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历经两千多年的冲刷与沉积,逐渐由一片滩涂地变成面积达90多平方千米的岛屿。海丝文化、商贸文化、水乡文化等珠江沿岸历史文化极具代表性与特色。海珠区对这些历史文化保护做出了不少贡献,然而还存在保护意识参差不齐、活化利用同质化严重、整体性保护策略缺乏等问题,亟须加强活化保护意识、深挖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多元保护策略,以更好保护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助力新时代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概述
广州是一座沿珠江生长的城市,而海珠是一座被珠江环绕的岛屿。珠江水在承载了两千两百多年广州城建史的同时,也见证了海珠这座小岛的发展史。“十四五”时期,广州提出全力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度挖掘其历史文化,打造广州历史文化的传承地之一。
广州市海珠区,古称“江南州”(许是意指江之南),[1]但更为人熟知的称呼是“河南”。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提到,“广州南岸有大州,周回五六十里,江水四环,名‘河南’。”[2]现今,被称为海珠,则是因海珠石。海珠石是“广珠三石”之一,在宋代,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珠海晴澜”。1960年8月,“河南区”正式改名为海珠区,取“海上明珠”之意。
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沿岸共有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个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8个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46个区不可移动文物;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名录见表1)。《广州市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建设规划(草案)》,提出“建立‘古代、近代、现代’三级资源库,集中凸显滨江岭南水乡、工业遗产、近代城市3种风貌带……建设9条‘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串联展现最能体现‘广州味道’的特色历史资源。”[3]涉及海珠区的,有大沙头-二沙岛-新河浦近代城市带、广州东部工业带、黄埔古港-后航道水乡、后航道工业遗产带。
海珠区历史文化资源多与近现代宗祠、商贸相关,地理位置分布基本集中在海珠区东西两侧(如图1所示)。这些特点与海珠区自身历史密切相关。海珠区北岸是珠江主航道,船只进入广州都需经过此处。自古以来,海珠区东部是进入广州的重要门户,清朝甚至在此建立海关部门对外来船只进行检查。近代,十三行是广州商贸文化发展的代表地之一,海珠区西部位于十三行对岸,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此地的繁华。海珠区南岸是珠江后航道,来往船只较少,没有受到浓厚商贸气息的感染,人们仍保留传统的耕作习惯,保留了水乡文化气息。航道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差异,造就了海珠区珠江南北两岸历史文化不一。
数量与种类繁多的珠江沿岸历史文化极具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历史价值上,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海珠不同历史期间留下的精粹,共同撰写了一部异彩纷呈的海珠史。在艺术价值上,无论是传统岭南建筑、近代骑楼,还是各种手工技艺(如广州剪纸、马面裙制作技艺等),都蕴含着丰富多样的艺术元素,为现代海珠乃至广州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不竭灵感。在社会价值上,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涵盖了衣食住行等方面,活化利用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打造历史街区、弘扬非遗文化,适当引入商业模式,开发新文化产品,增加文化附加值,能为海珠区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的优秀案例
广州市海珠区一直重视珠江沿岸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不乏成功案例,如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太古仓码头、黄埔村、小洲村等,体现了海珠区为保护珠江沿岸历史文化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一)历史街区改造的模范——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
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西侧,街区内有海幢寺、潘家大院等历史建筑,见证了近代以来广州商贸的繁荣与发展。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历经了两次改造:第一次改造在2006年,然而在“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改造思路下,仍拆除了部分街区建筑,破坏了历史街区风貌;第二次改造在2016年,为吸取第一次改造经验与教训,政府颁发了《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以活化利用好街区历史文化。[4]2024年,在“政府引导+社会化运营”模式下,重新开放双清楼,建设“双清”广场,在整治提升周边环境的同时,共享历史文化盛宴。如今,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提升了本地居民生活幸福感,而且使得街区文化在地化,增强了街区历史文化认同感。
(二)商贸文化延续的样板——太古仓码头
1904年,英国太古洋行在海珠建设太古仓码头,主要运营广州往返上海、香港等航线。1953年,太古仓码头交由广州港务管理局经营,成为对外开放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但随着现代航运业与城市的发展,太古仓码头在2007年正式告别作为码头装卸的历史舞台。现今,太古仓仍保留着3座码头栈桥、7座仓库建筑和1座水塔。为延续昔日太古仓码头的繁华,海珠区“十四五”规划把太古仓的更新改造列为支柱产业重点项目。2022年太古仓更新改造项目正式动工,并在2024年结束。此次更新改造,深耕码头历史文化,融合现代商业气息,把太古仓打造成“集文化创意、展贸、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传承地与品质商圈体验地”。[5]太古仓更新改造,适应了海珠区西部建设“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的需求,培育了新消费热点,为文旅融合赋新能。
(三)水乡文化保护的典范——小洲村
小洲村位于海珠区东南部,已有超过七百年历史。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岭南水乡村落建筑。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吸引了著名画家关山月等前来组建艺术村。然而,随着城市发展,村内新式建筑不断拔地而起,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建筑闲置老化,传统民俗文化式微。因此,2008年出台相关政策,“开发小洲村,推动生态环境整治、历史文化保护,意在打造岭南古村落文化旅游的典范”。[6]通过系列环境整治行动与历史文化保护举措,小洲村生态环境好转;同时,加强了本土历史文化保护,重视文旅资源开发利用。小洲村的更新改造保留了岭南水乡原貌,传承了传统水乡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艺术家进行参观、创作。
(四)海丝文化传承的范例——黄埔古港与黄埔村
黄埔古港与黄埔村位于海珠区东部,是广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南宋时,黄埔村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清朝在黄埔村设置粤海关管理对外贸易。黄埔古港与黄埔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千多年的黄埔村,与兴盛了200多年的黄埔古港,共同记载了广州对外贸易发展史。2009年,黄埔古港与黄埔村的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在“修旧如旧,保护提升”原则下,通过“微改造”“微更新”“微手段”等举措,完成环境升级改造工程,建成黄埔古港古村历史文化景区。[7]近年来,黄埔村注重盘活闲置古建筑,如将童子书局改造成新型文化空间,将紫霞居打造成岭南箫笛文化艺术空间,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推动了村内产业升级。
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的困境
广州市海珠区对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做出了不少努力,也为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保护意识上,存在明显差异。如上述案例所列举的南华西历史文化街区、太古仓码头、小洲村、黄埔古港和黄埔村,都非常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但是其他地方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相对较弱。例如,海珠南部的沥滘村、仑头村、官洲村、土华村,有着大大小小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然而不是老化闲置,就是被出租用作仓库,没有很好地保护历史文物。
其次,在活化利用上,同质化较为严重。“招募开发商,打造成景区”模式,导致了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活化利用过程中,忽略了本地特色,与其他历史文化没有明显区别。例如,小洲村作为水乡文化保护典范,村内商业化氛围浓厚,忽视了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弘扬;黄埔村近年来成功吸引众多旅客与投资人,但未完全展现海丝文化因素,让游人忽略其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
最后,在保护策略上,缺乏整体性保护思路。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相关政策有待出台。在历史文化保护上,提出了“修旧如旧”“保护提升”“政府引导+社会化运营”等原则,但都仅仅针对单个历史文化,并没有从整体层面为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擘画一幅蓝图,众多珠江沿岸历史文化并没有采取有效行动进行保护。
广州市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的对策
“十四五”时期,是广州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带来新机遇。在新起点上,对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提出新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159943590fc03186246db68833a68b71f71dc91c70267df20e6d48a3b3a2d088强活化保护意识、探索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采取多元保护策略,以期保护好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为新时代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第一,加强活化保护意识。对珠江沿岸历史文化的保护,不能仅仅着眼于海珠区东西部,要把目光放在被忽视的地方。对目前还没有采取行动的地方,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宣传,增强当地人保护意识,让人人意识到保护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同时,适时制定珠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政策,运用制度为历史文化保护保驾护航。
第二,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为避免活力利用同质化,要大力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重点突出地理位置因素——珠江。因珠江沿岸,诞生了一个个独特的岭南水乡与村落;因珠江沿岸,产生了一个个对外贸易古港与码头;因珠江沿岸,建造了一栋栋见证近代广州的骑楼……这些丰富的历史因子,共同组建了绚烂多彩的海珠史。此外,对社会运营的介入要适量与适度,商业开发不可背离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与保护。
第三,运用多元保护策略。学习不同优秀历史文化保护策略,制定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整体性保护策略。海珠区珠江沿岸历史文化拥有不少同类型文化资源,如位于海珠东部的海丝文化、南部的水乡文化、西部的商贸文化、北部的红色文化。整合同类型文化资源,打造四大文化带(海丝文化带、水乡文化带、商贸文化带、红色文化带),凸显珠江沿岸历史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罗国雄:《广州海珠史话》,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9页。
[2]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42页。
[3]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建设规划(草案)》,2022。
[4]吕恒:《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模式研究——以广州南华西街与恩宁路为例》,载《住宅与房地产》,2022(16):11-13页。
[5]龙巍、张植凡、刘知微:《太古仓码头的前世今生》,载《中国水运报》,2022-04-10(004)。
[6]吴开军、卜晓薇:《古村落旅游“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与优化研究——以广州小洲村为例》,载《旅游导刊》,2021(2):66-81页。
[7]毕嘉琪、王涵琦、王子衿:《黄埔古村再续芳华》,载《南方日报》,2023-04-23(A08)。
作者简介
梁婉婷 广东培正学院科研处职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博物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