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甲骨文中的“立”字,是一个四肢舒展的人直立于大地之上的形象。“立”字原本也兼有“位”的意思,“人”下面的一条横线,标记了所处的位置。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91 岁的游本昌,获得CMG 第二届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后,一连“四句”自问:“终身成就我够了吗?我做到了吗?我尽责了吗?还有什么不够的?”它对我们理性定位自己的人生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以游本昌“四句”获奖感言引出观点,既有视觉冲击力,又有事理说服力)
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当代青年固然要追求自己远大的理想,但先要把脚下的路走好,把当下的事做好。“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就需要我们先把自己放在“螺丝钉”的位置上去历练,学本领、增才干,为未来的发展赋能。(以事理阐释建构起论证框架,展现出很强的逻辑思维功力)游本昌在上戏听的第一节课就是“不要当明星,要当艺术家”,但他觉得这还不够,“我觉得艺术家也不要,就做一个演员”。大学毕业后的30 年里,他扮演过79 个龙套角色,没一个是主要人物,但正是在这些配角上的淬炼和打磨,才让他积蓄起深厚的功力,从而把人生的第一个主角“济公”演得深入人心。
其次,要站稳自己的位置。这一方面需要我们持一颗深耕之心,强己之能;另一方面更需要我们怀一颗敬畏之心,修己之德。只有“德”“能”共进,方能行稳致远。揆诸现实,德不配位者有之,能不承位者有之,有始无终者亦有之,究其因,往往是未能真正做到“心心在一艺”“心心在一职”。(从“德”“能”两个维度展开剖析,有思辨性)正因为想把角色演活,游本昌在《济公》剧组才一天只睡4 小时,其他时间都在演戏与研究剧本,一个镜头演上几十遍;正是出于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虔诚追求,88 岁高龄的他在《繁花》的拍摄中,才会以坚韧不拔的身姿,深情奉献于角色之中。
再次,要坚守自己的位置。(从“摆正位置→站稳位置→坚守位置”,论证逐层推进,符合事理逻辑)攀登上梦想的位置固然不易,但是要坚守住取得的位置更难,因为它既要抵御外界形形色色的名利诱惑,还要抑制住自身的欲念,使之归于宁静。(既剖析外因,又剖析内因,有见地)为什么有人只能做一颗流星而不能成为恒星?这往往是因为其未能坚守住内外的防线,破防了,不防了,甚至是主动撤防了。“终身成就艺术家”并不是一天就能炼成的,游本昌出道以后,始终固执地坚持着“戏比天大”的准则:“我不能因为红,而随便接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不能用自己的名气去带偏喜欢自己的观众。”52 岁出演《济公》,88 岁演绎《繁花》,30 多年间,他用极高的标准严格把控出演的剧本。(善于“洗”例,删繁就简)游本昌在奔腾的电影长河中谱写出了最美的华章,吾辈青年自当见贤思齐,结合自身实际,理性定位人生,脚踏实地,建功立业,绽放出火热青春的奋斗芳华。
(听名师更多讲解、看升格后作文请扫下方二维码)
特邀名师姜有荣,江苏省特级教师,出版专著《高中作文教学新探》《高中作文教学新时空》,多次受邀点评高考试卷,现担任《疯狂作文》等10 多种期刊特约编辑。
问:如何将议论向纵深推进?
答:要使议论鞭辟入里,就要对中心论点进行切割、分解,设置分论点来展开分层论述。设置分论点需要注意如下四个原则:一是切分的标准宜统一,忌紊乱。切分中心论点时,要按照同一标准来操作。二是排列的顺序宜渐进,忌跳转。分论点的排列,应循序渐进、逐层推进。三是递进的梯度宜清晰,忌模糊。在设置分论点时,一定要拉开层次之间的梯度。四是设置的数量宜集约,忌琐碎。中学生写议论文,以认真地、准确地分解出两至三个分论点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