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作繁忙的职场年轻人来说,汉堡、可乐、披萨、泡面、火腿肠、甜品等是他们解决一日三餐的“快手菜”。这些食品对职场年轻人来说既经济又快捷,似乎没什么不妥,但殊不知,从食品分类角度来说,这些食品几乎都属于超加工食品。那么何为超加工食品?经常吃这些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好处吗?
超加工食品的危害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认可的NOVA食品分类标准,按照加工程度和目的可以将食品分为四组:一是未经加工或加工程度最低的食品,就是天然食物或经简单处理(冷冻、研磨、巴氏杀菌或发酵)的新鲜、非酒精类食品,如水果、蔬菜、坚果、肉类、鸡蛋、牛奶、豆类等。二是经过加工的烹饪调味料,并不直接单独食用,如食盐、糖、植物油、酱油、醋和黄油等。三是加工食品,不会改变食物结构,由新鲜的食物经过盐、糖或其它烹饪成分制成,如果脯、罐装蔬菜、鱼罐头、奶酪、新鲜面包等,这类食品通常由3种以内食材制成,配料相对简单。四是超加工食品,经一系列复杂工艺加工而成,通常添加食品添加剂以改善口感质地、添香增色、便于存储等,配料构成往往在5种以上,如熟食肉、香肠、零食、糖果、糕点等。按照此分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便食品,如泡面、零食、碳酸饮料、速食、糖果、烘焙食品等,其实都属于超加工食品。
近些年,超加工食品的消费量迅速增长。根据2023年的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19年,中国人群加工和超加工食品供能比从9%增长到30%。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的消费量与慢性病,如超重、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肠炎等健康风险甚至是衰老存在关联。
国外人群队列研究显示,对比很少选择超加工食品的人而言,每天吃三份(约28g/份)及以上超加工食品的人,会使其DNA端粒长度缩短一倍。
在大多数体细胞中,端粒的长度是有限的。随着年龄增长,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自然缩短一些。当端粒达到临界长度后,基因表达会受到影响而发生改变,进而细胞开始衰老、死亡,因此,端粒变短是细胞水平上生物衰老的标志。
2023年7月,国际一流期刊《公共卫生营养》(PHN)发文称,对比植物性食物摄入较多的人而言,经常性摄入超加工食品的人,其BMI(体重指数)增加的风险较高。2024年2月,世界著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的一篇系统综述显示,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与32种不良健康结果的风险增加始终相关,包括死亡率、癌症以及精神、呼吸、心血管、胃肠道和代谢。同年5月,该杂志上另一篇文章通过一项历时30年的研究分析指出,过量摄入超加工食品,尤其是以肉类、家禽和海鲜为基础的即食产品,与死亡风险增加具有相关性,其次是含糖饮料、乳制品甜点和超加工早餐食品。
2024年6月,《柳叶刀》(The Lancet)子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经超加工后的植物性食品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摄入量每增加10%,心血管疾病风险就增加5%,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12%。
那么,为何超加工食品会对健康不利呢?这主要是因为超加工食品中添加了大量的食品添加剂,虽然在国标范围内的食品添加剂是无害的,但若长期大量食用含有添加剂的食品,会对人体的消化系统以及体内炎症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超加工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不可避免地损失掉大量维生素、膳食纤维及其它生物活性成分,从而降低食品的营养。总之,超加工食品属于能量密度高但营养密度低的食品,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
学会四招健康饮食方法
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亟需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减少超加工食品的摄入,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适当选择加工类食品,但少吃超加工食品。新鲜面包、奶酪、罐头或者腌制食品虽也属于加工食品,但加工过程较为简单,主要是为了提升风味和延长保质期,可以适当食用。超加工食品是经商业化量产,含有多种添加剂,应尽量少摄入。
二是减少外出就餐频率。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减少在外就餐的频率,必须外出就餐时,多选择用蒸、煮、炖、涮、焖、水炒等方式烹饪的菜品,避免重油、重盐、烧烤类菜肴。
三是保证食物多样、健康烹饪。对于家庭烹饪,要购买新鲜食材,注意食物多样性,每天吃够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烹饪时,少添加油脂、糖及盐,多用醋、柠檬汁、葱姜蒜和天然香料。
四是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在食品的配料表中,成分含量越多,排序则越靠前。以某款点心类零食为例,配料表中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小麦粉、植物油,说明这两种含量最多,其次是鸡蛋和少量山药、乳粉,剩下的就是食品添加剂。消费者在购买预包装食品前,要挑选配料简单且认识的食品。
尽管超加工食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给健康带来了一定潜在的负面影响。不过,目前这些理论研究都属于基于人群的观察性研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大家也不必因噎废食。在没有时间做饭的时候,偶尔吃一两顿即热速食或者快餐也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