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课程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梳理分析当前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让学生学以致用,推动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优势。为此,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应积极主动地应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应对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所需和学生计算机技能发展要求。实证研究表明,应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后,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成绩和计算机技能实践水平均得到有效提升,验证了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值得推广和普及应用。
关键词: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应用课程;优势;模式;效果
一、引言
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是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承担的责任。然而,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和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特殊性,影响了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效果,阻碍了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发展。鉴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对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认知不够深刻,应用经验相对较浅的现状,本文首先阐述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和应用优势,进而提出基于项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并以对比实验验证所提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二、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和应用优势
(一)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所谓“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诞生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被描述为在对象或元层面上的话语的延伸[1]。在对象层面,学习是指对已知概念的扩展,使其具有新的属性和沟通方式或行动方式;而在元层面,学习则是改变话语元规则的过程,指导学习者进行某些类型的信息处理。这种信息处理被认为是对有效知识的使用。在这一理论框架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将课堂氛围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参与型,通过让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来协调他们的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以实践和生活为核心,具有长期性和跨学科性,旨在根据新的元规则改变传统的教学程序。它通过个人或小团体解决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赋予学习以意义,并提供学习决策和自我评估的机会,从而改善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2]。
(二)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受限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桎梏,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缺乏对元水平学习和教学实践的支持,导致学生没有机会以探索的方式参与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与学当中,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效。[3]在这种背景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能够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带来以下优势:
首先,应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项目任务定义为具有特定结果的目标导向活动,重点在于交换意义而不是产生特定形式,因此基于项目任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例如,在网页制作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带有文字和图像的制作任务。
其次,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推动学生主动探索。学生通过听讲、查资料和动手操作等多种学习方法完成给定的任务,从而得到学习行为的肯定,巩固学习兴趣,并培养主动探索精神。
最后,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这将有助于提升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发展。因此,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法,可用于使学生获得实践性技能。
三、基于项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三维教学分析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之所以对于所学内容呈现一种迷茫的状态,正是因为他们对该内容的背景了解不足。为了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计算机应用课程学习,可以设计一些需要探索的项目任务。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参与[4]。
首先,需要对项目实施进行分析。众所周知,项目任务的执行,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为了避免影响学习质量,需要提供一些积极的干预活动,以满足不同的认知需求,减轻学生的压力。因此,必须明确每项任务的学习目标,并实事评估学生的表现。学生的目标应是完成某项任务,而不仅仅是完成过程。
其次,需要对项目步骤进行解析。项目任务驱动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并做出独立决定,而不仅仅是执行教师的建议。因此,在项目开始时,应提供详细的教学资料,并进行学生分组。分组标准可以依据学生的平时成绩、计算机掌握水平和学生的个性特征来确定。在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例如,可以采用九型人格MBTI法分析学生的性格角色,将互补角色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小组或团队中。建议设计的项目步骤应以探索性的方式参与学生的分组讨论,并确保项目步骤环环相扣,做到项目任务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逐步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三层任务设计
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做好实训准备、教师演示和学生实训实作三层任务设计。具体而言,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第一层:创设情景,提出项目;第二层:分解项目,剖析任务;第三层:项目实训——突出重点——项目展示,师生互评。
在第一层中,要准备真实的视频材料和项目任务的提出。同时,教师提出的任务应具有挑战性,确保其真实性和实用性,以便学生能够模仿现实生活中的项目环境进行学习。
在第二层中,要确保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够成为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独立管理者,能够做出自己的决策,而教师则扮演着教学的促进者、主持者、引导者和资源提供者的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中的唯一的权威人物,而是转变为更加开放的引导者和“知识管理者”或助手的角色在进行教学演示[5]。每次案例剖析完毕后,将选定的项目分解成相应的任务。同时,引导学生按照案例步步深入,通过任务驱动和小组计时的方式,在合作竞争中完成任务。
在第三层中,为了促进小组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向学生提供关于如何在小组中合作的正式培训。如果小组任务的性质和类型没有指定较大的小组,则应将学生分成三个或五个小组(避免以偶数组成小组)。在教师进行演示时,应着重平衡群体的构成和多样性,尽可能展示一系列技能。教师可以运用表格、图表和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呈现教学材料,以简洁明了的形式呈现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与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样有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多维评价反馈
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采取多维评价反馈的方法,相较于单一以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表现。这种方法包括学生自评、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四个维度[6]。
每次项目任务结束后,首先要让学生对本次项目的完成情况和自我表现进行评价,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正确认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其次让同一小组的学生互相评价对方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贡献和表现,目的在于给予所有群体同等的重视和必要的褒奖;再次让不同小组针对同一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目的在于客观理性地评估小组项目,帮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优势和认清自身团队的不足之处;最后,通过教师评价为项目任务完成度提供权威评价,确保教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教师的评价能够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成长。
四、基于项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实验设计
在本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班级中,以期中考试成绩为标准,随机选取两个班级,进行教学对比实验。其中,A班51名学生,设为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方法;B班52名学生,设为观察组,实施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期结束后,应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22.3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学科成绩、计算机技能水平和学生教学评价。其中,学科成绩以班级期末平均成绩为评价标准,分数越高则教学效果越明显;计算机技能水平以国标计算机技能等级考试为评价标准,分数越高则教学效果越明显;学生教学评价以发放的自制《教学评价》问卷的结果为评价标准,分数越高则教学效果越明显。
上述结果均以S±的形式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两组期中学科平均成绩分别为63.46±4.54和64.56±4.44,数理统计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能够进行后续比较。在应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后,观察组的学科成绩为72.36±7.64,计算机技能水平为65.46±5.68,学生教学评价为90.45±4.32,均高于对照组,且组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分析
首先,在学科成绩方面,在应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学科成绩差异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学生的学科成绩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学生。这说明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提升学科成绩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其次,在学生技能水平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前后的技能水平差异也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学生。这进一步支持了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提升技能水平方面的显著效果。
最后,在学生教学评价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教学评价之间也呈现出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且观察组学生的教学评价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这再次验证了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提升教学评价方面的显著效果。
综合来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课程中的实施,对学科成绩、技能水平和学生教学评价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且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并没有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完成任务或实现目标的机会,这既不利于课程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该教学法包括三维教学分析、三层任务设计和多维评价反馈等内容,充分考虑了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需求和学生技能发展要求,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实证研究表明,通过实施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不仅在交流技巧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计算机应用技能方面也取得了进步。由此可见,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有效的,它确实可以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赵蓉城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和,符波,刘宏波,等.德国大学工程教育项目教学法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 2019(9):92-96.
[2]陈军,韩清华,杨安迪,等.项目团队教学法在嵌入式单片机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4):232-235.
[3]陈伟,高若晨,孙文彬,等.基于项目式教学法的GIS软件应用教学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40(5):177-180+284.
[4]胡建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逻辑路径——兼论“项目教学法”的适用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6):24-29.
[5]吕东澔,朱佰成,崔桂梅,等.基于CDIO理念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1):183-185.
[6]史明.新时代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