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赋能的智慧博物馆的建设要点

2024-08-09 00:00:00周爱玲
参花(上) 2024年8期

一、引言

智慧博物馆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博物馆内部管理、藏品保护、展览展示、观众服务等方面的智慧化。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智慧博物馆能够实现对藏品的数字化管理,提升展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为观众提供更加个性、便捷的服务。进入新时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可能性。博物馆作为传承历史文化、展示艺术珍品的重要场所,也通过数字赋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向智慧博物馆转型发展,这不仅为公众带来了丰富的参观体验,也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

二、数字赋能智慧博物馆建设的优势

(一)传统博物馆智能化升级

智慧博物馆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文物展品、场馆管理、观众服务等多个方面的智能化升级。特别是在博物馆展品展示方面,传统的展示方式缺少灵活性,观众往往需要通过阅读文字说明或者跟随讲解才能够了解文物,但是在数字技术赋能背景下,博物馆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为观众呈现更加逼真、生动的文物景象,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的沧桑历史,增强了参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二)观众体验感得到提升

在数字赋能背景下,智慧博物馆更加注重观众的个性化体验。

首先,通过数字技术开发的智慧博物馆平台和智能导览系统,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个性化的参观路线,并获取详细的展品信息和背景故事。其次,智慧博物馆还利用大数据分析观众的行为和喜好,为观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推荐服务,让观众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展品。最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博物馆还可以了解观众的喜好,在未来开办主题展览中有所侧重。

(三)历史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博物馆自身的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对于推动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智慧博物馆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更多的观众通过线上接触到博物馆的资源,从而了解历史文化,了解文物的细节。目前已经有许多博物馆开展过线上博物馆展览,如甘肃省博物馆可以线上云游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开展线上博物馆,用户足不出户便可参观展览。

三、数字赋能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要点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多媒体展厅

设计多媒体展厅是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这样的展厅不仅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为观众提供丰富的交互体验。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佩戴VR眼镜等方式与展品进行互动,深入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这种互动体验无疑提升了观众观展的参与感,使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播场所,而是一个集教育、娱乐和互动于一体的现代文化中心。

2.软硬件设施

智慧博物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注重硬件设备与软件设施的升级。这意味着在设计智慧博物馆的多功能展厅时,要充分考虑智能管理的需求,确保硬件设备与软件设施之间的无缝衔接。

(二)充分利用数字技术

1.打造观众互动平台

数字赋能背景下智慧博物馆建设涵盖了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尖端技术,将这些技术有效整合并运用到博物馆的日常管理中,是一项艰巨而又意义深远的任务。为了确保这些先进技术在智慧博物馆建设中得到合理利用,首先要建立一个智慧博物馆观众互动平台。这一平台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观众的喜好、行为习惯等数据,从而为博物馆提供有针对性的优化方向。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观众的需求,优化博物馆的数字功能,进而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

2.建设线上数字博物馆

线上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平台不仅仅是对博物馆展品的简单介绍,更是一个集展览、互动、教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观众可以在平台上浏览各种展览、参与互动游戏、观看教育视频等,实现与博物馆的深度互动。同时,数字平台的建设也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即时沟通提供了便利,使博物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观众需求,为其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3.完善线上管理系统

博物馆线上管理系统的建设至关重要。这一系统不仅为博物馆的日常管理提供了便利,更为未来的数字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线上管理系统,博物馆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藏品、记录展览信息、追踪观众行为等,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的个性化。

4.重视数字化升级

博物馆还要注重持续升级。在数字化时代,数字赋能智慧博物馆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利用数字化手段不断优化博物馆的内部管理和宣传推广工作,使博物馆在数字化浪潮下保持领先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实现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藏品数字化管理

藏品的数字化管理是智慧博物馆建设的重点。通过数字化管理,藏品能够实现更长久、更广泛地传承,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对藏品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将藏品的高清图像、三维模型、元数据等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建立数字化藏品数据库。这样大大提高了藏品管理的效率。

数字化管理不仅限于简单的存储和检索,它还能够为藏品分析提供更多可能性。通过对藏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藏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修复藏品,还能够为藏品的开发利用带来更多的灵感。

此外,藏品数字化管理还能够有效保护珍贵的藏品。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文物的无损检测和分析,避免传统修复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害。同时,数字化藏品数据库的建立,也为文物的备份和灾难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确保了藏品的安全。

(四)提升展览互动体验感

数字化时代,智慧博物馆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为观众带来互动性强的展览体验。

首先,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般置身于历史场景中,感受博物馆藏品的独特魅力。同时,增强现实(AR)技术也能为观众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展示,使他们在参观过程中获得更多知识。

其次,智慧博物馆还可以采用全息技术,将珍贵的历史文物以更为生动、逼真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全息技术能够将文物的三维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可以亲手触摸历史的痕迹。另外,互动滑轨屏也是一种创新性的展示方式,它能够根据观众的移动轨迹,展示不同的藏品信息,使参观过程更加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最后,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智慧博物馆还应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观众的行为和兴趣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对观众参观数据进行分析,博物馆可以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从而为他们推荐更加个性化的展览内容。这将极大提高观众的参观满意度,使他们能够在智慧博物馆中获得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总之,智慧博物馆应当紧密结合数字技术,为观众打造一场互动性、沉浸式的参观盛宴。通过不断创新展示方式,智慧博物馆能够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满足观众的需求,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五)提供个性化服务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不应忽视观众的需求和体验。在数字赋能背景下,博物馆应积极运用先进技术,为观众提供智慧化的服务。

首先,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自助导览设备等,博物馆可以为观众提供更为便捷和个性化的导览服务。观众可以轻松获取展品信息、了解展览背景,参与互动游戏,从而丰富参观体验。

其次,智慧博物馆还可以利用智能语音交互、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与观众的智能化互动。观众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获取展品信息、参与互动活动,博物馆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也可以使博物馆更加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最后,博物馆还要做好观众调查工作,对已经参观的观众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智慧博物馆的评价,并积极采纳观众的建议,不断优化智慧博物馆的服务,确保智慧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和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六)重视数据安全问题

数字化时代,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成为博物馆运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严重威胁博物馆的声誉和公众对博物馆的信任。在具体工作中,除了博物馆内部数据安全性问题之外,博物馆还要特别关注观众信息的安全,应避免对观众信息进行过度采集和挖掘,确保信息使用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例如,在收集观众信息时,应明确告知观众信息的用途,须经过观众同意,同时,对于涉及观众隐私的信息,博物馆应持谨慎态度,避免不必要的收集和滥用,通过对观众信息有选择性地筛选和收集,能够更有效地避免观众隐私数据被恶意泄露。总之,智慧博物馆建设中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不容忽视。博物馆应重视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问题,避免对观众信息进行过度挖掘。

(七)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需要一支具备信息技术和博物馆学知识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博物馆才能够在数字赋能背景下更好地进行智慧化升级。

1.招聘信息技术人才

博物馆要注重信息技术人才的招聘,有利于智慧博物馆数字智慧系统和平台的建设,他们要具备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招聘过程中,应该明确所需的技术岗位和岗位职责,如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并有针对性地挑选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人才。同时,还应注重人才的职业规划,为年轻人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

2.招聘艺术人才

博物馆要招聘一批具有艺术背景的人才。线上博物馆不仅是数字展示平台,更是文化与审美的展示窗口。具有艺术背景的人才能够通过其高水平的艺术审美,提升博物馆展览的艺术魅力,使观众在参观展览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博物馆的文化底蕴。

3.重视内部人才培养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对内部人才的培养。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展示者,其员工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数字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博物馆应加强对员工的数字化培训,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具备良好的数字素养,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数字技术和工具。为实现这一目标,博物馆可以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定期举办数字化技术讲座、研讨会和交流活动,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同时,博物馆还可以邀请数字技术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为员工提供更加深入、系统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样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数字素养,还能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博物馆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将更加游刃有余地运用数字技术,为观众呈现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同时,这也将有助于博物馆在数字化时代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数字化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智慧博物馆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智慧博物馆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博物馆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智慧博物馆还将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香.数字赋能下的智慧博物馆建设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3(12):94-97.

[2]段正梁,刘桂兰.5G+智慧文旅在博物馆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包装,2021,36(04):69-72.

[3]王晶莹,张晓琳,周丹华.技术赋能博物馆教育的国际研究图景:框架、类别与路径[J].数字教育,2023,9(05):84-92.

[4]范浩宇,蔡新元.智慧博物馆沉浸式体验空间营造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3,30(09):117-123.

[5]吴剑明.智慧博物馆体系的建设策略[J].文化产业,2024(01):51-53.

(作者简介:周爱玲,女,本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助理翻译,研究方向:智慧博物馆建设)

(责任编辑 张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