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角下海盐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研究

2024-08-14 00:00:00于利
新西部 2024年7期

盐城地名、盐民风俗、盐民谚语等折射出历史悠久的海盐文化。海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宝贵的精神力量。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全面做好海盐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推进海盐文化与文旅融合、与文创产品结合、与康养契合、与数字化发展联合,成为推进海盐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动能。

千年盐城,因盐而生,因盐而兴。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盐城一直是两淮海盐的生产中心,这里的一切都打上“盐”的烙印,散发着浓郁的“盐卤”味。盐城地名、盐民风俗、盐民谚语这些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符号”,是盐城珍贵的文化记忆,彰显着海盐文化丰厚的历史底蕴。

历史悠久的盐城海盐文化

(一)盐城地名

盐城,因“盐”得名。如今,盐城的地名中仍保留“灶”“场”“仓”“滩”“垛”“团”“圩”“荡”“丿”等与盐业生产、盐业管理相关的名称。白驹、草堰、富安、丁溪、东台、安丰等集镇在历史上是远近闻名的盐场,各盐场为了运盐方便,兴修水利,开河修堤,串通各个盐场,串场河也因此成为盐城的“母亲河”。

地名是海盐文化鲜活的地域符号,也是研究海盐文化的活化石。“灶”是灶民煎盐的工具,明清时,“灶”是盐区基本的生产单位,盐民也被称为“灶户”。盐城境内以“灶”命名的乡镇有头灶、三灶、四灶、六灶、包灶、张灶、沈灶等。“团”是盐的生产组织形式,为防止百姓私自煎盐而“聚团煎烧”,以便相互监督。盐城境内以“团”命名的地名主要分布在东台和大丰,如东台的中心团、杨家团、正团、新团等,大丰的东团、西团、南团、北团等。“丿”是盐民煮盐的重要生产工具。因操作方便,省草省时,“丿”在两淮地区得以普遍使用。如今,盐城地名中含有“丿”的乡镇有曹丿、华丿、陈丿、潘丿等。此外,还有一些自然村落也是以“丿”命名。

(二)盐民风俗

盐民风俗深刻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盐民风俗传承了中华民族不畏艰辛、勇于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塑造了盐民豁达豪爽、团结协作的生活态度。盐民在与自然和命运的抗争中,孕育出独特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盐城海盐文化的生动写照。

祭盐婆、祭盐宗、晒龙盐等风俗一直流传至今。盐民风俗反映了盐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盐民淳朴的民风。祭盐婆:相传农历三月三是盐婆的生日,这一天也成为盐民祈福保佑全年好收成的日子。如今,人们供奉盐婆的画像,祈求盐婆保佑家人健康平安。祭盐宗:相传夙沙氏、胶鬲、管仲分别被认为是产盐、贩盐及管盐的始祖,故盐商们对三位盐宗进行祭拜,祈求盐业兴旺,生活富足。晒龙盐:相传农历六月初六是东海龙王的生日,这一天,龙王下令让虾兵蟹将把海水整理干净。用这一天的海水煎的盐洁白精细,腌腥不臭,腌菜不苦,做汤味鲜。此事传到民间,盐民也赶在这一天晒盐,俗称“晒龙盐”。盐民将“龙盐”珍藏起来,除自用外,还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

(三)盐民谚语

盐民谚语是盐民生产智慧和生活经验的结晶,也是盐民生产生活的真实记载,是海盐生产的历史见证。在盐民谚语中,有的反映了盐民高温煎盐的艰苦,如“谁识盐丁苦,年年六月中”;有的反映了盐民穷苦的生活,如“烧盐的,熄火穷,没得住,蹲草棚。穷扫盐,急扫硝,盐民吃的草和糠。又晒灰,又煎熬,裤头没得第二条”;有的反映了盐民的勤劳和坚韧精神,如“春打‘五九’尾,盐民做得像个鬼。春打‘六九’头,盐民力气大似牛”;有的反映了当地气候、物候的变化,如“河里鱼打花,天上有雨下”“东南雨上不来,上来漫锅台”等。这些谚语对盐业生产和当地人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吴嘉纪、施耐庵、晏殊等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反映盐民生产、生活的文学作品,描述了盐民艰辛的劳动环境、困苦的生活以及盐民的心声,这些作品是海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盐城海盐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海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基本、最深沉的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就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与创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繁荣为支撑。文化的繁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持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的精神伟力。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地域性更能打动人心,更能凝心聚力,激发地方发展的活力。海盐文化是盐城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塑造了极具盐城特色的城脉、学脉和文脉,形成了淮剧、民俗、杂技等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并为盐城城市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更为深刻、更为持久的精神力量。

(二)海盐文化孕育独特的城市精神

海盐文化是盐城城市精神的根和魂,是盐民在与自然和命运的抗争中,孕育出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民俗民风的生动写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海盐文化孕育着盐城人独特的精气神。盐城的城市精神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精神不仅在历史上激励着盐城人民不断奋斗、自强不息,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盐城境内的串场河、范公堤等历史遗址遗迹都在讲述着盐民生产盐、运输盐、销售盐的精彩故事。

千百年来,在生产盐、制造盐、运输盐、销售盐的过程中,盐城人形成了坚韧不拔、团结协作、自强不息、海纳百川的精神气概。从盐城的历史传统、民风民俗等方面来看,艰苦奋斗是盐城城市精神的文化底色,盐民们被编入“灶籍”,长期靠生产海盐维持生计,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环境无比艰辛。恶劣的生存环境、艰辛的熬卤煮盐淬炼了盐民们刚毅不屈、不畏艰险、埋头苦干、负重前行的意志。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没有因东海的潮起潮落而消蚀,也没有因岁月的蹉跎而消逝,反而经过历史的沉淀为底蕴丰厚的城市精神。今天,盐城人民倡导的“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的盐城精神,是历代盐民精神品质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三)海盐文化蕴涵丰厚的旅游资源

为弘扬和传承海盐文化,盐城市建设了由中国海盐博物馆、盐镇水街、盐渎古镇、珠溪古镇、潮间带艺术村等组成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生动再现了盐政管理的悠久历史,再现了盐民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再现了盐城历史上盐商云集、经久不息的繁华集市。据史料记载,“盐人临街泊舟,水街富商云集,店铺林立,灯红酒绿”。盐城水街是中国海盐业发展的历史缩影,蕴含盐业发展史的历史底蕴,是盐城现代旅游的“打卡点”。

以海盐为主线,以文化为灵魂,坚持生态旅游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理念,盐城市持续利用海盐文化资源优势,还“盐”于城,打造盐城旅游业新优势、新业态。在盐城,游客可以游览底蕴厚重的古建筑,参观盐政衙门、盐商会馆、盐宗祠等建筑,还可以徜徉在中国海盐博物馆了解盐业发展史,也可以穿梭于盐镇水街、盐渎古镇、珠溪古镇感受浓厚的海盐文化。漫步历史长河中,感悟自然之美、历史之韵、文化之光、人文之情。

(四)海盐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

文以化人,以文育人。海盐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海盐文化包含了盐业生产技术、盐业历史、盐业人物等方面,孕育了盐民独特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盐城地方高校通过挖掘海盐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感悟海盐文化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

海盐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体系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海盐文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海盐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海盐文化丰富了劳动教育的教学资源。深入挖掘海盐文化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开设手工劳动课,介绍海盐的历史、海盐文化的精神内涵,体验盐生产过程之艰辛、制作盐文创产品之乐趣,亲身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珍惜劳动成果,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价值观。

文旅融合视角下盐城海盐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路径

海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承载着盐城地域的集体记忆、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要挖掘海盐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海盐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海盐精神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激活海盐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一)海盐文化与文旅相融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是近年来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海盐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有着广阔的发展机遇。盐城文旅融合让我们感受盐城内涵发展之壮阔、历史文化之厚重,在“行万里路”中开阔眼界,在感悟“海盐文化”中收获精神成长。新形势下,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推进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打造高品质文旅产品、文旅服务、文旅项目,让沉甸甸的历史文化“活”起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旅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传承好发展好海盐文化,推动盐城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发展古镇旅游对于盐城而言意义重大。它不仅为当地带来旅游收入,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更满足了游客的旅游度假需求,为游客提供了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净土。古镇旅游的发展还为古镇历史文化的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盐城应充分利用其古镇资源,不断挖掘和发扬古镇的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海盐文化与文创产品的开发

文化创意产业日益兴盛。海盐文化与文创产品相结合,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创产品为海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海盐文化拥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魅力,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海盐文化,设计开发具有盐城特色的文创产品。以盐城的海盐文化为IP,设计开发与海盐相关的文创产品,如“盐雕”“盐小勺”“潮汐树”等系列产品。数字化时代,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将盐城的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和游客,数字化活态传承海盐文化。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通过举办海盐文化活动、海盐文化展览和演出等方式,向公众展示盐城海盐文化的魅力。此外,加强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建设,建立文创产品的销售网络,如打造“礼遇盐城”文创旗舰店、“燕舞商城”网上文创店等,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推广盐城海盐文化产品。

(三)海盐文化与康养相结合

康养旅游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和美容的关注度持续增加,康养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景象。康养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旨在为人们提供健康、养生、舒适的生活环境,海盐文化则为康养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资源。海盐文化与康养产业的融合将带来全新的健康生活体验,使得海盐文化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海盐被视为一种天然的疗养资源,具有舒缓身心、促进健康的功效。依托丰富的海盐文化资源,发展海盐文化与康养产业的融合,市场前景广阔,促进健康、推动旅游业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和人文价值的全面提升。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推动了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海盐文化与康养的融合是将海盐文化与健康养生理念相结合,综合考量自然、健康与文化的关系,从健康食品、康养旅游、康养美容等方面,运用自然、健康的方式来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吸引人们追求身心健康和自然平衡的生活方式。

康养活动与海盐文化融合的具体路径有海盐疗养、海盐文化活动、海盐康养设计等。海盐被视为一种天然的疗养资源,具有舒缓身心、促进健康的功效。通过海盐浴、海盐石疗等海盐疗养体验,人们可以感受到海盐对皮肤和身体的益处,促进身体的平衡和健康。结合海风和海浪的元素,将海盐文化融入瑜伽、冥想、健身、心理咨询等活动,为顾客提供身心愉悦的康养体验。总之,海盐文化与康养融合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体验,吸引人们追求身心健康和自然平衡的生活方式。

(四)海盐文化的数字化发展

以数字化赋能盐城文旅业高质量发展,趋势所向,潜力无限。随着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数字化已成为很多文旅项目创新产品、优化体验的重要方式,人们期待通过多种方式体验旅游地的地方文化、风土人情。

海盐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海盐文化数字化发展迈上新台阶。通过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运用更新颖、更吸引人的数字形象推动海盐文化形象深入人心。借助抖音、哔哩哔哩、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介绍海盐文化、宣传海盐文化,让海盐文化在网络生态中不断“出圈”。海盐文化的数字化发展不仅可以更广泛、更有效的传播海盐文化,还为古老的海盐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开发更多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融合传统的神秘与时代的魅力,以数字化手段推动盐城文旅融合发展,对于讲好盐城故事,展现厚德盐城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盐城县地名委员会:《江苏省盐城县地名录》,盐城:内部资料,1983:5-11页。

[2]盐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盐城市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35页。

[3]陈红红:《盐城海盐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93-107页。

[4]于海根:《中国海盐文化与盐城城市精神》,载《盐业史研究》,2009(1):46-48页。

作者简介

于 利 盐城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