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以一水滴琢人,以无私泽被世间。治水始于才,兴于德,其智慧贯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千年而不衰。治水者的实践积淀成了朴实的艺术、精深的理念,沿用至今。
以水为师,诚正一心。水乃万物之调和,顺势而柔,逆流则坚,若欲御水,先知脾性。余秋雨言:“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但千年前,都江堰之水脾性无定、盈枯无序,令百姓叫苦连连。是李冰在无数日夜细心钻研,得出治水良方,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用“止于至善”告诉人们止息纷争,李冰将其用于治水实践,不与水争土地,不与水争输赢,而浚理水脉以消灾,滋润田地以灌溉。李冰用他的治水智慧,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治水以仁,命运与共。中国是农耕文明,随四季生息,深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理。西湖在岁月更迭中经历的“三次重生”,便是一个典范。李泌,蓄泄有方,疏浚六井;白居易,竹笼横塘,九木为桩,筑白沙堤;苏轼,清淤筑堤,湖中集市,通行无碍。此三者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治一方水,其实是护一方人。西湖的命运早与当地人紧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为治水,得以载物;也因为治水,得以成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常看一看水,莫管它静水流深,莫管它奔涌不息,只要运动,便为活水。以治水之智慧,思文化发展之大业,可知有源头的思想,有扎实的实践,有坚实的信念,才能使文化活络,才能使精神永存。治水重创新与突破,以治水智慧移之管理,以治水智慧移之天下,对当下发展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在“治水”的路上,从未一帆风顺,但若我辈继承优秀传统思想,以才为基,以博爱为力,“活而体轻”,必行稳致远。
中国的治水智慧朴实无华,但这一滴水却融汇了一个民族的追求,一个民族的追求又浓缩为至简大道——“人水自然和谐共生”。治水精神跨越时空庇护着今天的我们,而我们也将不断创新发展,把治水的智慧推广到全世界。
善治国者,必先治水。江河安澜,方能国泰民安。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中国的治水智慧、大国担当与这颗蓝色星球一起脉动。
【贵州贵阳市修文县第一中学高三(5)班,指导老师: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