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斑块就像血管里的违章建筑,造成血管狭窄、影响供血,如果脱落变成血栓,还可能导致心梗或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轻度斑块的出现,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就好比自来水管时间长了会沉积水垢一样,我国中老年人在超声检查中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超过50%。
动脉有了斑块后,还能缩小吗?
答案是:有可能
45岁以上的中风患者中,八成有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是反映全身动脉健康状况的一个窗口,也是向大脑供应血液的重要渠道之一。
如果颈动脉不能有效向大脑供应血液,势必会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形成包括脑梗在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即便颈动脉斑块没有发展到阻塞整个动脉管腔的严重程度,如果斑块破裂,同样可以引起严重后果。
在动脉狭窄没超过50%的时候积极干预,斑块有可能逆转甚至消退。
胆固醇是形成动脉斑块的主要“原料”,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斑块,如果胆固醇降低幅度足够大、水平足够低,已经形成的斑块完全可能缩小甚至消失。
国外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53%,78%的患者斑块实现了逆转。包括一些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
我们体内会存在部分“好”的胆固醇,那这些多余的“坏”胆固醇是从何而来呢?当然是吃进来的,现代人饮食太过丰富,平时要减少摄入高胆固醇的食物,下面这4种食物,大家最好少吃。同时也有一位抗击“坏”胆固醇的一把手要介绍给大家!
4种常见高胆固醇食物,大家尽量少吃。
1.皮蛋。皮蛋里面含有大量的胆固醇,100克皮蛋里就含有600多毫克的胆固醇,含量可以说是非常高的。如果我们经常吃的话,会对血管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2.骨头汤。很多人觉得骨头汤大补,冬天尤其喜欢喝。但我们要搞清楚,大骨头本身含有大量的胆固醇,熬成汤后,胆固醇大多落入汤中,喝汤反而不利于血管健康。所以,骨头汤我们一定要少喝。
3.动物内脏。我们都知道动物的内脏通常含有很高的胆固醇,尤其是胆固醇高的人,要避免过多食用动物内脏。另外,动物大脑中的胆固醇含量也很高,同时还含有脂肪酸,多吃的话对身体非常不好。
4.肥肉。相信有不少人喜欢吃肥肉,肥肉当中含有许多饱和脂肪酸,常吃肥肉的话,也会影响到血管的健康。
以上这些食物我们要少吃。而且一旦发现自己的胆固醇升高,一定要多喝水,促进血液循环。
如果胆固醇过高,很容易堵塞血管,不利于血液循环,严重的还会引发脑梗或心梗之类的疾病。有何方法可以降低“坏胆固醇”呢,在我们常见的食物中,确实有一种食物,已经有研究表明“它”降低胆固醇有奇效!
在降胆固醇的食物中,燕麦绝对是排第一位的,它含有大量水溶性膳食纤维,这种物质在肠道中形成胶状颗粒,并具有像海绵一样的吸附能力,将小肠中的胆酸吸附包裹住并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
这就使得肝脏只能吸收血液中的胆固醇来补充胆酸,从而降低了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有研究报告指出,坚持每天食用3/4杯麦片将有助于降低4%~8%的总胆固醇。
近日,发表在《免疫学前沿》(Front Immunol)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杨月欣和东南大学环境医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孙桂菊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证明,食用燕麦可有效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受试者的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摄入燕麦显著增加了肠道有益菌群。此前的研究发现,携带这些菌群并食用高纤维饮食的受试者,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更少,炎症水平也更低。
换句话说,这一研究证实了燕麦有助于控制胆固醇水平,降低“坏胆固醇”含量。燕麦也有延缓血糖升高、改善便秘、帮助减肥以及改善免疫的作用,所以,燕麦特别适合老年人及三高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食用。
由于燕麦的蛋白质质量高,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很高,也提倡健康人群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