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总是蓬勃向上的,我也有快碎掉的那段时间。
那时候我跟无数个年轻人一样,毕业以后,上班、下班,像个只会工作的机器。这样的程序没有什么错误,可是我真的没有快乐了。
我日复一日地做着那些对我毫无长进的工作,加班之后的空虚感扑面而来。那段时间,我脾气变得暴躁,我站在雾里,我明明觉得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索然无味的生活,让我不断地自我内耗。下班后的闲暇时间,我不再读书,因为自己的状态很差,也不再更新公众号。
我每天的时间,真的变成了大家描述的那样。上班、下班,两点一线。我频繁地刷着短剧麻痹自己,我的生活也不再有大学那般的意气风发。
那一整年,完全就是躺平的状态。你们去竞争吧,我累了,我什么都不要了,我要摆烂,我要快乐。就像一首诗里描述的一样:“我是我自己的诗,所以容许“错别字。”
我爱我的不通顺、残缺和差池,你眼中的千万个我,我一个都不稀罕。
我不需要镜子,我与我成反义词。”
我试着寻找自救的办法,可是那些对我来说都微乎其微。
有期播客里,分享过这样一段内容:我们把一个连续的世界,拆成了多个思维的片段。
把本来我们就无法掌控的宇宙,拆分成我们似乎能够掌控的,一个一个的认知。
如果这件事如我们所料,我们就很开心,然后我们把不符合这些认知的东西,贴上一些标签,这个不对、这样不行、或者那样不好。也许周遭的变化,从来不似想象中的按部就班。
好的东西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计划出来的。
所以,为什么要强迫身处谷底的自己,向上猛冲,我明明可以允许自己坏掉一段时间,让万事万物,穿过我自己。
人不一定要顺应社会时钟,找到一种热爱的生活方式,并为之努力,才不会愧对自己。我们是如此的普通,但与世界的博弈,也不过是灵魂的真诚与开放。也不一定要永远高能量,可以枯萎、腐烂、可以什么都不创造,可以坏掉一段时间。
在认知提高的时间里,我开始顿悟、觉醒、重操旧业。前几天读者给我发私信,问我:“毕业后,你遇到的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现在我想答复的是:“幸福的魔法是:陪伴痛苦和拥有快乐一样重要。”
我爱我的明媚,也爱我的破碎,它们构成了某一部分的我。遇到的那些问题,并不会因为我的摆烂就消失。工作也不会因为我做的不开心而不存在。
我唯一变化的,就是开始重新读书和记录生活,积极地转变心态。永远清醒、永远疏离,永远不把别人当解药,永远积极地改变自己。
我换掉了那份不太喜欢的工作,找到了我擅长的职业领域,我开始在喜欢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下班后的闲暇时间,不再发呆、胡思乱想,开始像大学那样,规划自己的生活。主动地读书、摘抄、看纪录片、运动等,我开始重新拥有向上的生命力。
我开始变得更坚定、更平静,继续向世界交付出我的野心,我不是什么都不要了,我想要的我都要争取。
所以,有什么好害怕的呢?不要紧张,允许自己坏掉的那段时间并没有浪费掉。
它让内心生长出平静、温和,更坚定地选择理想和生活,更清楚自己的需求,变得更加坚韧。
我没有别人的陪伴,一个人也能很幸福;我不再和别人分享快乐的瞬间,也不再倍感孤独;我不再需要别人提供的情绪价值,我也能更好地梳理自己。
就算今天没人表扬我,今天也是很好的一天。即使今天我是枯萎的,不能分享更多的能量,我也不再感到抱歉。我可以心平气和地和自己对话,我不再焦躁。
那些内心生长出的力量,在自己坏掉的这些天生根发芽,这是一种新生。嘿朋友,其实你的人生超棒的,请你继续往上爬,好吗?
踩着时间的骨头,成为生活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