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乡村文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现状与路径选择

2024-08-09 00:00:00卢新
参花(上) 2024年8期

一、引言

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不仅资源消耗少,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能够有效促进城乡人口、资金流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不仅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而且能够带动乡村发展,促进村民增收,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济南市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的必要性,进而分析济南市乡村文旅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乡村人才短缺、基础设施落后、品牌意识不强、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乡村文旅资源融合不足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文旅品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为乡村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一些新思路。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济南市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的必要性

乡村文旅产业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以乡村文化为基础、以旅游为内容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旨在以乡村特色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同时通过乡村旅游更好地呈现乡村特色文化,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济南市拥有较为丰富的乡村文旅资源,如济南市南部山区、章丘区三涧溪村和石子口村、平阴县玫瑰镇、长清区马套村等,在发展乡村文旅产业上具有突出优势。相关资料显示,2022年年末济南市常住人口941.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99.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4.3%,因此,在城乡居民文旅消费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济南市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具有较好基础,对于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而言具有较大潜力。

第一,乡村文旅产业是促进济南市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济南市可以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从而拓宽当地村民收入来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例如章丘区利用本地资源量身打造的明水古城,利用完整的百脉泉水系资源建设完成,开业第一天景区游客超过2万人次,当日收入超过120万元。除此之外,乡村文旅产业也能够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拉长乡村产业链条,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和产业升级。

第二,乡村文旅产业对于提升济南市乡村地区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形象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挖掘和传承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从而提升济南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知名度。如章丘区明水古城还原了古代街道原貌,利用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将泉水与古城紧密联系起来,利用互联网进行全方位大力宣传。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不仅能够增强乡村地区居民的自豪感,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乡村文旅产业还能够促进济南市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发展文旅产业,乡村能够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到乡村地区旅游和消费,促进城乡之间人员、资金等要素的流动。这不仅能够带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共赢。例如,商河县贾庄镇以“花乡药谷”党建联合体发展花卉产业,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着力建设农业示范园区,通过示范园,将餐饮、食品加工、生产、配送整合在一起,打造农产品产业一条龙,在此过程中加强对贾庄镇特色品牌的建设,从而吸引众多城市居民前来体验“花香药谷”的魅力。

第四,乡村文旅产业还能够推动济南市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平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型业态,乡村文旅产业能够促进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济南市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困境

济南市乡村文旅产业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人才短缺

相关资料显示,2023年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2%。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更多乡村地区的年轻劳动力选择前往城市寻求发展机会。2023年年末,济南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3%,由此可见乡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这使乡村文旅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在旅游规划、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匮乏,制约了乡村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基础设施落后

虽然济南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加大了投入力度,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短板。特别是在山区,随着自驾游兴起,部分乡村旅游景点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存在设施不完善现象,缺少相应的前期规划,有的乡村旅游景点停车难的问题较为突出,进而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降低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三)品牌意识不强

当前,各地都非常重视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文旅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而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品牌建设必不可少。可以说,在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品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目前济南市乡村文旅产业的品牌意识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特别是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品牌和旅游产品,内容上存在同质化现象,这使乡村文旅产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脱颖而出,也限制了其市场潜力的发挥。

(四)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当前,济南市乡村文旅产业在服务质量方面还有待提升。无论是乡村文旅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从业人员素质都存在一定不足,导致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满意度不高,这不仅影响游客二次旅游的意愿,也制约乡村文旅产业的口碑和旅游品牌的建设。

(五)乡村文旅资源融合不足

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关键在于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济南市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文化与旅游融合不足的问题。一些乡村文旅项目缺乏对当地特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展示,导致旅游产品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进而影响了文旅产业的长久发展。

四、济南市乡村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

发展济南市乡村文旅产业,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关注当前所面临的机遇,也要重视当下面临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人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采取措施。

(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应加大对乡村文旅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可以为乡村文旅人才提供更多培训机会,定期组织乡村文旅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和学习,通过与高校、社会机构合作,开设乡村文旅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实训项目,丰富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参与培训班、研讨会、现场教学等,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都将有所提升。同时,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为济南市乡村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这些对于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具有促进作用。第二,建立健全的乡村文旅人才激励机制。可以通过设立乡村文旅人才奖励基金,对在乡村文旅产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第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保障,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文旅事业。第四,鼓励和支持乡村文旅人才创新创业。可以设立乡村文旅创业扶持基金,为乡村文旅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和创业指导。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济南市乡村文旅产业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第一,优化交通设施,提升乡村交通便捷性。应加大资金投入,对现有乡村道路进行改造升级,确保路面平整、通行顺畅,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增设乡村公交线路,优化公交班次与路线,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性,方便游客和当地居民出行;做好停车场规划和建设,更好地满足自驾游客的停车需求。第二,优化接待服务设施。优化住宿条件,鼓励和支持乡村民宿、农家乐等的发展,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接待能力,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住宿需求;完善餐饮服务体系,引导乡村餐饮企业提升服务水平,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打造乡村特色餐饮品牌,提升游客的餐饮体验;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增加乡村地区公共卫生设施的数量,确保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卫生安全。第三,完善导游服务设施建设。在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提供旅游咨询、导游服务、投诉处理等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提供旅游信息查询、在线预订、电子支付等功能,提升旅游服务的便捷性。第四,加强网络设施建设。扩大乡村地区的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网络速度,为游客提供流畅的网络体验。第五,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确保乡村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乡村绿化水平,增加绿化面积,提升乡村整体环境品质,为游客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

(三)打造乡村文旅品牌

一方面,应依托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充分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开发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乡村民俗风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游客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例如章丘镇文旅品牌“明水古城”利用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泉水”与“古城”,让游客畅游其中;商河县贾庄镇以“花乡药谷”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当地文化的魅力。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乡村文旅产业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赋能乡村文旅品牌进一步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前济南市各地应积极拓展新载体和新渠道宣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通过互联网打造乡村文旅品牌,可以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传展现本地风貌的视频。例如,明水古城利用互联网进行全方位大力宣传,在展示乡村特色文旅产品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推进乡村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

(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一方面,应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济南市的乡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都是当地乡村文化的宝贵财富。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文化资源,整理出版相关著作、开展文化节庆活动等,可以有效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乡村文化设施是传播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包括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等。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村民和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

五、结语

济南市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应继续优化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使乡村旅游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通过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文旅品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等手段,进一步推动济南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济南市乡村产业更好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地实施。

参考文献:

[1]高一帆,朱颖杰.长城文化带(河北段)文旅创意产品助推乡村振兴模式创新研究[J].参花(上),2022(01):43-45.

[2]王同龙.浅议促进文旅融合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参花(上),2021(09):123-124.

[3]孟丹,郭伟.浅论促进文旅融合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8):101-105.

[4]赵赞.推进南北农文旅互动发展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J].当代广西,2024(09):27.

[5]伍宏铖,覃建雄,罗丽,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湘西民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发展问题及现状研究:以永顺县为例[J].山西农经,2024(08):133-135.

[6]韦琼华,冯飞鹏,张紫晴,等.文旅融合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以香草岭瑶药种植基地项目为例[J].现代农机,2024(03):41-44.

[7]吕部,陈荣,曹建磊,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安徽省的个案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24,34(03):69-7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振兴专项课题“济南市乡村文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与路径选择”(项目编号:JNSK23XCC25)。

(作者简介:卢新,女,硕士研究生,山东协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