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的丰富内涵不断充实

2024-08-14 00:00:00
经济导刊 2024年5期

要闻

中俄合作的丰富内涵不断充实

5月16日至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外交部用“时机重要、成果丰硕”形容普京总统此次访华之旅。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普京总统访华,表明中俄合作的领域内涵日益充实、提升。在经贸方面,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低附加值的机电产品贸易曾是中俄经贸合作的主流,而这几年以汽车、工程机械等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快速发展。2023年,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中国品牌的手机、家电、工程机械等在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性价比高,日益获得俄罗斯消费者青睐。在互利的基础上,中俄不断推进务实合作,造福了两国人民。稳固好经贸、能源和农业等传统领域基本盘,是维护合作良好势头的重要基础,在这些领域的合作项目也是未来深化发展的重要出发点。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高新技术、基础研究等新领域也是双方合作的现实选择。特别是在“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逆流不断冲击全球化的背景下,中俄新时期深化务实合作,将有助于反对外部阻挠限制两国技术发展空间,保障双方技术高水平发展。

中俄务实的经贸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双边经济发展、激发潜在增长潜力,也将推动区域和平稳定繁荣、共享彼此发展红利,逐步实现全球经济恢复发展,为促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做出更大贡献。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俄关系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环球

IMF: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有损全球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批评了美国政府决定提高部分对华关税的做法,强调更多贸易限制可能损害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IMF称,比起征收新的惩罚性关税,美国维持开放的贸易体系更符合自身利益。IMF发言人朱莉·科扎克表示,“我们的观点是,美国最好保持开放贸易政策,这也对其经济表现至关重要。” IMF统计显示,近年来国际间贸易限制明显增加:2023年,全球范围内实施了约3000项贸易限制措施,是2019年实施措施数量的3倍。科扎克认为,这些贸易限制“可能扭曲贸易和投资,瓦解全球经济和供应链,并引发报复行动”。根据IMF计算,在地缘政治集团“严重分化”的最坏情况下,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会减少约7%,相当于日本和德国的GDP总和。如果期间还有技术供应中断,代价会更高。

IMF近来频繁批评美国政策对全球的影响。在之前发布的年度《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认为,美国经济预算政策与财政长期的可持续性存在脱节会带来短期通胀风险,而且因为增加了其他经济体的成本,美国会给全球经济造成长期的财政和金融失衡风险。

中国绿色科企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

2023年,中国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60%左右,欧洲和美国加起来占全球市场的35%,为降低欧洲贸易壁垒带来的风险,中国汽车企业正在海外建厂,欧盟或与美国、欧盟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成为首选。随着中国的绿色科技跨国公司向欧洲和北非等不同地区扩张,它们可以从索尼、三星等亚洲先驱以及华为、美的等国内同行身上吸取经验教训:因地制宜,有时需要与当地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强大和有韧性的供应网络;驾驭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具有挑战性的是,它们必须放眼全球,真正成为拥有全球人才梯队的全球化公司。除了创新和流程管理方面的核心优势外,能否在全球人员管理方面发展跨文化能力将决定它们的成败。

中国绿色科技巨头的崛起重塑了全球生产格局,这一转变超越了单纯的企业增长,它预示了全球南方的工业生态系统将迎来变革的浪潮,并加速向绿色经济转型。对全球市场的利益攸关方来说,在这个转型过程中,通过与中国绿色科技公司进行合作与协调来迎接这一变革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共同努力加强可持续供应链,它们可以利用中国绿色科技的力量,为当地建设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摘编自《南华早报》)

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进展缓慢

欧盟国际伙伴事务委员尤塔·乌尔皮莱宁(Jutta Urpilainen)近日表示,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难以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缘政治竞争的时代。我们正面临叙事之争,但越来越多也是‘要约之争’。如果你去非洲旅行,就能看到与中国合作的实际成果,无论是足球场、铁路、港口,还是公路。中国公司经常同时建设并资助同一个海外项目。”欧盟在2021年提出了“全球门户”计划,宣布将在2027年前投入3000亿欧元协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虽然欧盟避免直接提及中国,但法新社等外媒指出,这项计划显然是想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竞争。然而,尽管欧盟大肆宣传这项计划,但其在具体项目的落实上却缺乏进展,其融资过程中附带冗杂的环境和社会条件被发展中国家广为诟病,而中国则可以迅速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提供融资并快速完成项目的承诺。

对于欧盟提出的“全球门户”计划,中国外交部此前回应,中方欢迎一切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基础设施、促进共同发展的倡议。不同相关倡议之间不应是相互替代、相互排斥的关系,而应提倡兼容并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

韩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超日本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2023年韩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超过3.6万美元,首次超越日本,在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位列第六,排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之后。日本则因日元贬值排名下滑至第七。韩国此次人均GNI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际贸易损失从17万亿韩元(约合896亿元人民币)降至11.3万亿韩元。专家分析,这是芯片需求增长推动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国际油价下跌致使贸易损失减少的结果——韩国在出口贸易和进口领域分别受芯片和原油价格影响较大。韩国银行预测,未来几年韩国人均GNI有望超过4万美元。但如果韩元像日元一样贬值,那么换算成美元的人均GNI也会出现下降。此外,民间消费、建设和设备投资低迷等情况的出现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警惕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封建主义”

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仍在高速发展。谷歌公司在I/O 2024开发者大会上宣布推出Imagen 3,进一步增强了文本生成图片的技术能力;人工智能头部企业OpenAI发布了GPT-4o,这一新AI模型除了文本之外还能更好地消化图像和视频,并能通过语音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美国著名投资人巴菲特称,人工智能是一个跳出来的精灵,任何关于该技术的重大决定都会影响到下一代,人工智能正在渗透到更多社会和安全的关键领域。

国际社会对于人工智能的讨论逐步转移到一个新的层面,即该技术是否会加剧全球的“技术封建主义”:人工智能将让大型科技公司更容易积累和控制数据资源与技术专利,将这些资源打造为类似于封建时代的土地。资源的集中化趋势加剧了财富和权力的不均,导致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分层加深。

人工智能的“技术封建主义”将会给各国带来矛盾。在国家内部,“技术封建主义”一旦形成,大型科技公司将不再面临严峻的外部竞争,其创新速度将会被减缓或者控制,限制消费者的选择权。这些企业将把更多精力放在进一步扩张数据收集和分析之上,有可能更严重侵犯用户的隐私权,甚至利用人工智能去控制和塑造用户认知。同时,为了维系其垄断地位,大型科技企业也将以更大力度游说政府,阻止政府反垄断和社会监督,甚至影响一国的政治运行和选举。国际层面上,“技术封建主义”将在西方国家和广大南方国家之间产生严重的经济矛盾和安全困境。如今广大南方国家的数字主权、技术主权意识已经觉醒,它们不会对西方科技企业的数字扩张视而不见,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发展非对称的应对性军事技术,从而增加军事摩擦和冲突的风险。

国际能源署:到2030年全球石油供应将严重过剩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期石油市场报告认为,随着需求增长放缓和供应激增,预计到2030年全球石油市场将面临严重的供应过剩。报告说,亚洲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以及航空和石化行业的强劲需求有望在未来几年推动石油用量增长,但电动汽车发展、传统汽车燃油效率提高、中东地区发电用油减少,以及经济Da4Oz2+FhQry6rRorKXOOg==结构转变等因素将日益抵消石油用量增长。2023年,包括生物燃料在内的全球石油需求约为日均1.02亿桶。从现在到2030年,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趋于平稳,为日均1.06亿桶左右。供应方面,主要受美国和其他美洲产油国产能扩张推动,全球石油产能未来几年将大幅增长,导致石油供应过剩。预计到2030年,全球石油总供应能力将接近日均1.14亿桶,比需求高出800万桶,这可能对石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随着清洁能源转型推进以及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结构转变,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正在放缓,并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

中国碳捕集专利数居全球首位

二氧化碳捕集被认为是应对全球变暖的关键,该技术可从工厂和发电厂的废气中捕集二氧化碳,并将它们封存在地下或用作化学品原料。各国企业都在竞相开发这项技术。《日本经济新闻》分析了2000年至2024年2月主要国家授予或以其他方式获得的专利。与2015年相比,如今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在该领域拥有的专利总数翻了两番,达到10191项,是排名第二的美国的3倍,几乎占全球相关专利总数的一半。中国专利的质量也很高,在竞争对手关注度和其他因素方面仅次于美国。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在脱碳领域同样取得广泛的技术进步。从研究机构和企业排名来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石化的相关专利数量位居世界最前列。其中,中国科学院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和其他燃料的技术方面表现出色。中国石化已经开始运营一个大型设施,每年可将超过100万吨的二氧化碳封存在一个油田下面。(摘编自《日本经济新闻》)

美国Z世代对中国电动汽车接受度“远超想象”

汽车研究公司AutoPacific近日调查了美国人对中国电动汽车的看法。调查询问了800名18岁至80岁的美国人。其中,约3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肯定”或“可能”考虑一辆中国品牌电动汽车,这一选项在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编者注)美国人中的比例更飙升至惊人的76%。从经济状况来看,美国的Z世代不如前几代人,因而他们更关注中国汽车良好的性价比。许多美国人对电动汽车犹豫不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购买价格,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可能配备许多颇具吸引力的车载产品,从而以更实惠的价格赢得人们的青睐。该调查还了解到,如果中国汽车在美国制造,那么所有年龄段的受访者都更愿意考虑中国电动汽车。

调查显示,尽管中美两国围绕汽车的争端不断升级,但作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的美国仍有望接受中国产品。调查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所有年龄段的美国人都对中国品牌电动汽车有一定了解。如果美国车企不想完全失去年轻顾客,它们就必须与时俱进,中国电动汽车来到美国更像是一个“早晚”而非“是否”的问题。(编译自美国InsideEVs网站)

经济

中欧班列让内陆变“港口”

4月26日,中国乌鲁木齐-意大利萨莱诺南通道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首次开行,40个集装箱的新疆产番茄酱途经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国,于5月底抵达目的地。而同时发出、计划通过天津港以海运方式交付的番茄酱,却由于红海航道受阻以及高昂运费仍在港口仓库中继续等待。在全球贸易增速放缓、供应链风险攀升的情况下,累计开行突破9万列的中欧班列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了难得的稳定性,也成为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

开行近11年,再次进入重要增长期

5月25日,随着X8157次中欧班列(西安—马拉舍维奇)从西安国际港站开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9万列。以此为标志,中欧班列运行总里程已超7亿公里,联通境内122个城市,连接亚洲11个国家超100个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运送货物超870万标准箱、总货值超3800亿美元。

2013年11月28日,由西安始发的首班中欧班列的目的地就是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近11年过去了,西安国际港站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2万列的车站,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往来的增长。现在,越来越多的班列往返于中国和中亚五国之间,快速增长的贸易需求让中亚班列在中欧(亚)班列中的比重不断提升。西安是这一变化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也在发生变化,由开行初期的笔记本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服装鞋帽、汽车及配件、日用百货等53大类5万余种。2023年以来,中国制造“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光伏产品正在成为中欧班列运量新的增长点。

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更多动能与活力

中欧班列已成为贯通亚欧大陆的物流大动脉,其辐射效应更是影响了许多城市、企业和居民,典型例证就是在西部内陆地区,越来越多的“港”正在涌现: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欧亚大道”“港务大道”“港兴路”等道路,反映出西安如今的全新角色——陆港,而且是“国际陆港”;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对标海港先进的运营模式,固定开行中欧班列,为客户提供稳定预期;位于中哈边境的霍尔果斯是中欧班列的重要通道,这里常住人口不到10万,但铁路口岸却格外繁忙,2023年全年开行中欧(亚)班列达7762列。目前,经过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的中欧班列线路有82条,辐射境外18个国家、46个城市和地区。

中欧班列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同样有着深远影响:德国杜伊斯堡港因中欧班列的开通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中欧班列的开行让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站业务量成倍增长,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经济的双引擎驱动

中国经济奇迹背后,是国企与民企的双引擎效应。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基建狂魔”,在15年间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铁系统和高速公路系统、最大的隧道和桥梁系统,超越了欧美发达国家。同时,比亚迪挑战特斯拉,TikTok挑战脸书,拼多多国际版Temu挑战亚马逊……在中国,国企提供高铁、电力等“公共产品”,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民企则在市场机制竞争下勇于创新,不仅在国内百花齐放,也在国际上脱颖而出。

中国国企有更多长期主义的策划,不受短期盈亏的限制;民企则更为灵活,在市场的残酷博弈中擅长“试错”,推动更多的突破。但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它们都是创新的高手:20年前,中国的高铁还在初创阶段,全世界都在好奇中国会采用法国系统、德国系统还是日本系统,但最后中国吸取了3个系统的优点,发展了自己的系统,还打造了独家专利。今天,中国高铁出海到全世界,不仅有最高的性价比,还有最好质量的系统和软件配套,让中国高铁成为一张名片,闪耀着中国创新力量的光芒。

现在,“互联网+”正将中国经济整个产业链加以数字化转型。Temu和快时尚品牌希音(Shein)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力克Zara等强敌,是它们依靠数字化产业链,将在广东、福建、浙江一带的小作坊工厂进行数字化转型,精准控制产量,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进而晋身国际电商前列。TikTok以独特的算法产生强大黏性,让美国1.7亿人成为活跃用户,超过美国人口的一半,与Temu和Shein成为在美国最受欢迎的App,展现了中国民企的威力。从传统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到“双引擎”,中国经济的脉络有了更为清晰的变化。(摘编自香港《亚洲周刊》)

新科技赋能中国农业

中国农业新科技正在将传统农业全面智能化,越来越多中国“新农民”正颠覆旧生产模式。他们将人工智能(AI)、农业机器人、农业无人机、智能自驾农机等带入田间,结合5G网络、大数据平台升级传统农场,开创无人化作业的精准农业、垂直农业等智能农业模式,展示利用新科技改变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开拓农文旅、智慧农业机械、直播带货等新产业链。同时,中国许多高科技公司都在参与智能农业的大数据研究和实践,攻坚种源“卡脖子”问题,保障14亿人粮食安全,改变中国地少人多、农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打造自主创新的农业强国。智慧农业吸引了很多中国新一代,从“90后”到“00后”,可以看到他们在田野间,或操控无人机或控制室内(温度、湿度),遥控“无人农场”,展现了中国农业的最新风貌。(摘编自香港《亚洲周刊》)

汉诺威工博会:跨国企业期待中国“新质生产力”

在近日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能源低碳转型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来自中国的展商集中展示了一系列高效且可持续的工业解决方案。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很多跨国企业来说,它一方面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域也有很多经验和案例可以分享。施耐德电气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阿里·哈吉·弗拉吉表示,中国不仅是施耐德电气的第二大市场,还是重要的供应链基地以及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眼下,中国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集团的创新源泉和发展策源地。阿里·哈吉·弗拉吉说:“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意味着需要产业升级,变得更加智能、更加先进、更加可持续。”

参展人士积极评价中国企业展示的碳中和生产、氢能技术、能源管理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认为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应对气候变化、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产业转型的引领者。德国汉堡商学院前院长约翰·斯托斯表示,新质生产力是中国高质量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他说:“创新是汉诺威工博会的重中之重,而氢能无疑是一大热门领域。中国是氢能发展强国,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德国很愿意就氢能技术与中国加强合作,以期在未来几年内取得巨大突破。”

新政频出激发房地产活力

近期,房地产市场呈现继续调整态势。一边是市场表现疲弱,另一边则是上亿新市民、年轻人想要实现住房梦,如中国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和年轻人口相对多的广东与浙江两省,常住人口在就业地的住房自有率是46.2%和57.8%,说明这两个省的住房需求旺盛。另外,结合近期南京、郑州等地推进二手房“以旧换新”的登记情况来看,城镇有房居民换房以改善居住环境的潜力也很大。为此,国家频频调整政策,全面修复房地产发展动力。中国央行取消全国层面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居民家庭购置首套和二套住房,最低按揭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和不低于25%。首套和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同步下调0.25个百分点。

降息叠加降首付,不仅购房门槛下降了,房贷月供压力也降低了,再加上自2022年以来,热点城市商品房价格已经连续回调了两年多,“降门槛+降房价+降利率”以及近期各地推进“以旧换新”在降低交易环节成本上的努力,意味着月供支付压力大幅度下降。这对于促进刚需、推动新房和二手房源的良性循环,活跃交易市场,推动去库存,稳定房地产价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需求端,供给侧发力也是中国这一轮房地产政策的一大看点。5月17日召开的“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相关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酌情以收回、收购等方式妥善处置已出让的闲置存量住宅用地,以帮助资金困难房企解困。一方面,这是在供给端“做减法”,给市场传达降低库存的积极信号;另一方面,这一举措也主要在于推动保交房,即收回、收购土地,增加开发商可用资金,夯实房企交房的主体责任,让接下来进入交付阶段的新房顺利交付,打消市场对于期房交付的担忧,保障购房者权益。

观点

卡里·麦肯:中国经济决策成“精彩范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经济仍处于相对低附加值、依赖出口的阶段。金融危机促使中国做出战略调整,提振内需、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战略的重点之一是对基础设施进行巨额投资,建设覆盖全国的高速铁路网。改善交通的战略有着更大目标——中国地形的复杂多样磨练了基建企业在隧道挖掘和桥梁建设方面的技能,中国成为全球基建的领军者。中企利用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中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凭借成本和专业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攻坚“一带一路”项目。现在,房地产等问题促使中国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进行战略转变。中国从高速增长转向更可持续的适度增长,注重提高经济扩张的质量而非数量。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涉及优先发展创新、高附加值产业和绿色发展。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决策包括几个关键步骤:在正式提出任何重大倡议前,政府通常会请智库、学界和产业界专家进行广泛调查和可行性研究,这有助于确定政策的机制和潜在影响。对于大刀阔斧的举措,政府各机构之间积极协调。中国的政策通常会定期审查,建立反馈机制,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中国经济决策的特点是适应性规划、战略远见,以及根据不断变化的全球和国内环境进行相应调整的出色能力。随着中国继续在复杂的全球经济中前行,其适应能力和战略制定能力无疑将在未来数年影响全球经济轨迹。(卡里·麦肯,中国问题专家。摘编自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