,甚至遭遇情感欺骗和隐私泄露。

素材解读

“电子亲人”一定程度上给了那些亲情缺失的人以精神和情感上的慰藉。对社会而言,这是一种正能量,是有益于年轻人身心健康的新生事物。但说到底这只是一种“虚拟亲人”,接受他们提供的慰藉不过是一种“聊以自慰”,是一种情感“弥补”,终究无法替代真正的亲情。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矛盾,也不存在所谓的“完美”。从“完美”的“电子亲人”回归真实家庭,接纳不完美的生活,相信亲情的美好,相互体谅、相互扶持,主动建立积极正向的亲子关系,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温暖源泉”。

适用话题

真挚情感、亲情沟通、温暖源泉、情感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