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对非遗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四川非遗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现状,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更精准地审视和定位四川非遗外宣翻译人才规格,探索如何借助新文科建设的契机寻求非遗文化与外语类专业学科的多方融合,并通过丰富培养途径、创新培养模式、拓宽培养层次等路径,培养服务国家和民族发展战略的复合型、应用型非遗外宣翻译人才。
四川省作为古蜀文明的发源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现了四川省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显示,截至2023年4月,“四川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8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53项、省级1132项,认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5人、省级1062人,四川省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完善,非遗整体性保护格局已初步形成”。[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文章称“自2007年首届非遗节举办以来,成都国际非遗节已累计举办2000余场活动,邀请了9000多个非遗项目参展、600余支表演队伍参演,吸引了130多个国家(地区)和非政府组织的近6万名代表和2000多万市民游客现场参与,成为国内外积极关注的一项国际非遗盛会。”[2]截至2023年,成都已举办八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每两年一次的非遗盛会,使成都非遗节成为了沟通四川非遗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桥梁。在四川非遗逐渐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对非遗外宣领域所需要的外语人才的培养问题值得高校外语教育进行规划布局和重新思考。
四川非遗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四川省从事非遗外宣翻译的工作者主要来自各高校外语院系毕业生,对非遗文化专业知识领域掌握不够,且翻译人才的类别比较单一,多数为口笔译人员,缺乏对翻译外宣领域的写作、编辑、审校、术语专家等语言服务人才。非遗文化外宣翻译专业性人才的短缺导致目前非遗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外宣翻译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
(一)缺乏相关学科建设
目前学界对于外宣翻译的研究历史比较短,“外宣翻译边界模糊,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3]“高校对于外宣翻译的学科建设的思考还比较滞后”,[4]高校的专业翻译人才培养过于宽泛,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非遗的外宣翻译需要具有与非遗知识相关的人文素养、政治素养和翻译能力、传播能力等复合型人才, 但目前四川省所有高校的外语院系中没有专门的传统文化外宣或非遗外宣翻译学科。只有在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国学课程或实践课程中涉及少量的非遗知识。针对非遗国际化传播过程中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缺乏相关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人才梯队。
(二)缺乏跨专业跨学科融合
依托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实现校园文化与非遗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非遗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成都地区高校开展的非遗传承活动主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研培计划”外的传承活动、非遗相关讲座和课程、成都市非遗进校园教学成果展。这类活动和工作的开展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但是还缺乏非遗与学科的交叉融合,包括与外语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在非遗外宣人才的培养方面,还没有找准非遗与外语类学科特色优势的结合点。
(三)缺乏专业与行业的结合
外宣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靠课堂翻译教学不足以培养出能够胜任实际工作的优秀翻译人才。应当考虑非遗外宣行业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养需求,将翻译行业及语言服务业密切结合,用行业的需求来反哺高校教学。但现有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仍局限于传统口笔译教学,没有以行业需求为指向进行课程资源整合。同时由于目前高校能够提供给学生参加非遗国际交流活动的机会很少,非遗实践实训基地也不多,学生缺乏足够的训练时间和训练平台,导致学生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整体实践应用能力缺乏。
四川非遗外宣翻译人才培养价值
文化全球化日益突出了外宣翻译的重要地位。优秀的外宣翻译作品既可以向世界展示四川历史文化底蕴和辉煌的社会文明,推动非遗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也对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优秀的非遗外宣翻译人才能够助力四川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涵盖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巧、传统医药、民俗等领域,每一项非遗都具有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以有形和无形状态存在的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非遗文本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非遗的外宣翻译具有专业性和挑战性,对外宣翻译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具备扎实的民族文化、经济、历史等多方面综合知识以及较高的翻译实践能力,未接受过针对性训练的普通院校外语专业毕业生难以胜任。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度重视,指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5]2020年教育部全面启动新文科建设,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须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6]在提倡中国文化走出去,加强国家话语能力和语言能力的今天,培养精通语言、融通中外文化的同时又兼具行业知识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也是顺应时代的需求,更是新时代外语教育的发展方向。
四川非遗外宣翻译人才培养规格
为了适应非遗国际化推广的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对培养目标、培养理念、教学模式与人才梯队等关键问题进行提前思考和部署。首先要理清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去培养人。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简称《标准》),提出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7]在此背景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简称《指南》)提出,“努力培养具备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8]非遗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规格需要在《标准》和《指南》的要求上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进行更精准的审视和定位。
(一)以知识为基础
具备目标语言、文学和文化等基础知识,了解目标语国家的历史、民俗文化、当代社会的基本情况;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非遗文化知识储备,理解中国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差异,了解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掌握外宣翻译基本理论,熟悉非遗相关语言词汇、较熟练地运用口笔译技能与策略;掌握较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二)以能力为核心
具有良好的汉语以及目标语双语运用能力、外宣翻译能力、跨文化能力和初步的翻译研究能力;具有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善于查证、分析、判断、推理、思考、辨析的能力。
(三)以素养为关键
具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政治素养,具备基本学科素养、人文与科学素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道德品质;遵守非遗保护国际条约、遵守非遗国际交流原则、相互尊重和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知识产权、反对种族歧视;具有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
四川非遗外宣翻译人才培养路径
《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强调要“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特点,结合行业领域特定问题,促进八大学科门类特色发展”。[9]目前“非遗学这个正从多学科的交叉而构成的特色研究领域沿着独立性升级的新兴学科不能指望它像传统的基础学科一样在大学和科研院所设立独立的实体院系”,[10]高校也没有设立关于非遗外宣翻译的专业或学科,因此,对于非遗涉及经济、政治、技术、科学、艺术等诸多学科,跨文理,跨宗教、跨语言、跨文明、跨种族的特点,“新文科”倡导的这种“融合创新”便成为培养能够胜任非遗文化外宣翻译人才的契机。
(一)找准融合支点
要践行好这种“融合创新”,首先需要找准非遗文化与外语类学科知识的融合点,充分利用好各学科中的有效资源,建立起一套符合非遗规律与外语类学科特点的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融合
第一,非遗与语言基础类课程融合。语言学习是外语专业的根本。以英语专业为例,通过在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等基础课程中,适当融入非遗文化元素作为听力、阅读、写作或口语练习,以语言技能培养为依托,增加非遗相关专业知识。
第二,非遗与翻译类课程融合。在培养学生扎实翻译理论基础的同时,将非遗内容融入翻译类课程,为翻译课堂提供丰富的非遗文化翻译实例,或直接开设“非遗翻译”等特色课程,系统教授非遗外宣翻译策略,加强学生对外宣翻译工作具体内容的理解。
第三,非遗与文化类课程融合。外宣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外宣翻译人才要能够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民俗合理开展外宣翻译,对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要求都很高。外宣翻译人才培养工作要特别重视不同国家文化理念的融入,注重学生对中国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差异的深刻理解。因此在文化类课程中融合不同国家传统文化或民俗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或开设传统文化比较等选修或拓展课程,提升学生多元文化素养。
第四,非遗与文学类课程融合。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语言形式以及独特的感染力,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人民大众精神的体现。在文学类课程中适当融入非遗民间文学的重要作品,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民间文学类非遗的感染力,丰富和提升外语专业人才的文学欣赏和批评能力,还能更好地认识生活。另外,除将非遗与外语类课程知识融合之外,还应把非遗文化知识融入英语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探索将非遗知识与一些公共选修课程融合的途径和方法,除了培养翻译人才还应培养非遗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写作、术语专家、编辑出版等专业人才。
(三)教学手段融合
新文科建设提倡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实验室或者计算机辅助、语音识别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加强学生语音基本功和翻译技能训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接触到更多的教育资源的机会,延伸学习空间和时间。借助微博、微信、手机软件、虚拟仿真实验室、双语数字化平台、云技术等现代化外语教学手段和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模态传播途径,让学生在学校也能身临其境般感受非遗魅力,增强学生体验感,使学生更深入直观地了解、欣赏、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整合多方资源
新文科建设提倡聚焦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促进学界业界优势互补,加大涉外人才培养,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双协同”,完善全链条育人机制。因此通过整合多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是非遗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之一。
(五)探索协同机制
以学科及行业知识为依托的创新创业产业基地是锻炼英语专业学生服务行业及产业的创新语言能力的重要基地。[11]高校应该探索与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传习基地、非遗博览园等进行校企合作的协同机制、搭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探索学制合作模式,立足非遗对外传播需要,聘请行业导师、企业导师开设相应短期培训班或课程。
锻炼学生服务于行业以及产业的创新语言能力,学生通过在行业内部的深度学习了解行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了解非遗知识、发展趋势、国际惯例有利于树立职业目标,提升专业素养。加强学生对相关行业技术设备、前沿学术论文、产品设计理念、产品介绍等的学术语言的熟悉和使用,将语言能力与行业知识紧密融合,培养应用型非遗外宣翻译人才。同时合作平台可以检验人才培养成果从而反哺高校教学。
(六)搭建实训基地
非遗外宣人才培养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重视学生实践操作,增加国际间的学习和交流,积极扩宽学生实习渠道,并在实习过程中充分鼓励学生理论结合实际,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川作为非遗大省,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训机会和平台有很多。四川省现拥有“7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数量位居全国之首;24个(项)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23个(项)省级非遗传习基地;还有全国首个省级非遗保护中心基地、全国地方首个国家级非遗保护研究院、全国首个国际非遗博览园和全国首个区域性非遗数字博物馆以及非遗主题网站。”[12]同时在国际国内影响很大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每两年在成都举行一次。应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为学生创建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产业基地等。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通过任务分配、收集整理、查证文献、建立非遗术语库、探索非遗翻译策略等将非遗语料翻译成档,一方面能训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更能为地方非遗语料库建设贡献语料素材。
(七)设立科研平台
建立非遗翻译研究机构,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项奖励,开展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申报和参与有利于非遗保护、传承、外宣的活动、项目、课题研究或跨学科融合创新课题,并向学生提供科研信息资源、高校内部科研团队智力支持、外部行业专家智力支持以及企业技术支持等。在基于特定课题进行研究时,学生可以利用多学科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或开设相应的非遗文化对外传播研讨会,吸引学生对非遗文化外译进行研究和关注,同时设立相应的人才培养交换项目或出国计划,鼓励译者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为实践者和研究者搭建平台。
(八)丰富培养途径
除此之外,培养非遗外宣翻译人才还可以通过举办以非遗知识为主题的科普讲坛、学术讲座,搭建非遗外宣工作坊,成立非遗社团, 暑期非遗基地社会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承担和参与有利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活动、项目、课题研究等。或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写作、口笔译、演讲、辩论、文化知识竞赛,吸引对非遗文化和翻译感兴趣并具有相关学科知识的实践者参与非遗文化外译的事业中来,以赛促学。
(九)拓宽培养层次
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我国传播战略,要求构建多维、立体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在理论、战略、实践等方面对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升维。[13]因此为了保障非遗文化国际传播事业的多元人才需求,高校可以在横向纵向拓宽培养层次,构建覆盖本、硕、博的人才培养体系,做好应用型、管理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分类培养。分别在本、硕、博阶段合理将非遗文化融入培养方案。本科阶段重视非遗文化的基础知识储备、跨文化沟通技巧和外宣翻译基本理论、口笔译技巧策略等。硕士阶段注重非遗文化全方位知识体系构建和娴熟专业的口笔译技巧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博士阶段注重跨学科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引导学生致力于创新国际传播的研究范式,构建国际传播的学术话语体系。只有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才能满足非遗国际传播的战略需要。
结 论
针对目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现状以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走出去的需要,高校应当借助新文科建设的契机,遵循新文科建设的目标和理念,利用好四川非遗大省平台和资源,将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结合行业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合理将非遗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产学研用育人模式,培养服务国家和民族发展战略的复合型、应用型非遗外宣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3298/13299/2023/4/12/4ec2a40354ec42a6851cbbd9
9f84734d.shtml,2023-04-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http://www.scio.gov.cn/xwfb/bwxwfb/gbwfbh/whhlyb/202309/t20230922_770734.html,2023-09-20。
[3]司炳月、吕飞、莎刘鸣:《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宣翻译动态分析》,载《东北亚外语研究》,2017(4):86-93页。
[4]朱义华、张健:《学科视野下的外宣翻译之“名”与“实”探究》,载《上海翻译》,2021(5):34-38页。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8页。
[6][9]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宣言》,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2020-11-03。
[7]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2页。
[8]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XIX页。
[10]高丙中:《非遗学的建设与新文科的探索》,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4):6-11页。
[11]胡伟华、张睿:《新文科背景下特色工科院校学科交叉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纺织服装类特色工科院校为例》,载《中国外语》,2022(5):18-23页。
[12]刘平:《非遗保护的四川路径》,载《上海经济》,2015(11):51-56页。
[13]胡芳、田香凝:《面向国家战略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载《现代出版》,2022(2):41-47页。
作者简介
张 瑜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