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萝卜

2024-08-11 00:00:00朱鸿达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4年7期

前些年,参加朋友喜宴,席间上一糕点,金黄似豆腐块摆放盘中,偶举箸食之,软糯可口,咸甜适中,可谓人间美味。

好奇之下,轻声问身旁两位朋友,他们对此美味亦一无所知。待服务员上菜时,低声问道,她却疑惑地大声说,这就是普通的萝卜糕呀!

萝卜糕?居然是用萝卜做成的糕点,吃萝卜四十余年的我,居然未发现萝卜的蛛丝马迹,难以置信之余,不禁汗颜。

《说文解字》记载:“芦菔,似芜菁,实如小菽者。”芦菔即萝卜,一千八百年前,中国最早的字典就有所记载,可见萝卜的历史源远流长。萝卜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磷、铁等无机盐,既消食化热,又去邪热气,还能清热生津止渴,可用于热病口渴或消渴多饮,是民间秋冬之时的家常蔬菜。

常居乡野,童年喜欢吃萝卜。一次去姥姥家走亲戚,吃饭时,饭桌上没有炒萝卜丝,便吵闹不吃饭,谁劝说都无济于事。二妗子敦厚善良,村里跑了一大圈儿,才从邻居家借来萝卜,特意给我炒了一大盘。多年往矣,二妗子早已作古,三十余年前的记忆,一盘萝卜丝让我念念不忘。

九百余年前,苏轼被贬惠州,借得半亩荒田,种萝卜芥菜,日子虽清苦,却豁达乐观,望菜园蔬菜长势茂盛,写下《撷菜》:“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人生浮浮沉沉,总有一段时日不尽如人意,苦中寻乐,觅得一方心安理得,不求锦衣玉食,温饱痛快即可,唯有时间的味道永恒。

昔年家境困窘,年少时,父亲常做麻辣萝卜干儿,虽为平凡咸菜,却一年深似一年镌刻味蕾深处,无比珍贵。父亲把萝卜洗净,切成长条,除去多余萝卜肉,放至屋顶晾晒两日,待半干后,蔫蔫的,切成小块备用。铁锅内放油,把红辣椒炒香捞出,再放入花生仁,小火炸至焦黄后,与辣椒一块儿放入蒜臼内,慢慢捣成细小颗粒,加入适量白酒食盐五香粉,倒入萝卜块中拌匀,一道美味便大功告成。夹一块入嘴,嘎嘣脆辣,就着馒头咀嚼,唾液在口腔翻涌,那漫无边际的香辣,顺着滚烫喉咙直奔肠胃,全身细胞猛一激灵,滋味实属无敌。

有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儿子幼时,每遇咳嗽之症,常用萝卜与梨煮水,让其服下,可润肺止咳,效果出奇的好。故暮秋或寒冬之时,天地干瘦如柴,秋风一日凉过一日,常备些萝卜,买些羊肉,躲在家中做羊肉炖萝卜。室外寒风不绝,室内香气氤氲,锅中羊肉萝卜跳跃翻滚,热气升腾,气韵弥漫茫茫,忽有溟濛之感。

是夜,顶风雪回家,寒气入骨三分,瑟瑟发抖,脱去上衣,清扫几片残雪,往餐桌放一碗萝卜鸭汤,热气袅袅,突感人生温暖。双手捧着,小口小口啜食,一股暖流入怀,胸中山河萌动,草木竞发。

快哉!快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