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经常去南村的三舅家玩,因为相隔几里地,一高兴连跑带颠地一撒欢就到了。
每次去都看到三舅家的西墙上,挂着一把军绿色的小壶,样子很独特,上面布满大坑小包的,显得很老旧。我就央求三舅摘给我玩玩,可三舅就是不答应。其实三舅很疼我,要什么都舍得,可就这把小壶就是不给我玩,我莫名其妙,三舅便告诉我,长大了他给我讲讲这把壶的来历。
于是,我盼着长大,等着听三舅给我讲故事。不知不觉地我已上了小学五年级,当我再次去三舅家,三舅主动招呼我和表兄弟表姐妹,说要给我们讲故事,大家一拥而上,团团围坐在炕上。此时三舅摘下小壶,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摸着,用低沉的声音,给我们讲起这把小壶的来历。
“这事还得从1948年解放战争说起,在战斗中时刻都有战士流血牺牲,为了支援前线,开鲁县共组织了四期战勤担架队。第一期是1948年元月,出担架队100副,战勤民工400名,每副担架编制3至4人。那时我才19岁,年轻力壮,也报名参加了担架队,分配到第一期,由县政府战勤科郭云峰同志任大队长,郑荫亭任副大队长。于元月3日全县担架队集合在县政府院内准备出发。出发前由县长唐宏光同志作战斗动员讲话。讲话的内容大致是:开鲁县担架队是支援东北解放战争的担架队,打倒蒋介石,保卫祖国,保卫家乡,保卫胜利果实的光荣行动。担架队员个个磨拳擦掌,喊着口号:坚决完成任务。
唐县长做完动员讲话,由郭云峰率领队伍,打着“开鲁县担架大队”的红旗,由县政府院内出发,一支浩浩荡荡的战勤担架队走出东门,三舅也随着队伍,奔赴战场。
担架队3日由开鲁县出发,夜宿道德营子和宋家店,4日进驻通辽,5日由通辽乘火车奔向郑家屯,当日下午由郑家屯,直奔即将解放的康平、法库、彰武一“大崴子兵站”。这个地方风沙不断,平原内涝,沙漠荒野,气温寒冷,交通不便。
当我们驻扎妥善,在晩饭后就接到紧急通知:有140名伤员,今夜必须转移到郑家屯,可只有100副担架,怎么办?郭云峰立即召开大会宣布,无论如何也要完成任务,担架队员举手表决心,不怕流血,不怕牺牲。队伍出发了,此时大雪连绵,寒风刺骨,转移伤员非常困难。地下有匪徒骚扰,天上有飞机轰炸,解放军奋力抵抗,担架队齐心协力,转送伤员,时而有受伤的,时而有牺牲的,场面非常惨烈。突然,又是一阵轰炸,一颗手榴弹落在一名解放军战士近前,随着一声巨响,战士倒下了,血肉模糊得没了右腿,大家连忙把他抬上担架,担架队员飞速前进转移,血水顺着担架直流。这个解放军才十八岁,叫王中,参军一年,立过战功,这次又主动请战,参加战斗。王中满脸黑乎乎的,嘴唇干裂得扒着皮,三舅问王中喝水吧,他点点头,可一问大家,几个人谁都没水,此时王中用左手指指7144251aa5f60f717dc91974eccc370586692df72d9c2de6bcd1c7ff9bd80735右臂,三舅一看,原来压在右肩下面,是把小水壶,三舅赶忙摘下,摇晃几下,还真有点水,赶忙给王中饮水,就这样每过一会三舅就饮几口,生怕小战士牺牲,艰难的行走一段路,小战士突然喊:“别走了,把我放下,去转移别的伤员吧,我不行了”大家齐声鼓励王中:“小王,坚持住,小王,坚持住…”王中此时有气无力真的不行了,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指指三舅,三舅把耳朵贴在小王嘴边,只听小王说:“大哥,我不能和你们一块战斗了,这把军壶留给你做个念想,等解放了你可以用它装水去家乡的田野耕田种地。”话音刚落头一歪没了气息,大家脱帽致哀,都流出伤心的泪水。
在这冰天雪地里,我们几个人选了一棵大树下,用手费了很大劲扒个长方体小坑,掩埋了王中,用雪聚起一个高高的坟墓。从此,我背着这把军壶,奔波在东北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抬担架,抢救伤员,给伤员饮水,形影不离”。
1948年5月,担架队全部完成了任务,三舅带着这把军壶回到了家乡:开鲁县建华乡福盛号村,才有了三舅讲军壶的故事,我才知道这把军壶的来历,怪不得三舅对这把军用小壶这么珍惜。
三舅的名字叫王少武。为怀念战友,三舅的第一个儿子起名叫王中。
根据《解放战争时期的开鲁担架队》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