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数学思维;实践研究
数学思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思维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素养教育理念的推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愈发受到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导致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不足。为破解这一难题,笔者尝试利用单元整体教学这一有效载体,探索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教师立足教学单元,系统研究教材,统筹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开展整体化教学的模式。它强调从单元整体的高度,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优化教学流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实践表明,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加强教学的系统性与条理性,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单元整体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具有重要价值。
数学教材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要充分解读教材,分析教材脉络,挖掘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单元时,教师要梳理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联系,加强对比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数的整体认识,培养整体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主阵地。教师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设计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操作探究、归纳总结面积计算方法,利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学习反思是深化思维的关键环节。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梳理知识要点,加深对数学概念、原理及其内在联系的理解;引导学生总结方法策略,评价学习得失,提炼学习经验。如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宏观把握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概括解题思路和方法,内化为解决问题的模式。这有助于学生实现思维的提升,推动认知发展。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要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现实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素材,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在“统计与可能性”单元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活调查,如调研班级学生身高分布等,在实践中领悟统计思想,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拓展应用思维。
笔者在教学中,重视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一是深度备课,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优化教学流程;二是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数学思维;三是关注学生反思,引导学生评价反思,提炼学习方法,提升思维水平;四是注重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将数学思维迁移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中,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理念、内容、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创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立足教育实际,深入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索,不断提升育人实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俞建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与研究,2021(5):62-64.
[3]杜杰.关于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教育,2021(7):39-42.
[4]王晓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教育学文摘,2021(2):51-53.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东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