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初中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写作兴趣低、写作思路乱、写作素材少、写作质量差等问题,本文基于“互联网+”,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及策略展开了新思考。探究结合“互联网+”优化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审题、立意、列提纲与评改四个环节,并分别给出了案例分析,以期减轻初中生语文写作负担与压力,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质量与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语文;语文作文教学;作文教学
写作,是初中语文课程中一项综合性与实践性极强的语文学习活动,全面考察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分析能力。对于绝大多数的初中生而言,写作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最难也最复杂的学习任务,这就导致不少初中生会对语文写作出现厌学心理与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其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以改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引领学生突破写作困难等障碍为出发,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与策略展开探究。
一、“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势
“互联网+”,指将以互联网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借助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促进传统行业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现代化创新发展的理念[1]。对于我国教育教学而言,“互联网+”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科课程教学创新的价值与功能,将其与学科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创新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实施与开展初中语文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初中生的语文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且具有时代性的语文学习资源和多层面、多角度的语文学习机会,促使其实现更具个性化与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推动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初中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中,“互联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上:
(一)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在“互联网+”背景下,实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最大优势集中体现在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主要得益于,互联网能够持续不断地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注入新鲜元素,包括但不限于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有更强的接受能力,他们的创作欲望与激情会被充满活力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所激发,可减少他们的厌学、排斥等消极情绪,并有助于这些情绪的瓦解。
(二)提供丰富多元的写作素材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是课本,其次是生活。但纸质学习资源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滞后性,且初中生的年龄相对较小,社会经验与阅历浅,这就使得初中生在实际的语文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写作素材匮乏、短缺或单一的问题,作文质量与文章内涵自然也难以得到本质性的提升。在“互联网+”背景下指导初中生进行语文写作,学生便能够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地获取到多元丰富的信息资料,这不但有效拓宽了初中生整合、收集与积累写作素材的渠道,同时也极大开阔了初中生的眼界,为学生创作更有新意的作文提供多种可能。
(三)促进学生更富个性地表达
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具有情感细腻、自我意识与日俱增、乐于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年龄共性与心理特点。在“互联网+”背景下实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能够有效破除传统命题式作文教学对学生天性释放的限制,创造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开放、自由的书面表达空间。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天马行空的创作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意,进而实现个性发展[2]。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新路径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审题、立意、列提纲与评改是教师指导学生写好一篇作文所需把握的四个关键教学环节。本文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及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促进与推动语文作文教学方式变革和转化。
(一)借助在线图书馆优化审题指导
审题是初中生语文写作中一个非常重要与关键的步骤,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写作主题的理解、分析和判断。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关注写作审题指导方式的优化。不同于小学阶段的语文作文,在写作要求中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写作提示,在初中语文课程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自主独立分析写作要求中的语句、字词及其关联性,结合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确定写作题目。当遇到命题作文时,初中生还需深入思考与挖掘题目的深层含义与背景,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经验,对题目的要求作出正确判断,如辨析题目要求是分析问题还是提出解决方案,判断题目要求是描述事实还是表达观点等。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够通过审题更为准确地把握到写作方向与重点,确保写作不跑题、不偏题。但由于初中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知识经验积累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就导致大部分初中生在审题时常会出现理解认识浮于表面,分析判断不够理性等情况,进而影响其语文写作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语文作文的审题教学指导时,可鼓励学生利用在线图书馆知识共享、随取随用、检索方便的优势进行作文审题活动,让学生将在线图书馆视为自己的“外置大脑”,从中汲取知识、资料及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对写作主题的精准把握能力,提升学生的审题效率与精度[3]。
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一课中,指导七年级学生围绕第一项写作任务“片段写作”进行书面表达时,初中语文教师可让学生用圈画批注的方式阅读写作要求,从中提取出“九月份”“由夏入秋”“变化”三个关键词,并将提取而来的关键词输入到在线图书馆的信息检索栏中。如此,学生便能通过网络获取大量与九月份特定时节、由夏入秋的变化相关的信息资料或图书、文章,如本地九月份的平均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由夏入秋的穿衣建议、九月份的节气与传统节日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合处理与加工,学生的知识量将得到拓展与丰富。再带着这些信息阅读写作要求时,初中生就能够更为精准地认识到本次片段写作任务是开放式命题作文,要求是选一个能够凸显出九月份特定时节由夏入秋变化的场景,并将自己对该场景变化的观察与季节变化的感受表达出来。此后,学生能够通过自主联想或上网检索,整合更多与夏去秋来有关的词语、诗句、佳文或美篇,写作思路也会更加清晰有序,作文内容也会因有效的审题更加丰富。
(二)借力多媒体教学技术,完善立意指导,明确立意方向
立意是作文的核心思想内容,是初中生在语文课程中对作文的构思设想与写作意图、动机。简单来说,立意就是学生作文中的中心思想,是影响学生作文内涵与深度的直接因素[4]。在初中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常会因经验不足而在立意过程中出现方向不正确、中心思想不集中或角度与写作要求不符等问题。
以往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立意时,通常会从正面角度上向学生渗透与传授正确、恰当的立意方法。这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立意方向不正确、跑题、偏题等问题的出现,然而学生在写作立意的新颖性和创新性方面仍显不足。在“互联网+”背景下,实施与开展初中语文作文的立意写作指导,教师不妨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支持作用,将错误的写作立意与正确的写作立意制成精美的电子教学课件,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视角的分析对比,使其在感知、体会与领悟的过程中,提出更具创意的写作立意。
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一课中,引导学生围绕本课中第二项写作任务“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自定立意。不少于500字”进行写作时,初中语文教师可在学生自主完成审题活动后,鼓励学生将自己形成的写作想法表达、罗列出来。比如,一部分学生会想到要强调“回家晚了”的原因,记叙导致这天自己回家晚了的事件,可以写开心的事、难过的事或突然发生的事;另一部分学生会想到要强调“回家晚了”的后果,写自己回家晚了后父母对自己的担心,或写因为自己回家晚了没有及时完成作业,反思自己贪玩的坏习惯;还有一部分学生会想到将回家晚了的原因与后果都记叙下来。在学生积极探讨与交流不同的写作想法时,初中语文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对应学生写作想法的写作例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例文的同时,对比分析三种不同立意角度的作文在表达效果、内容呈现与记叙形式等方面上的差异。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发现:写作立意并不是越多越好,将导致“回家晚了”的原因与“回家晚了”的后果都记叙下来的作文,仿佛一篇流水账,无法把握到作文的重点和中心;因此,在写作时需要慎重选择立意方向。在侧重记叙“回家晚了”后果的作文中,描述父母对自己的担忧远比描写父母对自己的责骂更好;写作立意要紧扣写作题目。在记叙“回家晚了”原因的作文中,先交代往常回家情况,再记叙导致这天回家晚了具体原因,这样的结构要比通篇仅仅叙述迟归原因的文章更加合理。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特定方式对初中生进行语文作文的写作立意指导,不仅能有效弥补纸质资源的不足,还能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和视野,使学生在多元对比中准确把握正确的立意方法。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将更符合写作要求。在合理辨析错误立意的过程中,学生的避错意识会得到加强,作文中心也将更加突出,内容的安排与规划也会更有条理。
(三)利用可视思维工具,改进提纲指导,梳理写作思路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正式落笔之前,将头脑中生成的写作想法、思路及对作文结构的安排以列提纲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有助于学生写作思路的清晰和完善,提高学生谋篇布局能力和写作规划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列提纲的写作教学指导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教学工具,鼓励学生结合图像、文字和表格进行列提纲的作文构思活动。这将使学生的写作思路在可视化思维工具的帮助下变得更加清晰、发散和直观,从而学会合理取舍写作素材与内容,写出更契合写作立意、更符合写作要求的优秀作文。例如,在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一课中,要求学生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进行写作时,初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希沃白板中的思维导图或在线脑图工具,将脑海中涌现的写作概念凝练成关键词,并基于这些关键词创建紧扣文题和主旨的思维导图。这样一来,学生在绘制、设计以及制作导图的过程中,逐步梳理和归纳自己的写作思路,辨别作文中应详细或简略描写的内容;掌握用以叙述餐桌对话的记叙技巧;了解用以强化写作主题的修辞手段和语言组织方法。相应地,学生对于文章结构、段落划分和排序的规划也将更加合理有序,从而显著提升作文的整体质量。
(四)依托线上互动平台,改进评改指导,提高作文质量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中,评改是解决学生作文问题、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有效手段[5]。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作文的评改存在滞后性,即学生完成作文后不能及时获得教师的反馈,缺乏学习的即时反馈。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线上互动平台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实时对电子版的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并通过网络迅速将修改意见和评语反馈给学生。这种做法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修正作文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
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可利用线上互动教学平台的网络课堂功能,组织全班同学在线相互评改彼此的作文。这样既满足了初中生对同伴作文的好奇心,又让学生参与到语文作文的评改过程中,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通过指出同学作文中的问题并根据他人的评改建议来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创新的写作灵感和立意方法,并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写作习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立足“互联网+”,实施和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指导。教师可充分利用与发挥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对语文教学的支持,对常规化的作文审题、立意、列提纲与评改指导方式进行变革与调整,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在享受用文字传达思想、流露情感、书写见闻的乐趣过程中,实现语文写作水平与能力的稳步提升。
作者单位:邴雅楠 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杨得志.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0):65-67.
[2]杨鹏.互联网时代下初中语文微体验作文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7):104-106.
[3]王筱菁.“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教学探索[J].中学语文,2021(33):40-41.
[4]周亚楠.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1(10):66-67.
[5]周倩.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中的有效运用[J].求知导刊,2021(0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