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第一次读到这句诗时,我对它的创作背景并不了解。在翻阅了许多书籍后,我仍无法想象出这句诗中所描写的画面。直到在小翎文学坊2024年春季研学“小眼睛看大文化”活动中,我走进广州艺术博物院,在博物院一楼的“塔高水长——中国美术馆藏美术精品展之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展馆中看到了《长征组雕》,我才终于明白了这句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2024年2月24日上午,在小翎文学坊的组织下,我来到了广州艺术博物院。这座博物院整体以“水中盛放的英雄花”为主题,里面收藏了许多艺术珍品。
在参观完博物院二楼的历代中国画展后,我来到了一楼,走进了那个巨大的雕塑展馆。当我看到里面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雕像时,我仿佛进入了一道传送门,让我穿越回了那个浴血奋战的革命年代。这组雕像名为《长征组雕》,主创是吴为山老师。在众多雕像中,我一眼就看到了红军爬雪山的场景——他们努力向前走,步履不停。我仿佛也来到了那座雪山,看到了白雪皑皑、冰雪漫天的景象。在众多红军中,我认出了“开心果”——那个身穿背心的女红军,我仿佛听到了她动听的歌声,让人感到心情愉悦。这是我以前读过的长征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她叫张爱红,因为当时年纪小,还不满12岁,所以被红军亲切地称为“红孩子”。我正想多看看那位美丽的小姑娘,一眨眼,我又回到了展馆中。我从《十送红军》开始慢慢参观,看到《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在参观完整个《长征组雕》后,藏在我心中的问题也有了答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一道道难关面前,红军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勇往直前、排除万难,并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我忽然想到,人生不也是一场“长征”吗?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从小升初,到中考,再到高考……在我们面前也有一座座“雪山”,一片片“草地”等我们去跨越,我们要有红军长征的精神,不惧困难,勇于挑战,将长征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责编:黄嘉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