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的美国文学史上,女性主义叙事文学是一种与男性叙事文学并行的文学形式。其通过对女性叙述声音、女性视角、女性话语权等方面的关注,从不同的层面实现了对男性叙事文学的颠覆和超越。《小妇人》是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通过描写马奇家四姐妹的成长经历,揭露了美国南北战争后,家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反映了作者本人对女性独立地位和人格尊严的追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所处时代女性解放运动的现实意义。《小妇人》这部作品是女性叙事文学的杰出代表。因此,从叙事学角度入手,站在女性主义视角对这部经典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具有时代意义。
一、《小妇人》作品概述
《小妇人》是美国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带有自传色彩。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出生于1832年,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家庭中长大。她的父亲是知名的教育家、改革者和作家,母亲也十分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奥尔科特从小就接触到了各种文学作品,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长大后,奥尔科特选择以写作谋生,以更好地减轻家庭负担。经济压力对她的写作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得她对社会中的经济不平等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在美国内战期间,奥尔科特曾自愿照顾伤员。这段经历让她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类苦难,也使她对社会正义和人道主义价值产生了更深的思考。这些观察和体验在她的作品中有所反映,如《小妇人》中对战争、贫困和社会不公的描写。长期的生活历练和真实的生活体验使得她成为女权运动的推动者。她主张妇女应该有平等的教育和工作机会,并反对传统社会对女性的限制。这种女权主义倾向在《小妇人》中得到体现,四个姐妹的故事展示了女性独立、自主和追求梦想的重要性。作者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融入《小妇人》这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出鲜活真实的角色和动人的情节,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此外,《小妇人》也体现了女性作家女性主义叙事艺术运用的魅力。
二、《小妇人》女性主义叙事文学的表达
(一)女性主义声音叙述
女性主义声音是指通过叙述和表达来传达女性的经验、观点等的一种方式。在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义声音表达对应为女性角色的心路探索,以此揭示女性的内心世界,发出女性对性别偏见的质疑声。作为一部女性主义叙事文学,《小妇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女性叙述声音来体现女性意识。在小说中,女性人物具有独立性,她们是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叙述者。
在《小妇人》中,乔备受关注。小说加大了对乔心路历程探索的描绘,呈现了乔从叛逆的少女成长为成熟、自信的女性的过程。第一阶段是年少期,乔对于传统女性角色的设定感到不满,渴望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人。她拒绝穿漂亮的礼服,而喜欢穿男孩子的衣服,热爱写作并梦想成为一名作家。这一时期的乔充满了反叛精神和挑战传统的勇气。第二阶段是爱情迷茫期,乔也曾经在与劳里的友情和爱情中感到迷茫。她一方面希望得到劳里的爱,但另一方面又担心失去自己的独立和自由。这一时期的乔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体现了她对于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探索。第三阶段是事业发展期,乔离开家乡前往纽约,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在这一时期,她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困难,但最终通过坚持不懈和努力奋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一时期的乔充满了自信和决心,表现出她对于事业的追求和获得成功的渴望。第四阶段是家庭责任期。乔回到家乡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姐姐,成为家庭中的重要支柱。在这一时期,她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体现出她对于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承担和贡献。女性主义声音的叙事贯穿人物的成长与发展,是女性独立自主意识下心路发展历程的印证。《小妇人》这本书通过挖掘女性内心诉求,探索女性成长路径,让读者感受到女性意识的热烈表达,也增强了女性声音叙事的感染力。
(二)女性主义视角写作
女性主义视角写作是一种以女性经验和性别平等为核心的文学创作方式。其通过批判性思考和反思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探索女性的权利、身份和自由。《小妇人》作为一部标准的女性主义叙事文学,通过描述四姐妹的人生轨迹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女性,引发读者对女性权利、身份和自由的思考。无论是乔、梅格、贝丝,还是艾米,均展现出不同于传统女性定义的新女性色彩。其角色定义的深度和广度,对比传统的女性形象均有所超越。第一,她们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与独立。《小妇人》中的四个姐妹有不同的梦想和追求,而不仅仅是为了结婚。尤其是乔,她渴望成为一名作家,并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愿因为婚姻而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力。通过塑造这样的角色,作者呼吁女性应该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事业,实现自我价值。第二,她们反对传统角色束缚。《小妇人》中的女性角色会反抗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梅格、乔、贝丝和艾米都试图打破传统的限制,追求更多样的人生选择。例如,梅格拒绝了富有但无聊的婚姻,选择了普通生活;乔则在当时男性主导的写作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些角色的存在和选择体现了女性自主决策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第三,她们不断追求平等权利。例如,乔通过她的写作呼吁女性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和权益。《小妇人》通过女性视角写作将作品中的女性发展主题凸显出来,引发人们对女性传统角色设定的思考与批判,也引发人们对女性权利、自由和身份问题的关注。
(三)女性话语权表达
女性话语权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女性角色能够自主表达、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经验的能力,其强调了女性在文学创作和阐述中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事实上,马奇家四姐妹都体现出了对女性话语权的诉求。第一,在这部小说中,马奇家四姐妹并没有遵循传统小说中的“大女主”模式——一种将女性塑造成智勇双全、近乎完美形象的叙事方式。作者通过对典型女性群像的刻画再现女性在生活、工作中面临的各种真实抉择。这些女性有各自的缺点,形象更加真实。作者在作品中以马奇家四姐妹为主人公构建了一个女性主义叙事文学世界。这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一种表征,体现出了作者对女性话语权表达的尊重。第二,《小妇人》里的四姐妹体现了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她们没有玩弄权术和工于心计,没有算计和中伤。四姐妹的独立自主与理性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之上,她们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富足。四个姐妹凭借自己的能力、才华、智慧,至少创造了个人的高光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自己的话语权。第三,小说中的女性角色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为自己的权益发声。乔通过写作和出版自己的故事,成为一名成功的作家,以此来表达她对女性地位和权益的思考和呼吁。她的坚持和勇气启发了其他女性,激发了她们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此外,乔和她的朋友们也组建了一个读书俱乐部,通过阅读和讨论来拓宽视野,加深自己的见解,进一步提升女性在社会中的话语权。在《小妇人》中,女性话语权的表达是掷地有声的,话语权随着女性探索自我的深入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而不断凸显。
三、《小妇人》女性主义叙事价值——对女性家庭和社会发展的启示
(一)女性在家庭中的自我转变
《小妇人》这部作品重点揭示了19世纪美国社会中女性所处的地位及其变化,四个姐妹在相同的成长环境下,走上了不同的人生发展道路,而她们在家庭中所对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也给当代女性带来很多发展方面的启示。首先,《小妇人》这部作品肯定了女性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四姐妹在父亲参与战争期间,与母亲一起承担家庭的重任。她们主动照顾母亲,分担家务,应对家庭面临的窘境。此时此刻,她们身上有传统家庭主妇的影子,但她们又是家庭的精神和经济支柱。作者赞美了女性在家庭中所作的贡献。其次,《小妇人》对于女性家庭生活成长的启示还在于教会女性要平衡好家庭与事业。梅格喜欢简单朴素的家庭生活,主动承担大部分的家庭责任。乔虽然面临家庭与事业的艰难选择,但依然选择以家庭为重,照顾妹妹并承担应尽的家庭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乔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而是积极寻求家庭与事业的平衡点,她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坚持写作,笔耕不辍。最终,乔既维护了家庭,又实现了自我价值。此外,《小妇人》也通过女性在家庭中的成长凸显了女性的独立价值。女性要有独立的思想,不能完全成为家庭的附庸,女性应主动吸收知识,学习技能,从而在家庭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履行家庭责任与实现自我理想并不相悖。
(二)女性在社会中的自我发展
《小妇人》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深层次剖析,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女性在面对社会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坚韧。奥尔科特探索了超越传统女性生活模式的其他可能性,赋予女性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权利。例如,《小妇人》中的乔逐渐挣脱社会对女性的束缚,这种选择使她能够在社会中建构自己新的身份。奥尔科特反对把女性局限于一个“恰当的位置”,反对将男性领域与女性领域相对立。乔这个角色便成功打破了二者的界限。家庭是女性的领域,但不是唯一的领域。小说的结尾,乔建立了一所家庭式的学校,她的个人价值也实现了从家庭到社会的扩展。家庭生活和独立存在因此被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并为个人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道路。《小妇人》通过描绘女性角色在教育、职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追求和努力,展现了19世纪美国社会中女性的自我发展。这部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女性争取平等权益和自我实现的努力,同时也呈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力。它为后来的女性解放运动和争取平等权益提供了重要启示。对于社会上成千上万的其他女性来说,当自己争取到更多的选择权利时,社会生活或许就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四、结语
《小妇人》主要使用女性主义叙事艺术,塑造了多个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女性形象。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女性主义声音叙事、女性主义视角写作、女性主义话语权表达来塑造人物、阐释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影响诸多女性的文学佳作,这部作品能够给予新时期女性一些成长启示,女性可以从作品人物身上汲取成长与发展的力量,在家庭中积极转变,在社会中创新发展,从而在追求自由和平等中创造自己的精彩。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作者简介:朱伟(1985—),女,江苏泰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 王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