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旅”光荣传统,涵育新时代“小好汉”

2024-08-12 00:00:00王正祥薛士义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4年6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新时代

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是一所推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实验学校,也是少年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的母校。为充分挖掘“新安旅行团”宝贵的红色育人资源,学校以课程化方式整合教育资源,通过课程浸润、多元体验、创新实践等途径,用“新安旅行团”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成长为新时代“小好汉”。

【关键词】“新安旅行团”;红色文化;新时代“小好汉”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24-0029-03

【作者简介】1.王正祥,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江苏淮安,223200)副校长,一级教师,淮安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2.薛士义,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江苏淮安,223200)德育处主任,一级教师。

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以下简称“新安小学”)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9年创办的一所推行其生活教育思想的实验学校。1935年10月10日,学校第二任校长汪达之带领14名学生组成闻名中外的“新安旅行团”(以下简称“新旅”)。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新旅”不怕艰苦,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抗日救亡,宣传党的主张,展现了爱国奋进的精神风貌,谱写了少年儿童革命史上的壮丽篇章。为了更好地发挥“新旅”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学校构建课程浸润、多元体验、创新实践的育人路径,努力培育爱党爱国、自主自立、创新实践、奉献担当的新时代“小好汉”。

一、课程浸润:在实境课堂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菊蕊飘香的九月,新安小学的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新旅”历史纪念馆,他们在这里聆听开学第一课,开启成长之旅。

在“新旅”路线图前,身着整洁校服、佩戴鲜艳红领巾的“小讲解员”正在为同学们讲述“新旅”历时17年,途经全国22个省市,行程5万余里的伟大壮举。在斑驳的照片前,“小讲解员”讲述了“新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宣传抗日主张、写标语绘壁画、开展岩洞教育等抗日救亡的英勇事迹。在珍贵的实物前,“小讲解员”介绍了“新旅”编辑出版的抗日刊物,以及带有“社会即学校”字样的、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的团旗。看着一张张承载厚重历史的照片,听着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故事,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对“新旅”有了更真切的认识,被“新旅”前辈们“人小志气大,爱国走天下”的革命情怀深深打动,一颗颗红色的种子悄悄地种在学生的心田。

多年来,学校紧紧依托“新旅”历史纪念馆这一生动而独特的实境课堂,用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新旅”的光辉事迹涵养学生的品格,坚持开展“我当义务小讲解”“我做‘新旅’小导游”等活动,逐渐形成了“人人知‘新旅’先辈,人人讲红色故事,人人传革命精神”的浓厚氛围。三(10)中队的小涵同学说:“当上小讲解员,我感到无比光荣。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是‘新旅’精神给了我勇气和信心,培养了我坚强的意志。”

学校实施课程浸润行动,把爱党爱国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在语文课本的爱国名篇中,在美术课上的英雄图谱中,在科学课上的中国辉煌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砥砺学生的强国之志,实践学生的报国之行。

二、多元体验:在观唱讲演中培养自主自立品格

学校成立“新安少儿艺术团”,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参加。“新安少儿艺术团”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合作排演了儿童剧《新安旅行团》,在省内外巡演,反响热烈。小演员们沉浸式体验“新旅”当年走过的艰辛路程,用戏剧表演的方式展现了“新旅”光荣传统。他们在“新旅”的故事里穿行,接受“新旅”文化的浸润、洗礼,身上的稚气渐渐褪去。回想当年的“新旅”前辈,一路上风餐露宿、忍饥耐寒,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在抗日烽烟中励志成长,他们备受鼓舞。

又到一地巡演了,艺术团的学生拉着行李箱,排着队形,有序进入客房。他们早已适应了这样的集体生活:来到客房,他们熟练地打开行李箱,整理用品;就餐时,他们排队打餐,文明就餐;遇到难题时,他们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历练成一个个“小好汉”。参演活动中,学生学习当年的“新旅”前辈,当“轮值主席”,实行自我管理,逐渐成为一个纪律严明、组织有序、文明民主的和谐团体。打扫卫生的阿姨在整理他们的房间时总会夸赞:“新安小学学生的房间真整洁,都不用我们干了!”

在儿童剧《新安旅行团》中,扮演童年时期陈默这一角色的是小豪。他刚参演时还是一个爱哭鼻子的小男孩,在两个多月的辛苦排练、试演中,他逐渐长大。正式表演时,当他在舞台上声嘶力竭地呼喊着“爸爸……爸爸……”台下观众潸然泪下。导演开玩笑说:“小豪,你不哭鼻子了,可你把哭传给了别人。”他害羞地说道:“当年‘新旅’团员训练不怕苦,学习不怕累,挑战不怕难,我也要向他们学习!”

这一群纯真的学生完全本色出演,记台词成了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小演员小许就因此而苦恼过。他刚开始背台词像背书一样,毫无情感。后来,他想了一招——对着镜子练,努力让每一个细节达到完美,让每一句台词饱含感情。经历反复排练、走台、对词,小许终于把最好的状态表现出来了。学生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学会了自主自立、奉献担当,他们像“新旅”前辈那样学习生活、做人、做事。

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体验。学校开展了“新旅故事大家讲”“新旅歌曲大家唱”“新旅事迹大家演”等活动,师生自编自演《一群小好汉》《燃烧的信念》等“新旅”题材的情景剧。学生在多维活动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锤炼本领,培养了自主自立的品格。

三、创新实践:在访学游学中弘扬奉献担当精神

为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小好汉重走新旅路”“寻访新旅老团员”“寻访航空航天科技馆”“童眼看家乡”等实践研学活动。

“小好汉重走新旅路”红色寻访团一行20余人来到活动的第二站——南京。他们冒雨来到江苏省军区南京离职干部休养所,看望“新旅”老团员——油画家陈其爷爷。陈爷爷见到这群“小好汉”十分激动。“陈爷爷,您为什么要加入‘新安旅行团’呢?”“您在‘新安旅行团’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您那时候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一连串的问题把陈爷爷的思绪拉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如数家珍般地将自己当年与“新旅”的故事娓娓道来:“我15岁就参军,16岁有幸加入‘新安旅行团’,虽然只待了3个月,但那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记忆……”听完陈爷爷的故事,寻访团副团长小研心潮澎湃:“陈爷爷原来是孤儿,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下成为一位文艺战士。我也想成为像他那样的人,用自己的爱好与特长报效祖国,长大后成为一名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寻访,学生沿着“新旅”的足迹,走过镇江、南京以及安徽歙县等地,一路风景一路歌,感受“新旅”当年辉煌的旅程,学习他们坚毅的品格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在多维滚环航天训练模拟器前,学生纷纷举起手:“老师,我想坐上去试一试。”这是学校在江苏省淮阴中学航空航天科技体验馆开展的实践活动。在卫星绕地飞行的模拟装置前,孙老师向学生介绍卫星飞行的轨迹和原理。学生时不时举手提问:“老师,我想知道3名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了6个月的时间,他们的食物和水是从何处来?”“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空间站旅游呢?”“我想知道,30年后我们中国的空间站会是什么样子的?”真实的体验、零距离的接触,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也更坚定了他们努力学习,练好本领,为实现“科技强国梦”而不断努力的担当精神。

“叔叔,请您戴上头盔”“同学,过马路时请走斑马线”……又是一个周末,学生在辅导员老师和交警叔叔的带领下,来到了淮安市西长街的十字路口,开展“我是小交警”实践体验活动。每一个指挥交通的手势都有模有样,每一句文明劝导都耐心、真诚。在沉浸式体验中,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交警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学校创新“善心善行”校本课程内容和形式,开发“微善行动”“职业体验”“爱心互助”“志愿服务”等课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树立奉献意识,培养担当精神。

多彩的创新实践研学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课堂从校内走向校外,从教室走向更广阔、更丰富的社会大课堂。学生通过实践研学活动,近距离地了解更多英雄人物事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奉献担当精神,真正实现“研”有所思、“学”有所获、“行”有所成。

新安小学将“新旅”红色文化融入课程,将“新旅”的光荣传统融入学生的成长历程,把思政课堂搬进场馆展厅,以文物作为教材,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革命情怀。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主张,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近大自然,在社会大课堂中锤炼才干、增长本领,真正成长为拥有“四个自信”的新时代“小好汉”。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新时代
临泽镇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整理开发和利用
文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2-15 19:38:26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43:49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