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对坏消息很敏感,是坏是好? 坏,如何避免?好,如何利用?

2024-08-09 00:00舟舟
现代家长 2024年8期

大脑对坏消息敏感的坏处:容易让家长陷入育儿焦虑

这样避免:做最基础的,不使用暴力、不虐待、不漠不关心、不企图控制就可以了

李婷是一位新手妈妈。自从有了孩子,她疯狂学习育儿理论,结果发现:既要关注语言发展,又要关注数学思维,还要进行英语启蒙、发展音乐技能,并且给予无条件的爱……她竭力做好,却还是担心哪方面没做好,耽误孩子。

不只是李婷,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教育焦虑。

其实,家长有教育焦虑不奇怪,因为焦虑本来就刻在人类的基因里。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8个月的婴儿会更快地转头看蛇的图片,而不是青蛙的图片;5岁幼儿会更快地识别悲伤的面孔,而不是开心的面孔;成年人戴上显示不同图像的眼镜时,大脑专注于恐惧或厌恶图像的时间更长……

就是说,人类的大脑总是更关注坏消息。

这不难理解。我们的祖先身处凶险环境,大脑的预警系统相当灵敏,在危险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能让身体自动做出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虽说如今环境安全多了,但是我们的大脑仍然保留着灵敏的预警系统,毕竟虚惊一场好过追悔莫及。

不过,预警系统过于灵敏容易导致反应过度,做出非理性决策。

比如,妈妈担心儿子学习跟不上,上学前,给他报识字班和幼小衔接班;上学后,老师反映他的字写得不好,给他报书法班;期末没考好,又给他报假期补习和先行班;担心语文不行,又报语文班;害怕数学落后,加上数学思维和奥数班;得知儿子的同学考过了剑桥,又犹豫要不要报剑桥英语班……

结果,孩子小小年纪,忙得一点玩耍的时间也没有,对其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除了对危机过于警觉,大脑有时还会杞人忧天地寻找并不存在的问题。

一位博主发帖说,他外甥中考差36分满分,结果他姐在家哭了4天没上班。等到放榜,外甥的分数确实不够上市里最好的高中,但能上另一所不错的高中,可他姐就是不满意。无论亲友怎么安慰,他姐都听不进去,认定只有上全市最好的高中,孩子才有前途。

网友在后面留言,忠告这位博主的姐姐:孩子没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远远称不上人生失败。与其担心这,不如担心自己的情绪这么不稳定,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你看,大脑对坏消息太敏感,就是非常容易让家长陷入育儿焦虑。

那么,怎么避免大脑对坏消息过于敏感带来的育儿焦虑?

办法很简单——做最基础的。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桑德拉·斯卡尔发现:养育孩子,家长只要不使用暴力、不虐待、不漠不关心、不企图控制就可以了,此外再做很多其他的,对孩子就无显著不利影响。

很多家长有一种误解,觉得自己付出得越多,孩子成长得越好。事实上,家长只要做到斯卡尔说的4点——不使用暴力、不虐待、不漠不关心、不企图控制,孩子就能自己健康成长,如果养育孩子过于认真、负责,反而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研究表明,家长在养育过程中只要没有低于阈值的短板,不管学历如何、事业如何,都不会对孩子的智力产生明显影响。所以,家长不必把弦绷得太紧,不必事无巨细,不必追求完美,偶尔偷个懒,漏掉学校的一两次活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不大。

新手妈妈都知道,婴儿出生后要和妈妈有大量的身体接触。假如妈妈很忙,一天只能抱孩子3个小时,是不是不够?其实,久一些更好,不过3个小时也可以。当然,不能再少了,再少就会妨碍孩子建立安全感。

学习也一样。如果孩子想补习薄弱学科,或者对数学有兴趣,想更深入地学习,没问题,给他报班让他学习好了。但是家长不能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就不断压缩孩子的玩耍时间。因为孩子的玩耍时间一旦降到阈值以下,就会影响其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运动能力的发展。这样的话,哪怕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去了,也会得不偿失。

植物生长需要阳光、雨露和土壤。在满足必要条件下,给它施肥、灌溉,它会长得更好;不给它施肥、灌溉,它自己也能正常生长。

从这个角度看,孩子和植物一样。

家长只要不忽视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给予他阳光(关注)、雨露(陪伴)和土壤(经济支持),孩子自己就能“天天向上”。如果家长想更进一步,做到科学“灌溉”“施肥”,孩子会成长得更好。但是如果家长因为焦虑而大水漫灌或者日以继夜地施肥,孩子不但成不了才,还极有可能被“淹死”或者被“烧死”,正所谓“溺爱不是爱而是害”。

大脑对坏消息敏感的好处:教育孩子,有时用“大棒”比用“胡萝卜”管用

这样利用: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改掉缺点,那么在表扬之后,就要明确提醒孩子哪里有问题、怎么去改正

不过,大脑对坏消息敏感也有好处。

教育孩子,有时用“大棒”比用“胡萝卜”管用。不要误会,我不是鼓励责骂、体罚孩子,而是提醒家长注意,过度的正面反馈有时不如批评更让孩子印象深刻。

美国很多中小学因为担心打低分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降低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于是老师把批改作业、试卷的标准放得很低,学生轻轻松松就能拿到B甚至拿到A,考试也不公开成绩排名。即便这样,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数学能力还是差得无法达标,而学校为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依然让他们自动升级,一路读完高中。

这对家庭富裕、对未来有清晰规划的学生影响不大,因为他们早就定好了上什么大学以及大学毕业后干什么。这对自制力差、父母疏于管教的学生影响很大,老师不严格要求,他们就会越来越落后。更让人难过的是,华而不实的成绩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他们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深受其害,反而为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

大学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有研究发现,和以前相比,如今的大学生不仅学的东西少且学习速度慢。大一、大二有近二分之一的学生没能在批判性思维、复杂推理和写作技能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三分之一的学生即使到大四也没有明显进步。后续研究还表明,能力停滞不前的学生,即使毕业后找到了好工作,也很难保住。

教育,固然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家长还是应该和孩子一起真诚面对。比如,在餐馆吃饭,想让孩子学会餐桌礼仪,就要在他发脾气时予以制止和惩罚,而不是通过讨好、贿赂让他记住餐桌礼仪。

一提到批评孩子,很多家长就心有余悸,觉得现在的孩子都是玻璃心,害怕直白地批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能有这种担心,说明家长还是不错的。因为心理学研究发现,言语攻击对人的杀伤力跟遭到殴打一样,心理上的疼和生理上的疼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批评需要技巧。

对此,有专家提倡“三明治”批评法,即把批评夹在表扬中。

三明治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表面的面包,第二层是夹心,最后一层是抹了黄油的面包。“三明治”批评法,顾名思义,如同三明治一样:认同、赏识、肯定对方的优点或积极面,是表面的面包;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则是中间的夹心;鼓励、希望、信任,则是最后一层抹了黄油的面包。

这种批评法不但不会挫伤对方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还能促使他接受批评,并改正不足。

比如,你想劝室友收敛脾气,可以说:“你是一个很好的室友,身上有很多品质值得我学习,只是你有时很急躁,若收敛一下脾气,肯定更有魅力。”室友听后,知道你对他的急躁情绪有所不满,但大概率会听从劝告,并努力改正。

不过,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发现,开场的表扬可能会让随后的批评更痛苦。

他们给两组学生看词汇卡,一组学生看的正面形容词更多,另一组学生看的负面形容词更多,结果两组学生都记住了更多的负面词汇,记忆结果差不多。但是当正面形容词和负面形容词以“三明治”方式呈现时,中间出现的负面词汇几乎都留在了学生的记忆中。

另外,先听坏话再听好话,学生会以较好的心情结束实验;先听好话再听坏话,学生充满忧虑,但更想自我完善。

这个实验结合心理学研究结果,科研人员对如何批评孩子提出了更有价值的建议。

1.家长是希望孩子消化不愉快情绪,还是希望他做出改变

如果家长只希望孩子消化不愉快情绪,那最好不要批评孩子。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改掉缺点,那么在表扬之后,就需要明确提醒孩子哪里有问题、怎么去改正。

2.批评和改正虽然重要,但千万别忘了表扬

虽然让孩子改正缺点是目标,但该有的表扬千万不能忘。

心理学家发现,4个好消息才能抵消1个坏消息带来的影响。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学家克里福德·纳斯提出,要平衡一些负面评论,家长就要进行一长串的正面评论。因此,他鼓励家长向金牌销售员学习,开发有新意的表扬,学会花式夸人。

他请两组学生猜一种他提前想好的动物。前一组学生被告知,电脑会评价其游戏表现;后一组学生被告知,电脑的评价与其游戏表现无关。两组学生都收到了电脑做出的“聪明”“巧妙”等评价,结果后一组学生嘴上说“傻瓜才信呢”,可还是移动鼠标给电脑的准确度打了高分。就是说,即便知道表扬是假的,也挡不住被夸奖的美好体验。

3.不要一味指责,要和孩子一起想办法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道格拉斯·梅纳德教授在研究医生和患者对话时发现,好医生很会和患者沟通。他们不是单向告知患者该怎么做,而是让患者参与进来,让患者说说病情和对病情的看法,然后和患者一起看检验报告。告诉患者坏消息时,好医生也循循善诱,了解患者最想怎么做,然后鼓励他接受应该接受的治疗,而不是生硬地下指令。

这样的做法对教育孩子同样有效。

和孩子聊天时,家长可以让孩子说说他的学习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和他一起看作业、试卷。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时,问问孩子想怎么做,然后提出建议,鼓励孩子做出补救。如果孩子信心不足,可以帮他树立几个容易达成的小目标;如果孩子经常拖延,可以帮他把时间管理能力提一提;如果孩子没掌握某个知识点,可以让他请教老师或同学……

总之,不要一味指责孩子,而要提高孩子的参与度,和他一起想办法,这样孩子就能更愉快地听从家长的建议。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