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洪流中的小土豆

2024-08-15 00:00:00我是艾公子
阅读时代 2024年8期

紫禁城里,西苑太液池边,一种陌生的小白花引起了万历皇帝的注意。

这是一种“贡品”。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马铃薯便因为易种植、产量大、淀粉含量高等优势,风靡欧洲的餐桌,为解决各国的饥荒问题立下汗马功劳。

16世纪,随着荷兰人进驻台湾设立据点,多次派使节入京,这种黄色的土疙瘩,便来到了中土,样子虽像芋头,但口感比较一般,改名为“土豆”,成了皇家贡品。

但晚明的皇室贵族们,根本瞧不上这种貌不惊人的农作物。而这种白色的花,也被万历皇帝认为不祥。很快,作为“贡品”的马铃薯,便遭嫌弃,被发配到了菜户营。

01

明朝的菜户营可不是一般的机构。根据《北京百科全书》记载,菜户营是为皇家种菜的专业农人的聚落,归上林苑嘉蔬署管理。因此,菜户营里几乎云集了当时全天下最会种菜的一群人,而他们生产的蔬菜瓜果,最后大都流入宫廷,供帝后享用。据此可知,最早吃到马铃薯的中国人,应该还是晚明的皇室贵族们,虽然他们打心底里看不上这种外来作物。

崇祯年间,太监刘若愚在他所著的《酌中志》中有关于皇宫饮食的记载:“辽东之松子,苏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土药、土豆,南都之苔菜,武当之鹰嘴笋、黄精、黑精……不可胜数也。”换言之,经过数十年的培育,曾经不堪入口的马铃薯,已经成了京中少有的能拿得出手的“特产”了。

当马铃薯之味逐渐为明朝上层所接受时,一场大饥荒却持续席卷着大明天下。

《中国气象史》记载,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四次小冰河期。所谓“小冰河”,最明显的特点便是天气骤然转寒,且持续的时间相当长。根据竺可桢推算,中国的第四次小冰河期大约出现在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之间。其中,万历至崇祯年间,这种极端气候引发的次生灾害最为严重。

到了崇祯末年,极端气候引发的旱灾几乎席卷了明朝四方,其中,河北的顺德府、大名府、河间府,相继暴发因旱灾引发的疫情,“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而旱灾最严重的陕甘等地,大小旱事、蝗灾竟持续了15年之久。

如果明朝的统治者有先见之明,意识到马铃薯不仅是“贡品”,还是度过饥荒的“功臣”,大力推广种植,这场因饿肚子而起的动乱或许能消弭于无形也未可知。但明朝之于马铃薯,错过了便永远错过了。

02

大历史的巨变,也改变了马铃薯的去向。

清朝时取消了明朝的皇室饮食供应系统,原先替皇家种菜的“菜户”们瞬间沦为了平民。伴随着菜户身份的变化,马铃薯等一批原先仅供给皇家的蔬菜瓜果,通通被贬“下凡”,逐渐登上老百姓的餐桌。

虽然,京畿一带的百姓此时已能吃上马铃薯,但它毕竟是旧时皇家贡品,与小麦、水稻等主食相比,马铃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处于相对尴尬的地位。

作为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使者,荷兰人却从未放弃过希望。

从1663年至1792年,荷兰的传教士、官方使团前后五次来华。由于马铃薯富含维生素C,对当时海上船员易犯的坏血病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因此,使团成员来华时,船上必备马铃薯。马铃薯随着使团的脚步,流向途经的南方沿海城市。从此,在北方被称作“土豆”的马铃薯,在南方又多了一个“爪哇薯”的名字。

此时,中国的人口正在经历一轮爆炸性的大增长。康熙、雍正两代帝王为安抚中原百姓,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的政策,这在客观上为人口增长提供了助力。据统计,在雍正之后的乾隆年间,中国人口呈直线上升趋势,短短半个世纪内,全国人口从乾隆六年的1.43亿人激增到乾隆五十九年的3.13亿人,增长一倍有余。

人口激增,导致整个社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幅上升,进而导致了人地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为乾隆时代粮食短缺、米价哄抬埋下了伏笔。

为了糊口活命,缺粮少食的百姓只能铤而走险,与富商大户、官府对抗,抢米占粮。由此,全国各地抢米风潮接连发生。

面对粮食短缺引发的社会动乱,乾隆帝显然不想重蹈明末覆辙,于是决定放松户口管理,鼓励百姓迁移开荒。在此背景下,马铃薯也开始了“攻城略地”的历史进程。

03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朝廷提出“永停编审”,户口管理松动,自耕农有了自由迁徙的机会。人口的增长和流动,使得社会对垦荒增粮的诉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此前仅在京津一带小范围种植的马铃薯,因淀粉含量高、可果腹等优势,此时一跃成了迁徙百姓的主粮。

由于马铃薯耐寒耐旱,跟随来自天南地北的开荒者,其种植也播撒到全国,落户于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四川、云南等地。

渐渐地,饱受饥荒之苦的人们发现了马铃薯高产的秘密。

原来,马铃薯一年至少可以种两次。一般在每年三四月份种下,夏季八月即可收成,并且亩产量可高达一吨。要知道,同时期北方小麦亩产仅为300斤左右,而南方即便有两季稻,全年亩产也不过五六百斤。

可以说,高产的马铃薯,救了不少中国人的命,也改变了中国人数千年来的饮食结构。至此,马铃薯在传入中土两百多年后,终于为中国百姓所接受和依赖。

04

随着老百姓对马铃薯的主食依赖性越来越强,进入19世纪中叶,在“土豆”的称呼之外,人们又给它取了山药蛋、阳芋、地蛋、地豆、番仔薯等符合各地特色的中文名。

作为吃马铃薯长大的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科举状元,河南人吴其濬在他的《植物名实图考》中第一次完整记录了马铃薯的种植方法和食疗功用。

纵观中国历史,尽管百姓吃饭在清末乃至民国时代依旧存在相当大的压力,但对于一向抱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国人而言,马铃薯的育种与选种一直是扭转这种民生劣势的重头戏。

作为中国最早的农业期刊《农学报》创办者,罗振玉在 1900年便主张从欧美引入优良薯种,设立种子田,“俾得繁殖,免远求之劳,而收倍蓰之利”。这为国内马铃薯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尔后,在帝国主义入侵和国人引种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的马铃薯出现了白皮、黄皮、红皮、紫皮等数种耐寒品类,并在20世纪30年代迎来了亩产高峰。据唐启宇先生统计,单是1936年一年,全国马铃薯总产量便高达25亿公斤。充足的马铃薯产量,为那个饱受战争与饥荒双重打击的年代,带去了生命的“薯光”。

1951年,农学家杨鸿祖在18个品种的马铃薯杂交种子中,发现了8个对田间晚疫病具有抗性的品种。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马铃薯再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的饥荒中保住了许多中国人的性命。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马铃薯出产量最大的国家。许多专家认为,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未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时,只有马铃薯可以拯救人类。为此,中国也率先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使得这一舶来中国四百余年的农作物,与稻米、小麦、玉米共同跻身中国四大主粮之列。

(源自“最爱历史”,有删节)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