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卫生间等功能房间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防止住宅工程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卫生间渗漏现象,通过对卫生间防水基层及防水层涂刷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涂刷质量管控措施,分析和总结了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要点,制定了卫生间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保证防水施工质量,对同行业施工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住宅;防水;施工方法;质量控制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卫生间是与居民接触最多,与人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空间,卫生间防水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管道密布、施工空间狭小、交叉作业复杂的施工现场等等不利因素均影响卫生间防水施工质量,卫生间渗水现象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质量难题。
2住宅工程卫生间防水概述
通过类似项目调查、样板试验、查阅文献等各种手段,发现卫生间管根处理、防水基层开裂及门槛石防水处理是导致卫生间渗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和总结了一套住宅工程卫生间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防水施工质量。相应的防水施工技术和经验对相同及类似工序施工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3住宅工程卫生间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
3.1卫生间防水施工特点
(1)卫生间地面管网密布,预留下水口众多,管根基层处理困难;
(2)卫生间在设计时因房屋大小限制空间尺寸往往较小,工人施工操作不便;
(3)卫生间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因总工期限制,各专业交叉作业纷繁复杂,成品保护难,极易造成防水层人为破坏;
(4)居民改造时往往会破坏掉原防水层,若维修不当,容易造成卫生间渗漏;
3.2卫生间防水施工工艺流程
3.3卫生间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3.3.1基层处理
基层处理包含墙角处理、管根基层处理、地面基层处理、墙面基层处理、止水坎浇筑处理等等。防水层是否开裂绝大部分是由防水基层的质量影响的。通过走访和样板施工,总结了以下几个基层处理主要问题及避免方法或者说是解决方法:
(1)墙角处理:墙角防水层开裂是卫生间比较常见的防水层开裂部位,包含墙面与墙面阴阳角和墙面与地面阴角部位防水层开裂两种情况。前者主要原因是墙面阴角基层处理不到位,墙角开裂或者漏洞,在防水涂刷时墙角部位防水层没有着重处理甚至一带而过,导致墙角部位防水层厚度不达标,长时间墙角稍微活动就会撕裂薄薄的防水层,导致渗漏。
(2)管根基层处理:管根防水层开裂是卫生间最常见的防水层开裂部位,主要是由于安装吊洞围水不合格以及管根处基层处理不到位导致。安装吊洞需要严格按照
相应的步骤和操作要求来,具体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地面管道预留洞口吊模需要分两步走,不能一次到位;二是吊模用材料建议使用膨胀细石混凝土封堵;三是第一次吊模(楼板层厚度一半位置)完成后,需要涂一层堵漏灵,然后进行第一次灌水试验无渗漏后再进行剩余膨胀细石混凝土封堵,预留5mm凹槽,再进行第二次喂水试验,无渗漏后进行下道工序。管根基层处理主要指安装吊模完成、水暖管道布置完成后进行地面防水基层浇筑施工时的基层处理,因部分地漏管道为预留地漏套管形式,导致此部分管道管根基层处理困难,容易空鼓开裂。此种情况工人在浇筑防水地面基层时一定要处理好管根防水基层,建议在浇筑地面防水基层收光收面时增加管根“碗”状基层处理防水,降低管根基层处理困难。圆弧状的管根处基层处理方式,防水层更不容易开裂,可以降低渗漏概率。
(3)地面基层处理:地面防水层开裂是卫生间比较常见的防水层开裂部位,地面防水基层因内部包含各种水暖管道,如果防开裂措施不到位、养护不到位以及成品保护不到位等,都会导致开裂空鼓问题,进而撕裂防水层导致渗漏。此问题要求工人在浇筑防水基层前一定要确保水暖管道标高合适、管道固定牢固、加强钢丝网布置完善以及防开裂的钢筋网布置、室内温度等前期工作准备充分后再进行浇筑。基层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收浆及撒灰收面压光工作,及时铺贴保护膜及毛毡等相关保湿保护措施,洒水养护7天后,进行清理,做好成品保护,避免直接破坏防水基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待基层干透后及时进行防水层施工。
(4)墙面基层处理:墙面基层处理主要体现在墙面空鼓开裂和墙面漏网漏筋及给水点部位基层不到位的情况。墙面开裂空鼓需要剔凿重新粉刷,漏网漏筋及漏洞部位一定要在墙面基层施工时粉刷到位,特别是给水点位、线盒等相关部位要着重处理。
(5)止水坎浇筑处理:止水坎浇筑主要是防止卫生间内部地面防水层上部积水通过门槛石底部砂灰渗漏到房间及客厅内一种科学有效的处理方式。防水基层浇筑在门槛石部位突兀的增加坡起,可以有效阻挡防水层积水的渗漏。建议在浇筑时直接把止水坎及地面防水基层一次浇筑完成,保证止水坎与地面及门洞侧边墙体有效连接,以防止出现后补止水坎与基层地面出现脱落开裂的现象。
3.3.2准备工作
防水准备工作主要体现在技术交底的宣贯、防水材料以及施工工具的准备等工作。防水施工前一定要编制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选取具有专业防水施工资质的施工班组及滚筒等防水施工工具,再进行防水施工。要提前建立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制度,确保防水施工质量。
3.3.3防水施工方法
防水层施工重点主要包含墙地面阴角处理、管根处理以及防水涂刷注意点等等。防水涂料涂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防水效果。
(1)墙地面阴角处理:卫生间防水涂料涂刷包括墙面防水涂刷及地面防水涂刷。由于防水涂料涂刷时是液体状态,墙面防水会沿墙面积聚下滑至地面,造成墙地面阴角处防水层越来越厚,甚至形成一个个半固态水滴,进而导致防水层干硬化时间不均匀,一段时间后此部位防水层容易出现开裂现象。因此,工人在施工墙地面防水对于墙角部位防水要用滚筒的工具多次滚涂处理,防止此部位防水层过厚导致开裂。同时,在防水施工前,建议在墙地面阴角部位增加300mm高无纺布等措施用于加强阴角部位抗拉强度,防止阴角部位防水层开裂。
(2)管根处理:管根处防水基层需要做成“碗”状或者圆弧状,减少尖角基层对防水层的撕裂风险。管根处防水层涂刷因涂刷间距过小、操作不方便等原因往往导致此部位防水层过厚,进而导致防水层干硬化时间不均匀,防水层极易开裂。因此,此部位防水涂刷时要用细毛刷等工具多次涂刷处理,防止此部位防水层过厚。同时,整体防水层施工前,建议在管根部位增加300mm高无纺布等措施用于加强阴角部位抗拉强度,防止阴角部位防水层开裂。
(3)防水涂刷注意点:防水涂刷除以上墙地面基层处理及管根墙角防水层处理等相关措施外,还应该注意防水材料定样、施工温度、涂料搅拌、施工工序、施工时间、成品保护等几个注意点:
防水材料定样:防水涂料及配套材料的品种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住宅工程室内卫生间防水工程建议使用具有优异的防水效果及自闭性的Ⅱ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简称JS防水涂料II),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是经过水分挥发及水泥水化反应固化成膜的,具有优异的防水效果、寿命长、施工简便、施工周期小、成本适中等显著优点。
施工温度:住宅工程室内卫生间防水工程施工温度需要保持室内温度在5℃以上,建议施工温度保持在15℃~30℃之间较好。
涂料搅拌:根据基层干湿程度及设计要求的粉液配比,分别称出配料所用的液料、粉料、水。先将水加入液料,用手提电动搅拌器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再将粉料徐徐加入,搅拌均匀使其不含有未分散的粉料。已搅拌好的涂料必须在3h内用完,防止混合涂料凝固浪费。
施工工序:大原则是先湿润防水基层(避免明水)再进行防水涂刷;先进行防水附加层的施工,再进行整体面层施工;先墙面后地面;先做第一遍,待干后再做第二遍,循环反复指导满足防水层设计厚度要求。
施工时间:主要体现在涂料涂刷时间及隔层涂料的间隔时间的把控,粉液混合后涂料要在2h~3h内涂刷完毕,超时的涂料要倒掉防止防水凝固后丧失防水效用。各层涂料的施工间隔时间与现场防水层表干时间有关,一般防水层能上人后及时涂刷下一层防水,以防止额外破坏。
成品保护:防水涂刷时,成品保护主要体现在各层防水涂刷过程中的各道工序交叉污染破坏作业。为此,工人在施工时要制定合理的工序安排,制定严格的交叉作业交接手续,在卫生间门口张贴或者钉木方等各种措施,提醒相关操作人员注意成品保护。
3.3.4一次蓄水试验
防水层施工完毕,在厚度、表面观感等质量无误的前提下,进行卫生间防水蓄水试验,蓄水深度至少为20mm(房间地面防水层最高点处),24h内无渗漏为合格,并做好蓄水试验记录。若出现渗漏现象,根据渗漏位置判断渗漏原因,修复后再重新进行蓄水试验。
3.3.5防水保护层施工
卫生间防水蓄水试验合格后,为防止外力破坏,要及时进行防水保护层施工,建议防水保护层由防水施工班组自行施工,防止其他队伍保护层施工时二次破坏,确保保护层施工队伍有较强的成品保护意识。
3.3.6门槛石防水二次处理
门槛石防水二次处理是防止门槛石部位渗漏及防潮的重要措施。建议卫生间地砖铺贴前先贴门槛石,门槛石底部因浇筑止水坎原因结合层厚度较小,需要用水泥比较大的沙灰进行门槛石铺贴,门槛石铺贴完成与地砖接触面侧边表面要撒灰收光与门槛石侧边墙面可靠连接。门槛石安装完成后,再用防水涂料进行二次涂刷处理,使之与原防水层有效连接;二次涂刷的防水分两遍施工,涂刷到门槛石侧边延伸到门槛石侧边墙面上;二次防水层处理完成干透后,可直接进行地砖铺贴。
3.QN24pktt+mU96LbjpF+G2A==3.7二次蓄水试验
卫生间墙地砖铺贴完成后,吊顶龙骨安装完成,吊顶面板施工前要进行二次蓄水试验,试验方法同第一次蓄水试验。若蓄水时发生渗漏现象,根据渗漏点判断渗漏原因及大致位置,及时进行维修,维修后防水层与原防水层要有必要的搭接宽度,建议搭接宽度在100mm以上。
3.4卫生间防水施工质量标准
卫生间防水施工质量具体主要体现在防水厚度、防水涂刷范围及无渗漏三个方面:
(1)防水厚度根据设计厚度来确定,涂刷时可以分多次施工保证防水层厚度,可采用游标卡尺或者千分尺等测量工具进行厚度检测;
(2)防水涂刷范围在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中要有明确的符合设计要求的防水涂刷范围说明,一般防水涂刷范围为:淋浴区防水涂刷高度1800mm,宽度1000mm;给水点部位防水涂刷高度为1200mm,宽度1000mm;其他部位墙面防水涂刷高度为300mm,门口部位外延500mm,左右外延300mm,上返高度300mm。
(3)防水施工要求零渗漏。
4结论
(1)住宅工程卫生间因管道密布、房间小等不利因素,防水施工质量较为困难,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解决防水施工的各种难题,确保防水施工质量。
(2)好品质的防水涂料和专业防水施工队伍尤为重要,确保在“人、材、机”三方面质量过硬。
(3)住宅工程卫生间防水工程施工质量要重点控制防水基层质量控制、防水涂刷工艺、蓄水检测三个方面,过程中加强防水涂刷质量及成品保护控制,确保防水蓄水一次试验合格率。
(4)加强沟通其他相关施工专业班组,制定严格的防水工程施工期间的交叉作业及交接流程,共同确保防水施工质量。
(5)门槛石返潮甚至渗漏是今后防水施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重点关注门槛石的铺贴工艺及局部防水层的加强处理措施,确保卫生间防水无返潮、无渗漏。
参考文献
[1]赵华.建筑工程厨卫间防渗漏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7):209-210.
[2]李敏.浅析住宅卫生间防水工程验收及防渗漏技巧[J].居舍,2022(19):72-75.
[3]戴佳梅.室内三小间地面渗水原因总结及预防措施[J].建筑工人,2014(09):38-39.
[4]李志鸿.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J].居舍,2024(08):51-54.
作者简介:徐加伟(1992.12-),男,汉族,山东临沂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装饰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