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成铁路在新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其中蕴含的宝成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宝成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状况,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宝成铁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在精神文明建设、历史传承、科普教育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沿线铁路红色文化主题研学和培训基地的规范性与专业性,打造人民满意的特色文旅线路,加强和创新交通保障服务,并提高宝成铁路文化资源和沿线地方风貌特色的融合性。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辈建设者们以高超的智慧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铸就宝成铁路这座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丰碑。进入新发展阶段,虽然宝成铁路的重要战略地位已被很大程度上替代,但是,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宝成铁路及其精神文化意义却不容忽视。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其中包含的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等重要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因此,在明确宝成铁路独特历史地位和重要价值的基础上,应当深入研究宝成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状况,使其在新发展阶段充分发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器作用。
宝成铁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阶段。基于这一背景,宝成铁路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围绕宝成铁路的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根据查找相关资料得知,目前对宝成铁路的研究成果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且很少涉及宝成铁路文化资源的研究,有关宝成铁路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更为匮乏。为发挥文化建设对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深入挖掘宝成铁路沿线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有必要加强对宝成铁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展开深入研究。
(一)彰显精神力量
宝成铁路建设者们在筑路过程中诞生了“不怕苦、不服输、不含糊”的“宝成精神”。随着时代发展,一代代宝成人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与时俱进把九字宝成精神进一步凝练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八字宝成精神,即狭义宝成精神;广义宝成精神: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扎根山区、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征服自然、确保畅通的拼搏精神。[1]如今,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更需要发扬宝成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扬宝成精神,前提是必须学习和宣传宝成精神。目前,在宝成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方面,有关方面主要通过系列博物馆和体验场所、创作有关文艺作品及举办其他相关活动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深入参观、体验和学习,唤起人们对宝成铁路先辈的缅怀之情,激发参观者的报国之志。
(二)承载历史记忆
“铁路得以完整见证国家和民族奋斗进步的光辉历史,为我们了解、体验和再现铁路历史风貌提供了真实场所。……英国……几乎每一座较大规模的城市都建有一座铁路主题博物馆。”[2]宝成铁路不是一条普通的交通线路,而是一个承载着几代中国人情感和回忆的历史载体。宝成铁路是中国工业化历程的一个缩影,沿途景观承载着先辈们不懈奋斗历史。老一代宝成人把自己的小家和国家发展大局紧密结合,在交通强国的道路上一代接着一代干,使宝成铁路事业薪火相传。无论我国铁路事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回首宝成铁路发展历程,都应当深刻铭记这段艰辛而光辉的历史。2018年,宝成铁路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的铁路遗产,有利于其更好地发挥见证历史、昭示后来的传承作用。
(三)普及科学教育
宝成铁路沿线秦岭山区,可谓一座奇异的地质公园,加上秦岭南北分水岭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有着重大的自然科学研究价值。目前,宝成铁路沿线秦岭山区的嘉陵江源头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正在被陆续保护、开发和利用,形成了宝鸡凤县嘉陵江源头风景区、岭南植物园等旅游兼科普教育的重点开发项目,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其科普教育价值。同时,宝成铁路系列博物馆中陈列的静态老物件,以及仍在服务于运输的轨道、桥梁、隧道和站点等,通过解说员的讲解和工作人员的描述,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我国最高铁路技术,提升了游客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为修建宝成铁路,国家曾经调用一多半的铁路筑路劳力和五分之四的铁路机械筑路力量。[3]观音山大爆破缩短工期六个月,节省人工8.2万天,节约投资78.83万元,这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大爆破。[4]而观音山站再往南的青石崖站,则是筑路大军用300多吨炸药炸出一块平台,就此修建而成。这些生动的科学知识和史实,对于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具有特别的科普教育优势。
(四)助推生态文明
宝成铁路穿越素有华夏龙脉美誉的秦岭,地处生态文明建设的至关重要区位,因此,相关方面兼负沿线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荣使命,并已取得显著成效:宝成铁路沿途地段自然风光近乎原生态,为沿途群众和游客及铁路工作人员等提供了安全和美好的自然环境。游客们在旅途中品赏窗外美景,提升了出游品质。宝成铁路秦岭沿线职工自觉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为了保护清姜河水质,有关部门组成生态保护志愿团,义务清理车站周围河道和深沟里垃圾。在新发展阶段,宝成铁路作为活的工业遗产,其管理人员和职工严格遵循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为美丽中国建设继续发挥新的引领作用。
宝成铁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宝成铁路的工业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不够深入
宝成铁路作为活态工业文化遗产,在带动旅游经济和文化宣传方面不够显著。第一,有关方面对宝成铁路文化资源的研究和梳理工作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对其现状和保护及利用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第二,公益小火车助农运输和销售,以及帮助农村学生上下学,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第三,宝成铁路部分博物场馆或站点缺乏专业性讲解,游客很难真正了解其中的专业技术知识。第四,宝成铁路与三线建设关联方面的工业文化遗址研究有待继续深入,“宝成铁路四川沿线地区的三线工业遗产数量庞大、种类多样,价值凸显,对于该地区遗产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5]
(二)宝成铁路的文化育人价值实现不够理想
从旅游和研学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宝成铁路沿线并非热门路线,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是由研究和宣传的相对滞后性等因素造成。第一,对宝成铁路沿线文化价值的挖掘有待加强,以宝成铁路精神为主结合历史教育、科普宣传、文学艺术等多元综合体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第二,现有宝成铁路主题场馆的游客量相对较少,一些场馆缺乏专业的讲解员,对前来参观的游客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难以满足游客的获得感。第三,相关部门对宝成铁路沿线的旅游价值和教育价值缺乏足够的认知,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缺乏创新。第四,宝成铁路有关方面与社会相关领域特别是大中小学研学合作方面不够深入,不利于宝成精神对人才培养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
(三)宝成铁路与沿线地方特色资源融合不够密切
“铁路遗产通常地理跨度较大,……可以系统发挥沿线景观资源的生态、旅游、文化等功能,兼顾文物保护和区域发展。”[6]宝鸡铁路沿线涉及古蜀道、大散关和三线建设等历史文化、地方民俗文化、沿线少数民族文化、秦岭山区等沿线生态文明建设、沿线乡村振兴等诸多领域,有必要整合相关资源,更好地彰显其综合协调功能,打造集合多领域的特色热门旅游研学路线和经济社会发展带。但就目前来看,宝成铁路文化与沿途地理地貌、风俗民情、历史文化等之间缺乏整体性设计和关联,融合度不高。
宝成铁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对策
遗产廊道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遗产区域化保护与利用方法,集遗产保护与生态保护、休闲游憩、经济发展于一体。根据该理论,遗产廊道包含四个空间构成要素:绿色廊道、游步道、遗产、解说系统。[7]借鉴这一理论,综合宝成铁路文化资源状况及沿线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优化宝成铁路红色文化资源及沿线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一)加强沿线铁路红色文化主题场馆研学和培训基地的规范性及专业性
通过各部门协调,加强对宝成铁路沿线研学基地的支持和规范,提升其专业性和社会价值,使其更加符合新发展阶段要求。第一,优化解说系统,打造精品解说。梳理宝成铁路及沿线优质旅游资源,形成全面和专业的解说文稿,增设专业讲解员。第二,聘请老职工进行现身说法式宣讲。在宝成铁路各站点及相关博物馆,可以聘请在职老职工或宝成铁路已退休的老前辈,通过现身说法宣讲,以激励游客弘扬宝成精神,增强家国情怀对参观者的感染力。第三,增设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和轨道交通类院校见习基地。一代代宝成人赓续的铁路红色基因,可以通过培训和研学方式得以系统传承和发扬光大,以培养新发展阶段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
(二)坚持人民中心原则规划和打造特色文旅线路
新发展阶段需要新发展理念引导,坚持人民中心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求。根据不同社会团体和游客的需求,针对性地打造一条精品文旅线路,是宝成铁路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托。第一,厘清宝成铁路文化的构成要素: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有关部门和学者加强调查研究和学术交流,深挖相关资源,摸清现状,找出问题和对策。第二,把宝成铁路文化资源开发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回应社会各界期待。针对宝成铁路沿线游客和研学团队等游学对象,有关部门可以面向社会征求改造建议,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第三,关照沿途村民的生活和发展需要,服务乡村振兴。铁路部门作为国家命脉,应当积极协同地方政府谋划乡村振兴,以铁路文旅带动乡村文旅的繁荣。
(三)围绕创新理念加强交通保障措施
交通保障是文旅线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宝成铁路这种线状遗产,更要做好主线和支线的交通设计。第一,解决好长距离交通工具与小交通的衔接问题。游客通过秦岭绿色小慢车、自驾或其他方式旅游时,部分路段还需要增加观光车、自行车等短途公共交通工具。第二,在沿线开展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或其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符合条件的路段设置自行车道或步行道,在合适的地段承办马拉松、自行车赛事或其他文化活动,以满足不同领域人员各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也借以宣传宝成铁路红色文化。第三,现有的部分游览设施需要加强创新改造。以灵官峡铁路体验馆的小火车体验来看,建议利用现代声光影技术,还原宝成铁路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场景,使游客在体验时产生特别的获得感。总之,地方政府和宝成铁路部门及相关方面,需要紧跟新发展阶段要求,联手打造富有新意的特色交通保障服务。
(四)提高宝成铁路资源和地方风貌特色的融合性
有关部门要加强整体规划,打造集铁路文化、历史文化、科普教育、乡村振兴于一体的综合文旅景区,以符合创新、协调等新发展理念。第一,宝成铁路融合了古蜀道、川陕公路遗址,现在该线路虽然大不如原来繁忙,但至今仍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我国工业化的历史见证。因此,可以在火车车厢内和沿途停靠站点设置一些相关历史文化方面的宣传内容,尤其是通过虚拟场景还原当时修筑铁路的历史原貌。第二,宝成铁路穿越秦岭、大巴山,贯通南北,沿途物种多样,风情各异,群众生活水平参差不同。因此,宜结合沿线地理位置、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风土人情等特点,建立综合旅游区,以增强客流,增加游客驻留时间,提高宝成铁路文化的知名度和教育实效。第三,有关方面可以在沿途打造配套的农家乐,为游客提供饮食住宿和休闲观光农业体验,从而更好地满足游客消费需求。第四,根据秦岭生物多样性特征,宜成立综合性科普馆,可以涵盖铁路技术发展区、生态治理示范区、生物多样性参观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地质地貌参观区、历史文化游览区等。
结 语
新发展阶段,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宝成铁路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展现其在新时代蕴含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锦荣,程云统:《弘扬“宝成精神” 为祖国铁路建设再立新功》,载《现代企业》,1998(10):29页。
[2]扈亚宁、赵彦卿、林子藤、余强:《工业遗产视角下铁路遗址价值与利用研究》,载《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2020(10):278页。
[3]彭星韵:《区域景观视野下宝成铁路工业遗产景观价值评价及其保护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21(5):1页。
[4]余智梅:《宝成铁路:云彩上的古道传奇》,载《国企》,2012(7):116页。
[5]李世玉:《宝成铁路四川沿线地区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23(5):2页。
[6]刘宏:《文化线路视角下宝成铁路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策略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22(5):12页。
[7]张海青、王海荣、曹象明:《我国遗产廊道研究进展》,载《城市发展研究》,2016(5):71页。
作者简介
刘艳霞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农村发展
段联合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
李 艳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