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阻

2024-08-11 00:00:00杜志平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4年7期

坐车遇到路阻,也是常有的事。而今天的路阻,却使我既难堪又感动。

家住瑞安塘下,单位却在瓯海娄桥。

南北来往的车辆原本可以走瓯越大道。大概在三个月之前,由于温州市域轻轨S3 线建设之需,从南往北自仙岩街道岩一村到茶山街道山根村开始封道施工,车道分流。从温州市区往南去往瑞安、塘下等地的,可以继续走原来的道路;而自南往北的,大型车辆必须走104 国道,小型的可以走温瑞塘河边的小路。这样一来,这段小路差不多就是临时的一条自南往北的单行线。

季节已入冬,清晨5 点多,天还是黑魆魆的。加上下雨,快6 点了,这个天似乎还不太愿意亮起来。借助街道上的路灯和商铺门前的广告灯光,我像往常一样上了一辆开往南白象上蔡的中巴车。快到“帆游关”时,路阻了。帆游关就是一处“咽喉”,东面是山体,西边是温瑞塘河。因为是小路,前面的车辆已经“1”字竖排,成了一条长龙。这么早的天,而且天气这么冷,就路阻了,乘客都觉得奇怪。司机也说了,车道分流至今开了好几个月了,一大早就堵成这样,他也是头一遭。

路阻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大家也只是发几句牢骚而已。车走几米,停一下;再走几米,再停一下。时间走了十几分钟,可车子还没有走十几米。这时,大家开始有点儿不耐烦了。倘若不是有要事急事,谁还会在这么冷的下雨天起大早外出?乘客也时不时向窗外探头,有后面的乘客还站起来钻到车头看究竟。

陆陆续续有摩托车、助动车从车旁挤过。一辆自北往南的电动车在经过我们车辆旁边时,抬头看了我们的中巴车一眼,说:“你们这辆车,我看是没有办法了。”大家都不清楚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司机起身下车,一会儿回来了。从他的口中得知,前面有一辆挖掘机,车顶死死地顶在了帆游关“永瑞桥”的底部,卡在那里,进不了也退不回来。靠近塘河一侧留下的余地,仅仅只能供一辆小车缓缓通过。

等到我们的车辆接近那个口子的时候,司机左看右看,最后摇摇头,说过不了。司机和我们都下了车,司机叫开挖掘机的人把轮胎的气放掉试试。那个人说,车轮是双排的,就算把外面的放掉,里面的也没有办法。更糟糕的是,挖掘机臂上的油管也在碰撞桥底时破裂了,车子无法正常启动。他说,已经叫人了。

我们的车过不了,后面的车已经不知道排到了哪里,一眼望不到尽头。雨依然在下,下车打伞的人们在车的旁边转来转去,一时谁也想不出办法,耳边尽是一些嘈杂的声音。帆游关那里仅有的几间低矮破旧的老房子,似乎很少有人住了。在这个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连一辆三轮车也没有。时间已经七点多,往常这个点的话,我已经在公交车上接近慈湖了。我的心也开始有点儿急切起来。打车吧,在这样一个路阻的地段,而且还是车道分流后仅供北上的一条小路,叫温州的车往南逆行来这里载客?抱着希望,我只能继续等待。

这时,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对我们的司机大声嚷道:“你倒一下,你倒一下后面的小车可以过啊!”

“怎么倒啊,后面都是屁股挨屁股的!”

“你不倒,大家都永远停在这里啊!”

“那你让后面的车子都倒啊!”

司机和司机的火气开始猛起来了。此时,有人指挥后面的车子逐辆慢慢倒退,终于在我们车子的后面腾出一点儿余地。

“我倒了之后,你们后面的小车要把我车上的乘客带一下!”我们的司机虽然火气很大,但是我听着感觉还挺舒心。

路阻在永瑞桥的南端。于是,我们就来到了桥的北端观望。我们的车子倒退后,排在最前面的是一辆黑色的宝马,开车的是一位女司机。这辆车子显得比普通的小车体型要略大一些,一边是塘河的铁护栏,一边是坏在那里的挖掘机,女司机怎么也过不了。好在大家奔着共同的目标,前前后后好多人在帮她指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宝马车终于缓缓通过了桥底。与我同车的一位邻居阿婆上去轻轻地敲她的车窗,意思就是说请她帮忙顺路带一段,好再坐其他公交车去市内。但是,无论我们几个人怎么请求,这个宝马女人就是说自己什么什么事。看着打着雨伞站在路旁无助的邻居阿婆,我觉得她是一个可怜的老人!因为风雨,她花白的头发显得异常的凌乱,有几缕发丝还带着雨水粘在她的脸上。

“假如是我的孩子,不用说会带上我们的。”邻居阿婆喃喃地说。

此时的雨,下得更大了。路面溅起一个个水泡,忽地,一下子又破灭了。

我不敢直视邻居阿婆,我把头偏向桥底,继续看下一辆要通过的小车。出来了一辆白色的小车,我同样敲敲车窗,那车却连车窗也懒得开一下,径直走了。此时此刻,我突然感觉到自己比邻居阿婆还可怜!还无助!

又一辆小车开出来了,我们说着同样请求的话。开车的是一位长得眉清目秀的女人,她说自己到茶山,问我们要到哪里去。听说阿婆要去坐40 路公交车,她说好吧,那你们先上来。我坐在了副驾驶位,阿婆还有另外一位阿公,也都急急忙忙上了她的车。这时,我才发现,车后座上还有两位年纪相仿的可爱的小男孩儿。她没有说已经超载,我真的也不愿意再下来。

车子从山根村拐进茶山的“环山路”,驶过“极地海洋”,一直往东向着茶山的里面走。眉清目秀的女人说,她是三垟人,就住在茶山里面,前面不远处就到了。她说,这里没有40 路公交车的站点,我把你们送过去,我们都说谢谢,谢谢,太麻烦您了。她笑笑说,没关系,没关系。阿婆说,你这是做德啊。女人咯咯笑。我侧脸又看了一眼她,发现她比刚才更标致了。

在一个路口,车子调整方向往北而行。行驶了较长的一段路,她用手指指路边说,这里可以坐40 路。我们下了车,连声致谢。

望着渐渐远去的这辆黄色的小车,我打心底里祝福:好人一路平安!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