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印关系友好主基调未变,有限疏离不可避免

2024-08-07 00:00:00韩璐
世界知识 2024年15期

7月8日至9日,印度总理莫迪正式访问俄罗斯。这是莫迪五年来首次访俄,也是两国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首次举行年度峰会。在乌克兰危机长期化、印美关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莫迪打破以往新任期首访邻国这一常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俄印关系有望得到稳固,但囿于双边合作动能减弱、大国因素干扰等,两国未来战略合作恐难开拓新局。

俄印峰会聚焦三大议题

访问期间,莫迪与普京举行了大小范围会谈和一对一非正式会谈。除发表联合声明外,双方还签署了九项合作文件,涵盖能源、军事、科技、气候变化等多个关键领域。总的来看,此次峰会主要强调了三方面合作:

一是着力持续提升经贸合作水平。自2022年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俄印贸易增长迅猛。2023年,俄印贸易额达到6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印度对俄出口为50亿美元。今年前四个月,两国贸易额达到231亿美元,同比增长10%,俄已成为印度第二大商品供应国。为延续两国贸易上升势头,改善经贸失衡问题,两国专门发表了到2030年经济合作战略方向的联合声明,制定了一系列战略目标。贸易方面,到2030年双边贸易额应达到1000亿美元,俄将增加来自印度的货物供应。金融投资方面,双方同意运用本币发展双边结算体系,鼓励印企参与俄远东、北极地区投资。物流运输方面,双方将开通南北国际运输走廊、北极、符拉迪沃斯托克—金奈等航线,增加两国货运往来。

2024年7月8日至9日,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俄罗斯。访问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驾驶电动车,载莫迪游览总统官邸。

二是巩固和深化军工、能源合作。俄罗斯是印度第一大武器来源国,也是其最大的石油供应国。这两个领域合作是俄印特殊战略伙伴关系的“压舱石”。军工方面,此次峰会上,双方承诺加强军技合作,联合开发火箭发动机和第五代战斗机,俄将在印度设立军工厂,生产武器零部件。目前,俄印已签署协议,在印生产俄T-90主战坦克的坦克炮弹。能源方面,随着“印度制造”战略的推进,印度能源需求持续增加。2022年,印度从俄进口的石油量增加了十倍。2023年两国石油贸易达到了创纪录的388亿美元。此次峰会双方也再次强调深化在化石能源、核能领域合作。

三是加强政治与外交合作。两国元首确认将继续巩固和扩大特殊战略伙伴关系。印度表示支持俄罗斯所提出的所有倡议,包括欧亚大陆安全框架、不允许美化纳粹主义、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确保国际信息安全等。印度将在喀山和叶卡捷琳堡设立两个新领事馆。俄也将继续支持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以及竞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双方强调应在俄乌双方共同参与下,通过对话和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乌克兰38BO7WS050dUkkhtGVcpwg==危机。

总体友好关系短期内不会改变

自2000年以来,俄印每年在两国轮流举办领导人峰会。2020年,峰会因疫情原因被取消,这也是20年来两国首次取消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引发外界对俄印关系生变的猜疑。2021年12月,普京率先访问印度,恢复年度峰会传统。然而三个月之后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给两国关系带来新考验。虽然印度在俄乌之间严守中立,但对于举行首脑峰会也变得更加谨慎,尽管俄方多次对莫迪发出邀请,印度连续两年以“领导人日程难以调和”为由,推迟莫迪访俄行程。在此背景下,莫迪访俄、两国元首峰会的举行也意味着之前陷入危机的俄印关系得到了修补。

虽然俄印关系屡遭唱衰,但总的来说,两国特殊战略伙伴关系的根基并未受到实质性动摇。对俄来说,与印联手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提升俄国际影响力,对冲美西方对其实施的制裁和国际孤立;有助于俄构建普京所倡导的欧亚大陆安全框架;有助于俄稳住重要的国际军火和能源市场,为国内远东地区开发吸引外资。对印度而言,无论是从历史传统还是军事、经济以及平衡外交、增加对美筹码等现实利益考量,维系与俄的密切合作符合其国家利益。

有限疏离不可避免

俄印关系总体友好的主基调短期不会改变,但俄印关系的不均衡性、第三方因素及两国对外战略的差异决定了未来两国关系不会一帆风顺。

一是俄对于印度的战略价值在下降。2022年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俄遭受美西方极限制裁和孤立,外部环境急剧恶化,国际影响力也在衰退。俄迫切希望改变地缘现状。印度的地缘环境尽管也存在风险,但在大国博弈中采取“左右逢源”的外交平衡术使其面临较小的地缘政治压力。同时,美西方对俄军工领域的制裁给俄印军事合作蒙上了阴影,并加强了印度摆脱对俄军工依赖的动力。一方面,印度加大了从法国和美国的武器进口,俄制武器占比从之前的76%降至36%。另一方面,印度选择加强与美国军事合作,俄不再成为印度唯一的域外安全保障。总之,复杂的外部环境使俄罗斯更加需要稳定友好的俄印关系。这就意味着,只要不是彻底抛弃俄印特殊战略伙伴关系,印度选择亲西方的行为和对俄罗斯的疏离都不会有太大损失。

二是大国因素。美俄矛盾、印美合作、中印矛盾以及中俄深入合作,四对关系的综合作用都会影响俄印关系的发展。莫迪2014年上任以来积极发展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印太”地区事务上,借助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极大地提升了印美战略协作水平。美国则将印度视为其主导的“印太战略”的关键国家。尽管印度在乌克兰危机中持中立态度,但直到目前美国并未因印俄关系而惩罚印度。与之相反的是,俄美关系料将长期处于对抗状态,俄对印度走近美国始终心有芥蒂。与此同时,印度认定中国是其主要对手。随着俄罗斯加速“向东看”,中俄关系深化,印度对中俄合作的战略疑虑也有所增加,这也不可避免地对俄印特殊战略伙伴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三是俄印对外战略的差异性难以消除。俄印所处的战略环境和面临的外部挑战来源不一,这决定了两国将采取不同的对外战略。俄致力于打造没有美国参与的各种机制,包括新近提出的欧亚大陆安全框架,期望通过这些机制对冲美霸权,巩固自身大国地位。而印度则是支持俄主导或参与的相关机制以实现其在经济合作、地区反恐领域的具体利益,但不会支持俄“反西方”的政治议程。因此,俄印在对外战略层面的背离几成定势。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