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的当代中国消费异化问题分析

2024-08-14 00:00:00师嘉唯
新西部 2024年7期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文化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消费异化问题也日渐凸显,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个体福祉的重要因素。文章旨在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分析当代中国消费异化问题,包括攀比性消费、符号性消费、盲目性消费以及奢侈性消费等多种表现形式。文章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破解当前消费异化问题的建议,包括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化消费环境及推进公平正义的经济制度改革和激发消费者的创造性消费能力等,进而实现消费行为的健康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消费行为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然而,消费过程中逐渐显现出的异化现象,如攀比性消费、符号性消费、盲目性消费以及奢侈性消费,不仅反映了个体价值观的扭曲,也揭示了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通过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消费行为的批判性解读,文章探讨消费异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进而提出破解消费异化问题的实践进路,以期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当代中国消费异化问题的表现

(一)攀比性消费

攀比性消费,深受面子文化的影响。中国的面子文化历史悠久,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重要的心理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社会交往。正如《辞海》中将“面子”注释为“体面、光荣”一样,在汉语语境中,“面子”最初就是指光荣,“没面子”就等同于“脸上无光”。在面子文化驱动下,消费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的行为,更是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攀比性消费在多种形式中体现,如豪车、豪宅、名牌产品、奢侈品等成为展示个人或家庭社会地位的手段。在人际交往中,消费水平成为评价彼5t+TPRgLMftb5hG11y8HTVioLi47Ve3JBJkpzm/Chvs=此关系、地位和尊重的标准,引发了一场无休止的攀比竞赛。

此外,节日礼品、婚丧嫁娶等社会活动中的奢华消费,不仅体现了面子文化的影响,也反映了消费异化的深度。攀比性消费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攀比性消费迷失了消费的本质意义,将消费者的幸福和满足感与物质消费紧密绑定,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求和发展。

(二)符号性消费

符号性消费,在当代中国社会中表现为一种广泛的现象,其根源可追溯至凡勃伦《有闲阶级论》中“夸示性消费是有闲阶级身份及社会地位的象征”的相关论述,进而演化为消费的符号价值超越实用价值。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消费已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而成为展示社会地位、财富和个人身份的重要手段。此种消费模式被社会各阶层所接纳,从富裕阶层到普通民众,甚至农民工等新兴消费群体,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到符号性消费的浪潮中。从奢侈品牌到科技产品,从文化活动到日常生活用品,符号化的消费选择反映了个体追求社会认同和尊重的深层需求。

鲍德里亚的符号价值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符号性消费的批判,强调消费行为中的符号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联,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行为已转变为一种符号系统,通过该系统,个体尝试构建并传达自我身份。然而,此种基于物质符号的社会认同建构往往导致了消费主体的异化,个体在追逐符号消费的过程中失去了对消费本质的反思,忽略了消费行为对个人精神层面和社会结构的深远影响。

在当代中国社会,符号性消费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表现,也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和阶层流动的复杂性。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逐渐升级,但随之而来的是对精神价值和社会责任感的忽视。

(三)盲目性消费

盲目性消费指人们不考虑个人自身的真实需求、不对商品加以筛选,就做出消费选择,并且喜欢跟风他人,体现为追随时尚潮流的一种无意识行为。受齐美尔“示同”与“示异”理论影响,社会各阶层在消费行为上呈现出一种跟风模仿的态势,高层阶级创造时尚,低层阶级追逐时尚,形成了一种动态循环。盲目性消费成为个体尝试象征性地提升社会地位的手段,但随着时尚的快速迭代,此种尝试变得越来越盲目。

广告作为时尚传播的主要工具,通过塑造“美”的符号而非美本身,进一步加剧了消费的盲目性。人们在没有深入理解或需要的情况下,被广告引导进行消费,以求获得社会认同和个人满足。盲目追求时尚的消费行为,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反映了消费者在消费决策上的被动和缺乏独立判断能力。消费的盲目性并非仅限于年轻人群,老年人也因特定的心理需求而容易被商业宣传所吸引,盲目消费保健品和休闲产品。此种消费行为的背后,是对高品质生活欲望的补偿心理,但往往忽略了实际需要与个人健康的考虑。

在消费社会中,时尚已经成为衡量个体身份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导致消费者在不自知的情况下陷入无尽的消费竞赛中,追求表面的时尚象征而忽视了消费的本质和个人的真实需求。

(四)奢侈性消费

奢侈性消费,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已逾越传统的“挥霍浪费”范畴,转变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不仅仅体现在少数富裕群体对昂贵商品的追求上,更广泛地渗透至各个社会层次,引发对物质奢华的普遍向往。部分中国人热衷于奢侈品消费,甚至将奢侈品消费目标转向全世界。

《202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定价在1万元以上的奢侈品箱包,中国的标签价格比欧洲高20%至25%。奢侈品针对性地涨价,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力有着相当高的自信。2023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奢侈品消费的比重达到38%。奢侈性消费的背后,使消费者有一种竞争心理,给消费者营造出一种荣誉感和虚荣感。然而,此种消费模式的扩散,带来了资源浪费、社会价值观扭曲以及消费心态的盲目化等问题。

资源的无节制消耗与环境的负担加重,显现了奢侈消费的不可持续性;而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则在于将个人价值与物质奢侈紧密绑定,忽视了内在素质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此外,奢侈性消费引领的社会风气,还可能导致社会阶层间的隔阂加深,加剧贫富不均。

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

对当代中国消费异化问题的指导意义

(一)揭示消费异化的根源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以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面的论述为理论基础,提出“异化消费”观念,揭示了生产、消费、人的需求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可以洞察到当代中国消费异化现象深植于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土壤中,特别是商品拜物教和劳动异化的普遍存在。消费行为的异化是生产与消费脱节,使得消费的本质目的,即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被严重扭曲和偏离。

马克思主义揭示消费异化根源的观点,提供了理解和解决此问题的理论基础。只有深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通过革新社会生产关系和调整生产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费异化的问题。要求重视并推动生产关系的社会化改造,通过公正的资源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从而削减消费异化现象的社会土壤,进而推动消费行为朝着更加人性化和理性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强调提升个体的自我意识,倡导建立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消费观,意味着要通过教育和文化引导,促使人们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抵制盲目追求物质奢侈和外在标榜的风潮,从而实现消费行为的人本化和理性化。

此外,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还呼吁构建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引导消费行为向有益于社会和谐与个人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消费异化问题。

(二)重构消费价值观

依托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历史唯物主义,重构消费价值观的核心在于将人的全面发展置于消费行为的中心。不仅仅体现在物质需求的满足上,更重要的是在于个体的自我实现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当前,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异化现象表明,消费行为日益成为一种社会竞争和个人展示的手段,忽略了消费本质上服务于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消费价值观重构,提倡消费者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更应关注消费对于个人成长、文化提升以及社会和谐的贡献。意味着消费者应当树立起一种更为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即在消费决策中考虑到其对环境的影响、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以及对个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促进。从而,通过消费行为的合理引导和价值观的积极塑造,不仅能够缓解当前的消费异化问题,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人的全面进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消费文化的理想状态。

破解当代中国消费异化问题的实践进路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破解当代中国消费异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还能推动社会消费模式的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全面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认识,引导消费者形成理性消费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消费行为不仅是个体满足物质需求的过程,更是反映社会文化态度和价值取向的重要领域。因此,必须通过教育和公共宣传,使消费者深刻理解到消费主义诱导下的盲目追求和过度消费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和环境成本,以及此行为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

通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消费者追求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消费的满足度与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相结合,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公益的双重提升。在此过程中,重视消费教育的同时,也应注重消费文化的建设,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媒体引导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此外,倡导科学的消费模式,引导消费者理性对待广告宣传,鼓励选择对环境和社会有益的商品和服务,进一步促进消费行为的转型升级。

(二)优化消费环境,推进公平正义的经济制度改革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带来了异化需要并最终导致了异化消费,消费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不公平生产关系和分配机制,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和消费能力的不均等。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消费异化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通过税收调控、收入分配改革等手段,调节社会贫富差距,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确保消费者在公平的环境中作出理性的消费选择,从根本上缓解消费异化问题。

首先,税收调控应更加注重进步性和公平性,合理设定税率,对高收入群体和奢侈性消费行为征收更高比例的税费,以此抑制不合理的高端消费,同时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税收优惠,提高其可支配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其次,收入分配改革应致力于缩小收入差距,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等方式,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从而为其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空间。

最后,优化消费环境还需要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如教育、医疗、住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确保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享有平等的服务,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体社会的消费水平,也是促进消费公平的重要措施。同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公平透明的消费市场环境,对消费欺诈和不公平交易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和惩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其消费的安全感和信心。

(三)激发消费者的创造性消费能力,促进消费模式的创新和升级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改变外部世界的手段,也是自我发展和实现的途径。因此,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到消费文化的创造中,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多元发展,还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消费新趋势。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创新为消费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会。借助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消费体验,使消费者能够在享受新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成为消费创新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其次,挖掘文化创意潜力,丰富消费的内涵。文化是消费创新的重要源泉,通过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历史遗产等资源,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消费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够提升消费的品质和层次,还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消费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满足感。

最后,倡导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树立环保意识。在全球面临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推广绿色消费理念,鼓励消费者选择环保、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不仅是对环境负责的表现,也是实现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通过绿色消费,消费者不仅能够享受健康、安全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 语

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对当代中国的消费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探讨发现,消费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不可避免的产物,其本质在于生产关系的异化和商品拜物教的普遍存在。当代中国消费异化问题的多样表现,不仅体现了个体消费行为的失范,更反映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价值观念的深层次矛盾。通过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的指导,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消费异化问题的根源和危害,从而在实践中寻找到有效的解决之道。文章所提出的破解消费异化问题的实践进路,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制度改革和创新驱动等方式,重构健康合理的消费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未来,深入研究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对于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圣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的中国化问题》,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10):17-22+91页。

[2]徐璐:《背景、问题、视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理论论析》,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0:205-213页。

[3]夏永梅:《解读中国异化消费现状——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示》,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02):104-107页。

作者简介

师嘉唯 成都理工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