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高职美育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24-08-08 00:00阮文婧
知识文库 2024年14期

美育课作为当前高职公共艺术课,不但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浇灌美好心灵的重要使命,更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人文情怀的有力媒介。单纯进行艺术鉴赏的美育课堂并不能满足大众对高职美育的教学期待,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完成如此艰巨的教学任务,并不是易事,这对美育课课程设计和美育教师来讲,都具有很大的挑战。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新型学习模式,它将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主动性强。项目式学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具有五大特征:项目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注重不同类型知识的整合;强调学习的实证性;鼓励团体协作,发挥学生共同体的作用;认真评估每一位学生。

1 项目式学习概述

1.1 项目式学习的概念

项目式学习起源于美国,其本质是将真实的问题情境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教师需要通过项目的实施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内化。项目式学习是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项目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因此,项目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1.2 项目式学习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在传统教育方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知识、传递经验,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传授知识技能与理论知识。而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参与者,是项目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需要先将知识点、技能和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在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与技能。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完成项目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在高职美育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在传统美育课堂中教师通常是按照学科教学大纲将知识点、技能、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在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容易将学科内容和技能当作教育的主要内容,忽视了美育教学活动的育人价值和情感功能。项目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高职美育课堂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这也是对我国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贯彻与落实。

2 高职美育课堂中应用项目式学习需要遵循的原则

2.1 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项目式学习同样如此,它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高职美育课堂中应用项目式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项目,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他们了解项目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然后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和确定项目主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帮助他们解决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最后要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并给予奖励。

2.2 以项目为载体

高职美育课堂中应用项目式学习,需要将相关艺术知识和专业技能整合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以此作为项目载体。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活动中,在完成具体的实践任务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小组合作、竞争、互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式学习中,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提升。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内容复杂的项目,教师可以利用远程教学、在线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

2.3 以任务为驱动

在高职美育课堂中应用项目式学习,其最终目标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项目内容,掌握项目技能,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

2.4 以能力为核心

项目式学习在高职美育课堂中应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掌握相应的职业能力,而不是单纯地完成具体任务。因此,教师要遵循以能力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掌握相关技能。

2.5 以合作为保障

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这也是项目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共同探究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保障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和环境,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项目竞赛等方式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沟通与交流,以便更好地完成项目式学习。

3 项目式学习应用在高职美育课堂的意义

高职美育教育教学对象为高职在读学生,从国家对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己任。学生培养目标以实用化的技能为主,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高职美育教育也应该紧扣这一培养目标,与其他课程同题共答。而目前高职美育课堂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很大短板:一是大多数美育课堂都以学生被动的艺术鉴赏为主,教师使用多种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赏析内容生动有趣,但学生在欣赏之余却很难领会其深意;二是高职各专业学生艺术素养基础不同,同上一堂课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三是美育教师专业性不强,无法做到对美学理论和多种艺术类型概念的掌握,课堂表现心有余而力不足。

项目式学习提倡团队式学习,以团队合作为基础,对不同学习基础的个体提供多个选项的任务分工,在项目任务的分解中模糊了学科间的边界,专心探索项目完成目标,以达到最终教学目的。将项目式学习与高职美育课堂相结合,由学生自主探索艺术、社会、人文之美的奥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充分给予信任,每个学生都能在项目式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3.1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鉴赏和体验,对于不熟悉不自信的领域,学生多羞于发表观点和看法,故美育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主,不断输出概念和观点,这便造成了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而项目式学习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分组探究,将教师从台前转向幕后,学生可以毫无保留地发表新观点,产生新想法,然后再自行验证和自我完善,这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也正是思考和创新的过程,在解决问题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不同章节的学习兴趣。

3.2 有助于构建丰富优质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面对意义深刻的艺术作品,往往避免不了枯燥的理论讲授,想要抓住学生长久的专注力并不是易事,项目式学习集合分析问题、讨论对策、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分析整理、组织整合、汇报讲解等一系列内容,充盈了整个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将美的来源、艺术作品的产生,以及作品美的规律,用小组讨论和展示互评的方式呈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过程,给予了学生优质的学习体验。

3.3 有助于增强学生选择和辨别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是高职美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在美育课堂中可以欣赏到世界各地著名的艺术作品,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美,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美的过程,更应该将选择权优先交给学生,将讲授和观赏美的过程,通过项目式学习转换为寻找和讨论美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容易,学生需要翻阅大量资料,有时还会被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所迷惑,只有不断验证和调整方向,最终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所以,当我们在美育课堂中运用了项目式学习,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有效锻炼了学生甄别网络虚假信息的能力,大量的资料整理和翻阅,极大地增强了学生选择和辨别美的能力,这正是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3.4 有助于促进学生课堂深度学习

美育课堂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从思想到情感共同迸发去感受和体会美的意义,艺术作品犹如一个符号,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的价值,而是一种思潮,一个地域甚至一个时代的文化,单纯对作品的赏析,并不能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美育课堂的落脚点应该还是在人的本质力量的探索和歌颂上,在情境更为真实的项目学习中,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感受现实的人、事物及其关系,而不是接受几个“干巴巴”“硬邦邦”“冷冰冰”的抽象概念与判断语句。在这个意义上,外部的知识、材料,项目本身所蕴含的问题与方法,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思考、行动等等,都共同构成学生发展的内容、过程与方法。将这种学习方法代入美育课堂,学生能够自主探索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文化,以及承上启下艺术美的继承与推新。在课堂实践中,往往每一组学生的学习成果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在各个小组集中汇报结束后,便形成了统一多角度全方位的学习报告和展示。

4 高职美育课堂中应用项目式学习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创新,高职美育课程教学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项目式学习引入美育课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者在高职美育课堂中进行了相关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整体来看,大多数研究还处于理论层面和浅层次的探索阶段,缺乏对美育课堂中项目式学习实施的研究和经验总结。在此背景下,笔者以高职美育课堂为研究对象,以项目式学习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以期对高职美育课堂中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4.1 设计的项目偏理论化,缺乏实践活动

项目设计偏理论化,缺少实践活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项目设计阶段,教师与学生对项目的认知不够全面,对项目的实施过程缺少足够的认知。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也没有认识到理论和实践是相结合的,导致实践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

4.2 缺乏对学生的有效评价

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在项目研究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科学合理,对学生的评价存在“两张皮”现象。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停留在学习结果上,没有体现出学生在整个项目研究中的贡献;另一方面,教师只注重学生对项目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评价。

4.3 缺乏系统的考核与评价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系统的考核与评价,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对课程的理解。目前,项目式学习在高职美育课堂应用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考核与评价,也缺少相应的考核标准。项目式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还要通过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成果展示等环节进行考核与评价。只有建立了系统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从而为高职美育课堂应用项目式学习提供依据,推动美育课程的教学改革。

5 高职美育课堂中项目式学习模式设计与实施

目前,项目式学习在各学科中都有广泛的运用,较为常用的学习流程为:问题导入——小组讨论解决计划——小组细化分配任务——协作讨论推进——形成结果——展示分享。

5.1 聚焦学习主题,多维度设计驱动问题

项目式学习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概念的思考和探索。高职美育课堂要确定驱动问题,首先要确定问题的属性特点,必须从高职美育学科出发,能够引起深入思考和广泛调查且有意义的问题,这个问题最好能拥有开放式的答案,还可以将问题驱动设计为典型性角色体验,更能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中国国画之美内容时,可以将问题设计为:“你是一名故宫工作人员,你接到任务要在下个月接待来自英国的学者,参观中国名画《千里江山图》,你需要全方位讲解这幅画的来历和观赏价值,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国画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介绍词,并进行模拟表演。”这样的题目设定,将学生带入一个故宫工作人员的角色中,接到接待国外学者的访问任务,嵌入了学生感兴趣的角色扮演情境当中,使得问题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课堂的主题是宋朝历史名画《千里江山图》,教学本质内容是国画之美,完成这一项目需要团队作战,广泛搜集资料,共同探寻《千里江山图》传世之作背后的故事,以及国画的魅力所在。像这样将教学内容设定为适合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驱动性问题,嵌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整个课堂变得有趣而具有吸引力。

5.2 主动学习探索,合作共商共赴寻美旅程

项目式学习主张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导项目导入和前期概念性介绍,不直接讲解和公布问题的答案,只在探索过程中适当给予引导,课堂深度内容则由学生主动学习寻找答案,最后由教师对小组展示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学生接到任务后,首先要进行分组并设置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共同商议项目完成计划以及分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美育课堂中分组,需要教师首先摸排学生的美育基础,建议尽量将有艺术学习基础和对美学与艺术较为感兴趣的学生分散在各个组队中,有助于保证寻美之旅的正确方向,

5.3 优化学习过程,有效拓展教学资源

学生主动探索、广泛搜集资料的过程便是认识美和发现美的过程,要鼓励学生跨越学科的界限,一切行动都为完成整体项目进行推进,这也是项目式学习的优势所在。高职美育是多种学科和多个领域的集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地收集信息,才能形成最终的答案。比如,在学习雕塑之美的章节中,学生需要了解的不仅是雕塑艺术的工艺美感,还要从历史、佛学、民族文化等学科或角度深度探寻雕塑之美。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层次多角度挖掘信息,可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书籍,或推送相应的学习视频以拓展教学资源。在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给予引导,及时对学生搜寻的错误信息作出提示,保证学习过程的有效。当然,小组分工应各取所长,将收集资料、手工制作、汇报表演等工作分配给擅长的学生,再最终进行整合。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拘泥于教室这个小空间,如果教学内容是戏剧艺术或舞蹈艺术,项目小组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到剧场观看演出,寻找问题的答案,记录相关感受,以帮助小组圆满完成任务。

5.4 学习成果分享展示,多元评价贯穿课堂

成果展示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美育课堂中体验美的关键环节,学生在高职美育课堂展示研究成果,往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和汇报,学生在汇报时,需要将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简单地介绍,再对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讲解,当然,简单地汇报讲解并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学生除了要摸清“为何美”“怎样美”,还应该真正体会和感受到美,并将这种美融入思想、渗透于生活中。比如,讲到中国瓷器的教学内容时,学生可以根据项目要求,对瓷器进行介绍和讲解的同时,代入中国茶文化的内容,可选择进行点茶表演。在点茶表演过程中,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赏者都能够直观体会中国古代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情趣,在“点”和“品”中,体悟中国特有的意境之美。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开展,将教学评价贯穿课堂的“前”“中”“后”三个方面。任务分配前,需要对学生在任务中涉及的美学领域的认识基础做调查和判断,可以制作调查问卷和发布课前习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卷和习题作答情况,掌握学生基础和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项目难度,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中能够更加自如地对不同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干预。在课中,也就是学生的成果展示阶段,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探索过程和展示结果作出有效评价和打分,及时反馈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并对展示成果进行补充和深化。与此同时,小组长也要相应为小组成员的配合程度、团队贡献等方面进行打分。当然,展示汇报环节只能看到一部分学生,想要掌握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就要在课后及时发布测试,测试内容主要是课堂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掌握,以及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情感指向,也就是是否能够真正体会和喜爱这项艺术之美。

5.5 积极分享资料包,持续渗透提升审美力

美感和审美能力并不能在几节课中快速提升,它对应人的感性世界,没有统一的标准度量,也没有明确的对错标准,它是纯粹而自由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标学生的情感需要和知识储备持续输出,通过网络发布丰富、高质量的鉴赏资料包,资料包可以是名画欣赏、乐器独奏、美妙歌声以及美轮美奂的艺术演出和精彩的电影片段,也可以是艺术家的生平事迹、艺术作品的流传过程,在发布后教师及时与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在新时代,网络信息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生活,教师要在这样的趋势下,抢占学生的信息传输高地,持续输出正向的、艺术的、可欣赏的内容,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审美水平,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

6 结语

项目式学习在高职美育课堂中的应用,更加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无论是在情感的管理还是在生活技能的运用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仅受益于美育课堂,对高职阶段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存在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