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广东清远龙坪。说起龙坪,很多人都知道龙坪圩有一个大大的水井——鲤鱼岩。说是水井,其实它是地下水涌出后,在低洼的地面聚集形成的一大片水域。
鲤鱼岩是龙坪村居民的骄傲和自豪!妈妈是地理教师,她说龙坪是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缺乏,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鲤鱼岩就是龙坪人的“母亲”,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龙坪人,灌溉了龙坪圩及其周围几个村落的农田。
听爷爷奶奶说,以前鲤鱼岩清澈见底,出水量非常大,是龙坪人洗菜、做饭的主要水源,是孩子们抓鱼摸虾、游泳纳凉的乐园,也是村民们洗衣服的好地方。奶奶一遍遍地向我们描述,以前还没有洗衣机,只要把被子蚊帐放进水里,滔滔的流水就可以把被子蚊帐冲刷、洗涤干净。爷爷奶奶还说,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鲤鱼岩边上的房子越建越多,它的多个出水口被填埋,周围还被围起来建了好几个鱼塘。由于出水量减少,水流变慢,鲤鱼岩的水质开始变差,水面上经常漂浮着水草、塑料瓶、纸盒、菜叶、旧衣服……什么垃圾都有,气味也越来越难闻,孩子们再也不敢下水玩耍了。
近年来,鲤鱼岩变了一个样:春天,碧绿的水里漂动着水草,小鱼淘气地吐出一个个又大又圆的泡泡;边上的老榕树上,嫩绿的叶子随风摇晃,一条条榕树根翩翩起舞。夏天,一群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在水里嬉戏打闹,抓鱼摸虾;老榕树下是村民们避暑纳凉,聊家长里短的好去处。秋天,老榕树的叶子一片片地飘落在水面上,把鲤鱼岩变成了一块金黄色的地毯,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冬天,风吹过水面,水面掀起一圈圈波澜,成群的小鸟聚集在岸边,有的掠过水面,有的冲进水里,有的飞上蓝天……
我好奇地问爸爸:“那为什么现在的水那么清澈呢?”爸爸在政府部门工作,他说:“因为有了河长制,现在的水才会变得这么干净。”“河长制?是什么来的呀?”我又问道。“河长制,就是在江河水域设立‘河长’,由河长对其责任水域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等工作予以监督和协调的机制。”爸爸告诉我,现在政府安排村干部或镇干部在鲤鱼岩边巡逻,遇到有破坏水资源的行为及时制止、教育、纠正。村里还安排了专人负责对水里的水草、漂浮的垃圾进行打捞。
暑假,我回老家玩时还遇见有工作人员上门向广大村民宣传河长制工作,并派发关于保护鲤鱼岩的传单。街道上挂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展河湖清四乱,打好河湖管理攻坚战”“幸福生活靠奋斗,美丽河湖靠呵护”等横幅,鲤鱼岩边上立着河长制的公示牌和“保护水源”“注意安全”等警示牌。此外,村里还将鲤鱼岩划分成了几个区域:水源区、洗菜区、洗衣区。现在,大家都很自觉地保持水源的干净卫生,学会按需用水了。
鲤鱼岩承载着我美好的童年回忆,我真希望这里的水能一直保持干净清澈,成为一代代龙坪人的骄傲!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有了水,我们的星球才有了蔚蓝;有了水,世界才有了盎然的生机。让我们大声呼吁:保护水源,人人有责!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绿水青山,共建美好家园!
指导老师:何雪梅/责编:黄嘉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