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的当代传播路径探究

2024-08-14 00:00:00王倩陈梦真
新西部 2024年7期

辽宁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本文旨在探究其当代传播路径。文章指出了辽宁红色文化资源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例如存在传播者缺位、传播媒介缺乏创新和受众媒介素养欠缺等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传播路径,如拓宽红色文化传播渠道、提高传播者从业素养、打造辽宁特色的符号内容以及提升受众红色文化认同感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辽宁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探究其当代传播路径,对于传承和弘扬辽宁红色文化,助推辽宁全面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偏差

辽宁虽然在创新红色文化传播途径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偏差,主要体现在传播者、传播渠道和受众媒介素养等方面。

(一)传播者缺位

1、传播主体缺乏主观能动性

辽宁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但部分新闻媒体和自媒体从业者,为了吸引眼球,博得关注,在信息选择上往往以夸张、猎奇的内容为主,使得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示,综合类媒体的表现尤为明显。例如,在2021年元旦就坐拥超过1000万粉丝的“沈阳新闻频道”,在其抖音账号发布的内容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寥寥无几。且视频内容大多是对网络上已有的新闻进行二次剪辑发布,虽然能够获得一定关注度,但缺乏独特性,难以让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2、传播主体与受众交互性过低

传受双方互动不足,传播者无法明确获知受众需求,难以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通过搜索“美好辽宁文旅之声”微博内容发现,该账号拥有18.7万名粉丝,但近年来每条微博的评论数几乎为零,而且缺乏粉丝互动。在过去的几年里,该账号没有回复一些粉丝的评论。此外,在研究辽宁红色文化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情况时,也发现部分账号在公众号的消息区显示“关注作者后可留言”,[2]如“辽沈晚报”,这些操作无形中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

(二)传播媒介缺乏创新性

1、新媒体技术应用不足

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过程中,部分传播者已经采用新技术手段,但仍有部分人固守传统。许多微信公众号借鉴了东北烈士纪念馆官方网站采用的VR720度全景线上展示展馆技术,采用H5排版技术进行交互式传播,极大增强了受众的信息体验感。但在辽宁省,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范围还比较小,部分媒体和传播方还没有意识到新媒体技术的重要性,[2]只是在其官方网站简单罗列了一些文物或艺术品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让受众无法身临其境地感受其独特魅力。

2、缺少“二级传播”的“意见领袖”

“二级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内容通常先由大众传媒流向舆论领袖,[2]再由这些“意见领袖”传递给其他受众。在“二级传播”中,“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辽宁在传播红色文化资源时,似乎忽略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以辽宁的雷锋纪念馆为例,尽管该纪念馆通过各种方式,如展览和讲座等,向公众传播雷锋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内涵,但这些传播方式都是单向的,缺乏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如果雷锋纪念馆能够邀请一些知名的历史学家或文化学者担任“意见领袖”,对雷锋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并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就能够极大提高受众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三)受众缺乏媒介素养

1、参与传播意识不足

老年人作为红色文化的亲历者,理应是最有感悟的一群人,他们对辽宁的革命历程也更加熟悉,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更为深刻,也更有资格向年轻一代传授红色文化的精髓。但是老年人对新媒体技术的接受和应用相对滞后,导致了其在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参与方面的乏力。而对于在新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来说,他们却没有主动应用新媒体来传播辽宁红色文化的意识。随着时间的流逝,辽沈大地所孕育的红色精神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历史符号,使年轻人难以在新时代的生活中产生共鸣和反思。[2]

2、群体泛娱乐化

群体泛娱乐化是指人们在接受新兴媒介传播的内容时,倾向于选择娱乐化、浅薄空洞的内容,以此来缓解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2]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在选择传播内容时,辽宁部分媒体缺少对红色文化这种单调乏味的主流文化的重视。一些以传播红色文化为宗旨的账号,因内容缺乏娱乐性,很难吸引到大量的粉丝。[3]而那些以娱乐化和猎奇化为主题的账号,则往往能够获得更多关注,比如前文提到的“沈阳新闻频道”。

辽宁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的提升路径

(一)拓宽红色文化传播渠道

1、丰富传播平台

在传播红色文化过程中,辽宁倾向于利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而忽略了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和快手等。由于短视频平台更具有互动性和娱乐性,辽宁可以充分利用这类软件来提高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也可以在B站发布专业的历史纪录片、红色电影等。此外,辽宁还可以在小红书发起与辽宁红色文化相关的线上活动,如话题讨论、摄影比赛、文化征文等,提高辽宁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另外,当下流行的“直播”也可以作为传播辽宁红色文化的重要渠道。利用直播平台传播红色文化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示辽宁红色文化的魅力,并通过互动和问答等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和参与。

其次,利用知乎、豆瓣这类偏重知识分享的平台,与受众互动,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在知乎、豆瓣等平台上,受众对知识和信息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传播辽宁红色文化时,需要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避免传播虚假信息或错误知识。

电视大屏也是辽宁红色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可以制作一些有关辽宁红色文化的精品节目,如纪录片、专题片、综艺节目等,通过生动的画面、感人的故事和深入的解读,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辽宁的红色文化资源。

最后,线下也有很多平台可以利用。比如地铁站附近的广告牌、公交车身、火车站候车室等,这些平台都有着非常高的曝光度。[4]可以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和人群分布,制定不同的宣传策略。

2、设计红色文化沉浸式游戏

青少年作为未来的中坚力量,为了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辽宁红色文化历史,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打造一些针对性强的传播渠道。[2]当下的年轻人,对于游戏类场景情有独钟,尤其是沉浸式游戏,比如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因此,可以将辽宁红色文化与这些游戏形式相结合,打造红色主题的沉浸式游戏。例如,可以设计以辽宁红色文化为背景的剧本杀游戏。在游戏中,青少年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革命先烈、地下党工作者等,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深入了解辽宁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涵。同时,还可以设计以辽宁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密室逃脱游戏。在游戏中,青少年需要通过寻找线索、解决谜题等方式,逐步揭开辽宁红色文化的历史谜团,了解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和英勇事迹。

(二)提高传播者从业素养

1、优化传播队伍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传播渠道多元化的时代,官方新闻媒体和自媒体人员都在传播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官方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报道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不断优化报道内容和形式。同时,自媒体人员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深入了解辽宁红色文化的历史和内涵,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2、培养传播者的责任意识

在传播辽宁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传播者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感。[2]对于传播者来说,责任感意味着他们要对自己传播的信息负责,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如果传播者传播了虚假信息、谣言或不实言论,不仅会误导受众,还会损害辽宁红色文化的形象和声誉。例如,在讲述辽宁抗日战争历史时,传播者必须要尊重历史事实,不夸大或歪曲历史。如果传播者只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或商业利益而歪曲事实,那么他们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也违背了传播辽宁红色文化的初衷。

(三)打造辽宁特色的符号内容

1、打造“红色辽宁”IP形象

在互联网时代,IP经济蓬勃发展,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头部IP、影视IP成为打造热点。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缩写,[2]常用于互联网传播中。近年来,许多省份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红色文化历史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其中,江西省通过打造“红色旅游”的IP形象,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出了如井冈山、瑞金等地的红色旅游线路等,不仅宣扬了红色文化,还推动了经济发展。辽宁可以借鉴这一成功经验,打造“红色辽宁”的IP形象。首先,辽宁可以对全省的红色文化历史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红色文化体系。然后,将红色文化体系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相结合,推出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

2、丰富红色文化“周边”

“周边”一词通常用于游戏、动漫等领域,指以游戏或动漫为基础,制作相关的玩具、饰品等产品进行销售。在本文中,“丰富红色文化周边产品”是指以辽宁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基础,[2]深度挖掘其中的历史元素、文化元素和精神元素,将其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制作出具有辽宁特色的红色文化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是文化衫、纪念品、工艺品等,能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辽宁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通过这些周边产品的传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辽宁的红色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进一步推动辽宁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5]例如,辽宁邮政此前设计发行的“雷锋在辽宁”主题系列邮品和辽沈战役纪念馆推出的纪念章书签等,都是辽宁在传播红色文化资源方面所做的努力。

(四)提高受众红色文化认同感

1、推动红色文化全民教育

目前,红色教育主要针对党员、高校学生和公职人员等群体,受众面相对较窄。为了进一步推广红色文化,还需要加强对普通群众的教育。相比于其他群体,普通群众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可能较低。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普通群众的红色教育。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向公众普及红色文化的知识和意义。另一方面,学校和社区应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和居民参观红色文化遗址和纪念馆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红色文化的魅力。

2、利用KOL话语权

辽宁红色文化的传播很少经过两级传播,通常是由媒体或政府直接将信息传递给受众,[2]传播效果不佳。因此,可以利用KOL(Key Opinion Leader)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来改善辽宁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KOL通常在某个领域或社交媒体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他们的观点和意见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因此,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KOL更好地推广辽宁的红色文化。例如,可以邀请一些旅游KOL来体验辽宁的红色旅游景点,让他们通过微博等平台,向粉丝们介绍辽宁的红色文化和历史。同时,还可以选择在辽宁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人,如演员、歌手、体育明星等,邀请他们担任红色文化大使。[6]最后,还可以与在时尚、美妆、生活方式等领域具有影响力的KOL合作,推出与辽宁红色文化相关的产品,如红色文化主题的服装、饰品、文具等。这些产品可以通过KOL的推荐和宣传,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购买,从而达到传播辽宁红色文化的目的。

结 语

辽宁在传播红色文化资源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针对已有传播基础上存在的问题,可以利用各类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进一步推动辽宁红色文化的传播,让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真正走出辽宁。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辽宁红色文化资源必将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展现出新的时代价值,成为推动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姚金梅:《媒体融合视域下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创新策略》,载《百花》,2023(4):108-111页。

[2]黄依凡:《东北红色文化历史资源的当代传播路径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3]柳鹏:《辽宁红色文化遗址资源传承与发展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4]张星慧:《锦州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5]刘耀庭主编:《辽宁地域文化通览 鞍山卷》,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6]李琳娟:《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研究》,载《出版广角》,2019(2):74-76页。

作者简介

王 倩 鲁东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思政)

陈梦真 鲁东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