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书是为了遇见高人

2024-08-15 00:00:00止庵
阅读时代 2024年8期

40岁辞职去读书

以前我在一个公司上班,我去的时候是1989年,30岁。现在大家有一句流行的话叫“自我设计”,我这个人无所长,但是经常“设计”我自己。当时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将来要在40岁的时候不干了,回家过我的读书生活。

我到了40岁时,是1999年,因为当时公司需要交接业务,所以拖了一年才回家。回家前,我想,自己以后的生活得有事干。什么是能干的事呢?我想就是以前干过的事情。

大家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些条件,有的是年龄,有的是学历,有的是性别,有的是相貌。这些条件我有好几条都不能达标,怎么办呢?有一种东西不受这些的限制,就是写作。只要能写,会写,不需要其他条件。我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学习写作,1979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东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慢慢就不做这个,改成专门去看书了。

1990年时我还在公司打工,当时我爸爸还活着,有一家报纸约他写文章,他就转给我去写。礼拜天一有时间,我就写点东西。写到1994年时,我爸爸病了,一个编辑到我们家来看他。她问我:“写东西吗?”我就拿给她看。

她隔了一个礼拜给我打电话,说给我出本书。我问要不要钱,要钱就不出了。她说,不仅不要钱,还给我钱。这是我出的第一本书,是1995年,当时我父亲已经去世了。

之后我继续出书,到2000年已经出了五六本。其实我取“止庵”这个笔名,也是因为我当时在公司上班,不想让人知道我是一个写书的人。我想同时做两个人,一个是打工的人,一个是写书的人。

到2000年的时候,我要从公司离开,回家过我的读书人生活了。但这是一个麻烦事情,从在一个公司上班到在家里待着,这中间有一个过渡。最大的过渡是时间,比如早上还是按原来的时间起来,结果发现不上班了,第二天又是这样,要做什么事呢?

正好有出版社问我愿不愿意写一本关于自己的书,我就在家写了四五个月,就是《插花地册子》。这书在第二年就出了,是我若干本书里的一本。

五年以后有出版社重出了这书,这次加入了我当年在电脑里的很多笔记,所以现在比以前多了20%的文字。但这本书的下限还是2000年。从我小时候到2000年离开公司,这就是我读书的一个经历。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其实我不太关心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关心的是我为什么要读书。我觉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关心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凑到一块儿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反思我一生,读书对我最大的益处就是使得“我”不是“我们”了,我是我。

什么意思呢?其实读书要解决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我们到底读完书之后是想变得和别人一样,还是想变得和别人不一样。如果没有这个问题在那悬着,读书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但这个事情是分成两步走的。第一步,你必须先变得跟别人一样,然后,你才能变得跟别人不一样。我们现在有好多人说:我得独立,得精神独立,变得和别人不一样。但是你和别人一样过吗?还没一样,你怎么变得和别人不一样呢?你必须得先和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然后你跑你的,他跑他的,如果没达到这一点,就不能。

所以我觉得《插花地册子》这本书回顾我的读书生平,其实就是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我努力地不让别人把我拉下;第二个过程,我不跟别人走一样的路。

我以前是学医的,我知道其实人和人的差别很小,但是我们为什么能分出来你是你,我是我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每个人有一些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东西。

这些东西是什么呢?从最基本的说,你是做记者的,你是做编辑的,我是在家待业的;另外可以说,你有车,你有房子,我没有;你是博士,你是硕士,我是学士……可以分成很多种。

但如果再往下分,就有些不一样了。比如你知道什么,我知道什么;你懂得什么,我懂得什么;你喜欢什么,我喜欢什么;你欣赏什么,我欣赏什么。这就有差别了。

这事他知道我不知道,那事我知道他不知道。有些知道是有途径的,比如今天广州下雨,或许有房子塌了,报道之后大家都可以知道。但还有些事情和我们没有直接关系,比如周作人和鲁迅兄弟两人失和。还有一些隔我们远的事,我们可以说这人不仅知道贝多芬,还懂得听贝多芬;这人不仅知道马蒂斯,还懂得看马蒂斯。再往深了说,他不仅知道马蒂斯和贝多芬,他的生活还有一点小小的品位,有一点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这些东西的差别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远,但未必就不重要。它可能还是一件重要的事。

打比方说,有人给年轻的女孩子做媒,介绍了一个既有地位,又有财产的男的,但是女孩子回来说没看上。为什么?这男的没什么意思。这个意思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就是修养、品位、知识、爱好。有时我们和人相处之后会发现这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是乏味一点,脑袋空。反观我们的人生,确实需要一些东西,可能这个品位本身也不能给你带来什么,但是它应该为你所有,对你有用处。

读书还是为在世界上见一点高人

读书的意义就在于和一个作者的交流。因为书里面装着一个作者的灵魂,他辛辛苦苦写书,实际上是在把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搬出来,做了这么一个东西。这个作者死了,他希望这本书能活得长一点,能有更多他不相识的人遇到这本书,能跟这本书里面的他有所交流,这对他来说就是他生命的延续。如果有一天这本书也死了,那这人就彻底死掉了。

读书带给我们的作用就在于,它给了我们更多潜在的知识。如果我们接受这么一种人生观,读书对我们就是有用的。这就是法国作家加缪说的: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

我觉得读书其实是使我们活得最多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比方我们读一本小说,小说里有个人物,他活了一辈子。我自己本来活一辈子,我读完它,又多活了一辈子,再读完另一本,又多活了一辈子。这样,一个人就可以活得很多。但是如果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就只活了自己这一辈子,区别就在这里。所以这标志着两条路,愿不愿意活得更多,才能谈到能有什么作用。

我们读书时也常常会叹为观止,觉得确实有些人在某些地方写得非常之好,有的是你能想到的,有的是你想不到的。其实我们读书还是想在世界上见一点高人,我们还是嫌周围的人不够高。

也许我们成天见的人都面目可憎,但只要读书,一会儿孔子来了,一会儿庄子来了,一会儿卡夫卡来了,你的生活就会很丰富。其实我们读书不就是为了这个?

(源自“蠡县图书馆”,紫陌红尘荐稿,有删节)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