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心理咨询室来了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佩佩,她曾被诊断抑郁症,经过治疗已经基本恢复状态。可能是因为高考将至,佩佩说又开始感觉有些焦虑,因为之前看病耽误了上课,所以成绩不太理想。就剩下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要高考了,她觉得压力很大,上课时注意力也难以集中,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且,她喜欢独处、性格内向,不知道以后适合做什么工作。佩佩希望笔者给她一些指点。
对于佩佩同学来说,她可能属于抑郁型人格,是性格内向、敏感、多疑、谨小慎微,且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一类人。
这类人的优点是思维能力强、感情细腻、做事细心谨慎,能够敏锐地觉察对方的情绪,胜任别人的委托;缺点是不擅长与别人打交道,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较弱,兴奋阈值较低,对刺激常常反应过于迅速,不能够忍受太大的精神刺激,即使是微弱的刺激也会当作较强的作用来感受,所以这类人容易出现郁闷、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情绪反应。
抑郁型人格的人在学习与生活中要有合理的预期,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要有合理的预期,不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放置在过分高于现实的层面上,否则内心将会容易产生冲突、矛盾,由此导致郁闷、紧张、焦虑等情绪加剧,影响学习与生活。
抑郁型人格的人该怎么做呢?笔者有以下建议。
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抑郁型人格的人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所面临的事情,多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不让负能量将自己裹挟。
首先,你可以多与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人交往及交流,也可以多看些幽默有趣的书籍或电视剧。你要记得不要控制笑容,因为笑会使脸部的某些肌肉活动增加,促使其所连接的神经向大脑传送快乐的信号,进而改善心情往快乐的方向发展。同时,笑能增大人体对氧的摄入量,促使大脑进入类似于静坐的状态,从而改善心境。
其次,你可以多想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情,即便现在的处境对你不利,也要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情,这样身体会自动地提高体内血清素的含量。
再次,你要记得用积极的想法代替消极的想法——每当有了消极的想法时,先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以积极的想法取代消极的想法。多尝试几次后你会发现自己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消极的想法,而是积极的想法。
最后,你可以多做一些让自己心情舒畅的活动,如参与课外文娱和体育活动、课间多与要好的同学嬉戏玩耍等。
在这里,笔者想给同学们推荐一些让人听了之后心情舒缓的音乐,对养成积极的心态有帮助,比如舒伯特的《圣母颂》、格里格的《婚礼之日》、德沃夏克的《安魂曲》、维瓦尔第的《四季》、西贝柳斯的《第二交响曲》、贝多芬的《第二浪漫曲》《悲伤圆舞曲》、克莱斯勒的《维也纳随想曲》、柴可夫斯基的《忧郁小夜曲》、李斯特的《第二匈牙利狂想曲》《第四交响曲》、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等。
心动不如行动,尽量少想多做
对于抑郁型人格或者患抑郁症的人来说,最容易出现的现象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无论什么事情一旦多想,那么就会往负面的方向无限地假想,会想象出各种各样的糟糕情景,让自己郁闷、紧张、焦虑、恐惧,然后又不断地排斥和摆脱这些坏情绪,结果越是排斥和摆脱这些坏情绪就越痛苦。当事人就像钻进玻璃瓶中的苍蝇,越是想逃出这个玻璃瓶就越是碰壁,由此陷入了负面的恶性循环之中。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少想多做,行动起来。
对于高三的同学来说,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我们能把握的就是当下的行动。所以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怀着一颗诚心,以不犹豫、不彷徨、不问结果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成功与否完全交给命运。
我们并不能确定我们的未来会怎样,我们能做的只不过是踏实勤奋地“低头耕耘”而已。不管做任何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足矣。既然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师长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我们自然也就不必介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只要我们做到不患得患失,放弃对自己的过高要求及对成功的过分在意,那么成功就有可能奔你而来,并与你相拥!
做符合性格特点的人生规划
关于学业焦虑的问题,其实所有准备参加高考的同学都有类似的情绪和感受,因为人类都会有对未知的恐惧和焦虑。焦虑本身是人或动物对紧张情景的一种自然反应。不管你是哪种焦虑,心理研究的结果都早已表明,适度焦虑在考试中是有助于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的。
至于将来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笔者的建议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兴趣,再在兴趣的基础上做选择。医生、科研人员、编辑、工程师、会计等职业比较符合抑郁型人格的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内在气质。如果你虽然不擅长与别人打交道,但是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审美能力也比较好,那么可以选择从事各类设计师、园林规划师等职业。这些职业的工作内容相对来说与人接触不多。
抑郁型人格的人还有一个特点是喜欢安静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不喜欢争权夺利,内省能力强。根据这些特点,这类人可以考虑互联网博主、网文作者等职业。这些职业的独立性比较强,可以让自己简简单单地工作与生活,在平淡的工作与生活中活出属于自己的快乐。
抑郁型人格的人容易过度关注自我,因此会陷在自己的思维惯性中,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世界里。他们习惯自我谴责、自我批评,时常会感到内疚,即使自己没有犯错,也会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犹如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凛冬。
但凛冬终究会过去,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尝试建立自我心理支持系统、维持好的支持性人际关系,帮助自己拥有更多力量,真正告别苛责式自省,温和友好地对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