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024-08-06 00:00:00阳钰婕
健康之家 2024年6期

摘要:目的 观察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2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8例。对照组实施环磷腺苷治疗,观察组实施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钠肽(BN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和舒张期末内径(LVEDD)]。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BNP、RDW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RDW、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提高整体疗效,有效调节脑钠肽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环磷腺苷;沙库巴曲缬沙坦;脑钠肽;红细胞分布宽度;心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是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为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功能不全的症候群。慢性心衰也属于各种心血管病的终末期,患者多伴有体液滞留、体力活动受限、左室功能及结构和神经-激素调控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心肌损伤,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神经内分泌阻断剂、利尿、扩血管药物等,但整体疗效有待提高[2]。环腺苷酸具有正向肌力调节功能,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扩张血管、调节血压,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基于此,本研旨在观察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2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8例。对照组男67例,女61例;年龄49~86岁,平均年龄(68.79±8.41)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18±1.14)年。观察组男68例,女60例;年龄51~85岁,平均年龄(68.55±8.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年龄≥45岁;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4]中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肝、肾等脏器损害;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或言语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异常;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合并恶性肿瘤或免疫性疾病;不愿参与研究或治疗配合度低。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积极查找和消除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并给予氧疗、利尿、控制血压、强心、扩血管等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实施环磷腺苷治疗:注射用环磷腺苷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静脉注射,20 mg/次,2次/d。观察组在环磷腺苷治疗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前2周200 mg/d,2次/d,温开水分服,第3周起调整剂量为300 mg/d,共治疗1个月,两组均以1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为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分级改善>2级;有效为临床症状好转,且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无效为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分级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恶化。总有效率=(显效n+有效n)/总n×100%。

(2)比较两组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水平:抽取患者外周肘静脉血4 mL,将采集到的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设备选择BIOBASE台式低速冷冻离心机(型号:TDL-5E),转速3 000 r/min,将离心时间设定为10 min,进行血清分离后冷藏待检。采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公司)进行检验,检测方法为化学免疫分析法。

(3)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主要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和舒张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经常规心脏彩色超声诊断系统(美国GE公司,型号:E10)进行检查,LVEF越低提示患者心功能损伤越严重,LVESD、LVEDD内径越大提示患者心功能受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9.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BNP和RDW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BNP和RDW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和RDW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预后较差,可对患者生命与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均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通过减轻心肌负荷、舒张血管、改善神经-内分泌状态、抑制心室重塑等发挥治疗作用[5]。

环磷腺苷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通过激活环磷腺苷依赖的蛋白激酶A促进钙离子通道开放,增加钙离子内流,增加兴奋-收缩耦联,产生正性肌肉效应[6]。同时,环磷腺苷还能提高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冠状动脉痉挛和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促进外周血管舒张,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环磷腺苷还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激活,改善窦房结和房室结传导功能[7]。此外,环磷腺苷脂溶性好,能更好地进入心脏,抑制环磷酸腺苷降解,提高其脂溶性,环磷腺苷和钙离子水平升高后,能增强心脏收缩,阻断钙离子与周围外周血管平滑肌结合,从而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后负荷、提高心肌细胞血液供应[8]。

沙库巴曲缬沙坦为诸多临床指南及共识推荐的慢性心力衰竭首选用药,包含脑啡肽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多种抑制剂,具有较好的双重调控作用[9],不仅可以调控尿钠肽系统,还可以明显抑制受体拮抗剂,活化肾素-血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实现“1+1>2”的双重效果[10]。此外,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抑制氨基端BNP前体降解,提高环鸟嘌呤含量,舒张血管,加速尿钠排泄,减轻患者病情,从而逆转心室重塑,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和死亡风险[11]。沙库巴曲缬沙坦还可通过抑制脑啡肽酶活性迅速阻断血管紧张素受体,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血压调节剂量,直到达到最优药物用量[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BNP、RDW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RDW、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积极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BNP、RDW水平及心功能,提高疗效,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发挥协同效应。

综上所述,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提高整体疗效,有效调节脑钠肽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天维.RDW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0):1699-1700.

[2]张国福.血清RDW、UA、BNP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137-139.

[3]翟仙玲,杨辉.环磷腺苷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BNP、RDW水平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3,47(10):1574-1575.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5]关杨,李红,郭飞,等.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管生成素2及缺氧诱导因子1α对慢性心力衰竭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4(4):393-395.

[6]李硕,黎百志,李晓慧,等.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尿酸和脑钠肽联合检测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J].河北医学,2019,25(5):841-844.

[7]谷孟遥.慢性心衰患者经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后心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分析[J].哈尔滨医药,2023,43(3):7-9.

[8]白金荣.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环磷腺苷对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616-1618.

[9]庞春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及心室重构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0,44(7):942-944.

[10]王颜波,臧冬梅.慢性心衰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医疗,2023,42(23):1-5.

[11]闫竹梅,左泳泳.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辅酶Q10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及ALT水平影响[J].贵州医药,2023,47(2):274-275.

[12]张玉.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下降慢性心衰患者效果及对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交通医学,2022,36(2):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