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生命的鲜花

2024-08-11 00:00:00凌寒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4年7期

康河岸边的草坪是你的爱宠,在清朝,在傍晚,你在这天然的织锦上坐着,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扑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有一次你正冲着一条宽广的大道,过来一大群放草归来羊。偌大的太阳在它们后背放射着万缕的金辉,天上却是乌青青的,只剩这不可逼视的威光中的一条大路,一群生物,你心头顿时感到神异性的压迫,你跪下了,对着这冉冉渐翳的金光。

徐志摩,你这个浪漫的诗人、痴情的自然之子,在文字中,你是那么简单率真可爱,让人想不到你的聪慧和努力。杭州府中上学时,你平日不那么用功看小说,考试或是作文却总是分数最多的一个;在克拉克大学,你努力苦学,一年半之内取得学士学位,且为一等荣誉学位,半年时间就拿到了硕士学位;你不仅具有高昂的政治热情,更擅于交际,结交罗素、狄更生和威尔斯等英国社会名流,朋友满剑桥,如鱼得水地适应着西方的生活。

多少年来,大家喜欢着你优美的诗歌,也更津津乐道你曲折浪漫的爱情经历,误解、批评和指责,生前死后一直不曾间断。

你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好友胡适说你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爱、自由和美。你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你深信这种三位一体的人生是可以追求的,至少是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的。你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为了追寻喜欢的哲学家罗素,毅然放弃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由美国跑到英国;为了追寻梦想中的爱情,又毫不珍惜地扔掉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博士学位,突然回国。

爱是你的宗教,你的上帝。所以你不能接受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婚姻,你对妻子张幼仪说:“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志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

你的离婚,被称为“近代离婚第一人”,要面对多大的压力可想而知。关键是,你第二次结婚的对象,是好友的妻子。离婚,千山重重;再婚,更是万水迢迢。朋友的疏远,家人的指责,各种批评谩骂,如狂风暴雨。

一般的人,早退却了。而你,却是坚定的。“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残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王子和公主开始了幸福的生活。但很多故事,我们猜得出开始,却想不到结局。婚后陆小曼因病沉迷鸦片不思进取,生活奢侈挥霍无度,把徐志摩的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只能痛苦低吟,“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读韩石山《徐志摩传》才知道,深受读者喜爱的《再别康桥》原来隐藏着他那么多忧伤与苦涩。“夕阳的余晖里,诗人作别的不是西天的云彩,乃是他一生的豪情与梦想。剑河的柔波里流淌的,不光是河水,也有诗人心酸的清泪。”是的,如作者所说,真爱徐志摩为人和诗歌的,再读此诗,怎么能不“鼻酸欲泪”?

当然,多是幸灾乐祸者,心里暗笑活该此下场。

必须承认,徐志摩冲破千难万险追求的爱情理想失败了。对此,胡适表达了他的理解:他的失败是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的失败。他的追求,使我们惭愧,因为我们的信心太小了,从不敢梦想他的梦想。他的失败,也应该使我们对他表示更深厚的恭敬与同情,因为偌大的世界之中,只有他有这信心,冒了绝大的危险,费了无数的麻烦,牺牲了一切平凡安逸,牺牲了家庭的亲谊和人间的名誉,去追求,去试验一个“梦想之神圣境界”,而终于免不了残酷的失败,也不完全是他人生观的失败。他的失败是因为他的信仰太单纯了,而这个世界太复杂了,他的单纯的信仰禁不起这个现实世界的摧毁。

“他的追求,使我们惭愧,因为我们的信心太小了,从不敢梦想他的梦想。”这句话也许不仅是胡适的肺腑之言,也是很多五四时期学贯中西的学者作家共同的心声。新思想打开了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大门,而封建的包办婚姻早给他们套上了厚厚的枷锁。打开这枷锁,谈何容易?父母、世俗、良心、道德,甚至生死!因此,多是委曲求全被困网中。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但于多数人,诗只能是远方的想象。

是的,抛弃怀有身孕的妻子不辞而别,妻子刚生下孩子就逼其离婚很无情残忍。同为女性,绝对理解张幼仪所受的痛苦与伤害,不能不给徐志摩一份强烈的谴责。只是站在客观的角度,胡适对他的理解也有道理。中国西式离婚第一人,需要多大的勇气?

忠孝节义,责任义务和理想追求的冲突。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很多事,古难全!

徐志摩和陆小曼开始肯定是相爱的,两人“费了无数的麻烦,牺牲了一切平凡安逸,牺牲了家庭的亲谊和人间的名誉”就为走到一起。但爱上一个人,只需一眼。相伴一生,却需要无数因素的支撑:物质、健康、性格,情趣、价值观,各自的成长经历甚至家族和潜意识……哪一方面不和谐,都会日复一日悄悄侵蚀往日的炽热情感,在两人中垒砌无形的高墙。

这些,年轻时几人懂得?也正因为青春轻狂,才可以爱得无怨无悔,才有了一个个感人至深、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他的失败,应该不是个体,是世俗婚姻较为普遍的规律。不过,他是大名鼎鼎的诗人徐志摩,情爱那么轰轰烈烈,这结局就分外受关注。而生活中很多普通人千疮百孔的婚姻,只能是各自默默忍受不合脚鞋子的痛苦。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他是一个失败的理想主义者。虽然失败,但毕竟为自己的理想不顾一切努力过,奋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