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合璧,华彩照程

2024-08-04 00:00赵庆庆
华文文学 2024年3期

摘 要:曹惠民是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名家和大家,其研究特色可归结为“四气”,即底气、大气、锐气和灵气。底气源自其深湛的学养和原典实证的精神,大气源自其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胸襟,锐气源自其敏锐的学术先觉和责任,灵气源自其为学为文的细心和慧心。曹惠民“整合两岸,兼容雅俗”“多元共生的中华文学”,以及“四没有一不”的治学理念和实践,“四气”以贯,开拓并引领了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进程。

关键词:曹惠民;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四气”;整合兼容;多元共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24)3-0106-06

曹惠民,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曾师从钱谷融和“五四”老人、东南亚华文文学先驱许杰。在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领域深耕细作近半世纪,卓然成名家和大家。却顾所来径,似可用“四气”归结曹惠民学术研究的特色,即底气、大气、锐气和灵气。其“整合两岸,兼容雅俗”“多元共生的中华文学”,以及“四没有一不”的治学理念和实践,“四气”以贯,开拓并引领了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道路。

一、底气,源自学养和原典实证

曹惠民曾任国家社科项目评委、教育部专家组组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长年浸润研究,成果斐然。自1988年在香港《文学世界》发表《他依然在星光下憧憬:我看陶然散文》后,他不仅多有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的评论见诸报刊(在中国大陆、台港澳和新、马、泰、菲、韩、英、美等地发表论文170多篇),而且出版了多种带有开放视野、令人耳目一新的论著、编著和教材。著有《多元共生的现代中华文学》(1997)、《他者的声音》(2005)、《出走的夏娃》(2010)、《边缘的寻觅》(2014)、《台湾文学研究35年》(2015)等,主编《1898-1999百年中华文学史论》(1999)、《阅读陶然》(2000)、《台港澳文学教程》(2000)、《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2013)、《台湾文学研究35年(1979-2013)》(2015),参编十多种中国现代文学史、比较文学史和国家级高校教材。三任韩国、台湾客座教授,四赴台湾,六抵香港,屡访亚洲和北美诸国,深孚众望,被曾敏之老赞曰:“远聘友邦驰美誉,默耕长卷证良箴。华文载体传寰宇,为有干城献至诚。”①

底气亦源于曹惠民对史料的广搜博纳和科学的剔抉爬梳。比如《台港澳文学教程》和《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集大成地收纳相关文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是中国首套既简明扼要又包罗全面,既突出名家又推介新人的大学教材,包括“总论篇”“台湾篇”“香港篇”“澳门篇”和“海外篇”,以及极具史料价值的“台港澳文学大事年表”“中国内地出版台港澳海外文学作品书目举隅”和“中国内地出版台港澳海外文学研究著作书目举隅”三个附录。

里程碑式的《台湾文学研究35年(1979-

2013)》近50万字,为大陆台湾文学研究做了历史性的巡礼。该著分“导言”“进程篇”“专题篇”“学者篇”“史料篇”和“结语”六部分。“导言”为总纲,溯及大陆台湾文学研究于20世纪40年代的肇始,就学科边界与命名,提出己见。“进程篇”回顾大陆1979年以来的35年台湾文学研究,探究其起步、拓展和深化三阶段的特征。以宏观论述为基础,“专题篇”按照主题和文类,对台湾文学展开微观的评述,前者涵盖日据时期文学、乡土文学、现代派文学、女性文学、“同志”文学、“酷儿”写作、新世代文学、都市文学、眷村文学、客家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和自然写作,后者探讨台湾的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报道文学、儿童文学、理论批评、文学期刊与副刊,两者各有侧重,且可互相参照。同时,用两岸文学的比较研究与整体研究,说明了台湾和大陆文学的共生、互补和异同。“学者篇”别具一格,综观几个梯次学者群,选取前行代(如汪景寿、封祖盛、刘登翰、陆士清)、中生代(如汪毅夫、黎湘萍)、新生代(如刘小新、朱立立)19位学者,展示其学术风采和成果。接下来的“史料篇”是该著之命脉,占全书过半,300多页,以编年体式收录中国35年间涉及台湾文学的专著、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以及研究机构、专业期刊、学术会议等各种史料名录。“结语”则登高望远,阐发前瞻理念,提出要“以东亚视野、国际视野、全球视野研究台湾文学,以立于国际学术界前沿”,给人以无限辽阔大有作为之感。②

全书史料翔实,论述精当。一卷在手,卅五年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专业梯队、学术成果、多类史料尽收眼底。厚厚的史料篇,编年体的排序,重要检索信息……虽非蒐罗无遗,但已尽可能逼近全面。傅斯年有名言:“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

可见,注重原典实证,以史实说话,论从史出,乃曹惠民学术底气之正源,亦与其学术研究的大气、锐气和灵气互为鼓荡交汇。

二、大气,源自视野和胸襟

曹惠民治学大气,视野开阔,胸襟宽广,力倡“整合两岸,兼容雅俗”“多元共生”的理念,切实推进了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他自云,“一以贯之、念念不忘的学术理念和研究视角,我用八个字加以概括,就是:‘整合两岸,兼容雅俗’。”③他进一步解释:“兼容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整合祖国内地和台湾、港澳地区的文学为一体。”④

“整合两岸,兼容雅俗”至少包括三层大气的学术视野:

一是海峡“两岸”拓宽了中国文学的研究空间,将一度因政治、历史原因搁置的台港澳文学(后推及中国以外的华文文学)纳入中华文学的大谱系,显示了先立足大陆,放眼台港澳;继而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宏阔视野。

文化学者金克木说过,文学史多重“编年史”,而忽视“画地图”。⑤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中国文学史多被书写成汉民族文学史,汉语文学史,且限于大陆板块,台港澳地区近乎被完全摒弃。曹惠民指出:“在地域空间上,对于台湾文学、港澳文学的‘搁置一边’……直接妨害了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内涵的确认,甚至有可能重蹈过去狭隘的‘中国新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覆辙。”⑥因此,曹惠民强调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空间意识和地缘诗学,补写台港澳文学史,让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文学在恢宏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上进行对话,阐发它们间的“连—隔—通”与“同—异—合”。

而曹惠民注重的“空间”则具有文学评论的多层面可能。其“空间”可指文本外的“空间”,如在大陆、台湾和香港这三个空间,分三个时间段(20-50年代、50-70年代、80年代后)并置讨论其文学各自的发展和联系,辨析其“作家族群”,论证:“内地和台港澳文学空间从相连经疏隔终于相通,划出了现代中华文学的流变迁衍的一种独特轨迹。”⑦另外,曹惠民善释文本内的“空间”,即作品中的“乡村”“都会”“市井”等文化地理场域在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各自表现,从鲁迅的未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小城到台湾黄春明的乡镇和李昂的“鹿港”,从茅盾、周而复、张爱玲、苏青、王安亿、程乃珊笔下的大上海到黄谷柳、侣伦、刘以鬯、西西、施叔青、董启章、陶然等人笔下的香港。乡土文学和城市文学在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构成了巨大的互可参照的文本阐释空间。

更妙的是,在文本外的“空间”和文本内的“空间”之间,还存在一个联系二者、值得探究的第三空间,即文本的传播、流通和消费空间,表现为媒体新变与文学衍变、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翻译与文学、文化和商品化等多重叠合的关系。曹惠民对于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中国与世界文学流通空间的独到分析,解释了“文学辐射源”“琼瑶热”“席慕蓉热”“金庸现象”“框框杂文”等诸多文学和超文学问题。

二是在“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空间框架内,“雅俗”的统观比照丰富了中国文学的研究对象,反映了大陆和台港澳雅、俗文学并存、对峙,此消彼长,复又共荣互动的历史面目,紧扣时代,恢复了文学研究的“半壁江山”。

曹惠民认为,文学“雅”“俗”之争,古已有之。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中的“雅”“俗”既对峙、对立又互相依存、渗透,尤以小说界为盛,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和“鸳鸯蝴蝶派”小说的30年对垒共存即为著例。而1949年后,严肃文学长期一统大陆,但台港通俗小说大炽,并在八九十年代连带同类影视直入大陆。随后,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同时步入“雅”“俗”共存影响的活跃期,北京大学开设“金庸小说研究”、金庸经典化等等都说明了俗、雅界限的人为因素和时代性。在梳理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通俗文学的基础上,曹惠民总结道:

20世纪通俗小说在中国的创作和传播,有过三次大的浪潮:第一次是二三十年代在大陆的滥殇、崛起,第二次是五六十年代在台湾、香港的重新复苏,第三次则是80年代在两岸三地的同时辉煌。第一、二次都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是谓“创作”之高潮,第三次则并未见新的大家名家的产生,基本上是第一、二次创作高潮时出现的名家名品的重印、再读,是谓“传播”之热潮。⑧

有学者指出:“没有通俗小说刺激的高雅小说和没有高雅小说发展的通俗小说,都很难成立也很难发展”,“雅俗对峙……是小说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动力。”⑨朱自清也指出唐以后,随着平民读书入仕,加之印刷术发达,雅俗共赏、以俗为雅、俗不伤雅日益可能。“雅士不得不理会甚至迁就着他们(指俗士——笔者注)的趣味……他们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⑩正如曹惠民所精言:

严肃文学的大众化(通俗化),通俗文学的高雅化(精品化),二者正互为影响。调整自我又兼容“对手”,从而消解雅俗对峙、抗衡的矛盾,致力于建立雅俗互渗、雅俗并存、雅俗共赏的新局面,应当是适应时代、顺应大众、也符合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其实也是唯一的选择。

三是“整合、兼容”提供了明晰有效、切中腠理的研究方法,跨越地域分界,围绕基本话题,采取宏观和微观双重视角,比较得出大陆和台港澳文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揭示了中华文学的嬗变规律。

曹惠民的《多元共生的现代中华文学》和《1898—1999百年中华文学史论》搭起了两岸三地的空间大构架,包容了雅、俗文学两大阵营,实现了20世纪中华文学的史学和文学梳理。“中华文学”和传统的“中国文学”虽只一字之差,视野却大为拓宽,有王国维所说“堂庑特大”之感,让原本拘于中国汉语文学者超越国界,领略海内外华文文学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1898—1999百年中华文学史论》凸显人文精神、世间情怀、现代化转型、中国情结、雅俗调适、女性写作、作家族群、传播和消费等八个基本话题,将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文学整合成一个互通、多向、有机的对话实体,建构了中华文学史模式。上文论及曹著中的“空间”(含地缘、文本、流通多义)和“雅俗”跨界整合,即是显例。除此,对西方现代主义、乡土文学、都市文学、文学与政治关系等在大陆、台港发展的比较,也堪称大气的新论。作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该书获得了专家组许志英、陈思和、王晓明、林建法等教授的赞扬,认为其“建构了体系新颖且较为完整的理论构架”“开创了文学史论述的新类型”,“是一部具有厚重学术质量的学术专著”。{11}海内外报刊也有多篇书评,肯定了这种整合新路拓展了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文学和文学史的研究空间,提供了可师法的实践方法。该书问世后,一批思路类似的文章、论著迭出。

三、锐气,源自先觉和责任

曾几何时,风传“一流学者不搞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华文文学的学科地位尚未确立。身份的焦虑,弥漫在华文文学学界。对此,曹惠民体现出源于学术先觉和责任的锐气,勇做“他者”,甘守边缘,自道:在边缘寻觅自有乐趣。{12}他以《他者的声音》《边缘的寻觅》命名其论文集,昭明志趣。对比认为大陆为华文文学中心的作家来说,台港澳作家是处在边缘的“他者”;海外华文作家处在中华文化圈外,又未尽融所居国的主流文化圈,对于中国和所居国皆是“他者”。而对比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或外国文学的研究大军来说,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者人数少,起步晚,也是“他者”。

然而,“他者”并不浅薄,更非没有思想,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学者同样可以一流,而面临的挑战可能更新、更多、更巨大,需要将批评大家韦勒克所说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完美结合。诚如曹惠民所言:“需要有比一般的学者更广阔的知识面、更敏锐的美学触角、更勤奋的浏览阅读、更丰富的阅历经历。举凡文化人类学、心理学、比较文学、历史地理学、民俗学、华侨史、中外交通史乃至文字和各语种的知识等等,都理应具备。”{13}可以说,选择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意味着学术开拓的锐气,立论写史,实非易事。

曹惠民身处江南,研究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并无地缘之利,若写相关文学史,倘不掌握第一手原始史料,岂有锐气胆量?所以,写史前,曹惠民所作以研读作家文本、观察文学现象为主,兼及对研究方法的思考,自道:“有所感有所得,便写点东西,长短不论,务必要有心得(或新得)。为学谨以‘四不一没有’自励:不哗众取宠,不人云亦云,不信口开河,不故步自封;没有感悟、心得绝不动笔。……任何时候都要有自己的坚守,趋时附势不为,批判文章不写,敬畏学术,把文学的还给文学,与其被意识形态所左右,莫如为情造文。”

因有锐气,曹惠民坚持学术操守,敢说敢评。对于某些论文专著,并不一味认同表扬。但在批评的同时,又能考虑到当时著述的限制,比如在意识形态、资料获取、学科早期尚欠成熟,评得在理,令人信服。

因有锐气,曹惠民主张了解境外对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鼓励外语同行加盟。在《台湾文学研究35年》中,曹惠民直言该书仅代表“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若能与境外、海外台湾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相联接比较,或可更深入地反思祖国大陆学界台湾文学研究理路的得与失”{14}。像台籍旅日作家邱永汉的日语小说、日本的台湾文学研究、美国资助的“绿背文学”等,均待探究。笔者在加拿大留学认识的西人博士生,就用英文撰写有关台湾旅加老作家东方白的论文。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外文论述,是曹惠民看重的他山之玉。少学术锐气者、自限于单一学科单一领域者,可能会忽略不顾。

因有锐气,曹惠民关爱年轻学者,慧眼识才,不管是否是其弟子,他都会采用多种方式,如写书评、写序、大会发言、当面交流、引荐发表,为他们走上学术正途“保驾护航”。他为研究生弟子计红芳的《跨界书写》、陈丽军的《幸福开花的地方》、司方维的《认同与解构》等新书赐序,不是门生的,如在中国社科院文研所拿到博士学位的赵稀方、曾在中山大学读博的凌逾、武汉大学写日华文学的博士生张益伟、鲁东大学写《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史》的张清芳、南京大学研究加华文学的外语老师赵庆庆,等等,只要他觉得研之有论、有据、有创新,就会引荐宣传。《台湾文学研究35年》是他和关门弟子司方维“高度密切的合作”{15},且在描述中对70—80后青年学子颇多关注、鼓励。如今,这些当年青涩的学人,多已成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主力军。

四、灵气,源自细心和慧心

曹惠民擅长“新批评”式的细读,产出不少灵慧的作家作品论,如郑愁予的诗歌、张晓风的散文、李昂的小说、粟耘的山林散文、叶灵凤的“香港随笔”、刘以鬯的“实验小说”、刘绍铭、梁锡华的学者散文、司马长风的文学史著、曾敏之杂文的人文魅力、董桥散文的“学、识、情、趣”、黄国彬的“大散文”、王璞的私语散文……不胜枚举。对于突出的或新起的文学现象和流派,他亦能及时勾勒群像,归纳总结,比如《出走的夏娃》论述台湾女性写作叙述主体的建立,《记忆在山海间还原》《台湾的自然写作及其研究》《台湾“同志书写”的性别想象及其元素》《颠覆之美》等文分析台湾兴起的原住民写作、自然写作和酷儿写作,《紫荆香远》是对“香港文学选集系列”的总评,《走向前沿》是对大陆香港文学博士论文的综论等等。再者,曹惠民亦瞭望华夏之外,笔涉日、韩、新、马、泰、菲、印尼、北美等地的华文写作。由此见树见林,切中肯綮,生动反映了海内外华文文学的大千气象。

在个案分析中,曹惠民尤以陶然研究擅场。二人大学同窗,互为知音。其大学同学、诗人右安居士诗云,“阳春白雪馨香远,陶然秋梵并蒂莲,不是兄弟胜兄弟,登高望远傲云天。”曹惠民评陶然,为其自视甚重的长篇小说《与你同行》作序,细心搜编《阅读陶然》研究论集,写下《走近陶然:陶然创作研究二十年》的两万字长文,为这位香港文坛多面手留下了鲜活的历史和文学见证。

《台湾文学研究35年》中的“学者综观:学术形象和学术个性”,堪称一位台湾文学学者的列传,传神写照,亲切动人。如汪景寿早在1982年以过人胆识在北大开讲台湾文学、陆士清促成白先勇和名导谢晋合作拍出《最后的贵族》、多才的刘登翰率领“福建军团”撰成重量级的《台湾文学史》,等等,娓娓道来,饶具风味,一变学术论著理性得没有表情的面孔。

最见曹惠民思文灵气者,当推其第10本书,也是其首本非学术专著类的散文集《蓝花楹》(2020),收录其30余年积累的随笔、小品、游记、书序等。怀尊念旧,记游思学,行文沉稳,感情诚挚,属于温润、大度和睿智的学者散文。在他灵动的笔下,曾敏之老“右手拿笔,左手拿梅花”,许杰先生借200元给研二丢钱的自己,钱谷融师“宏观吃蟹”,范伯群系主任笑执“百味人生”扇……他的散文集封面,为亲摄于洛杉矶的蓝花楹(别名蓝雾树),稠密的蓝花如浓雾晕染,“静谧、清凉、开阔”“在绝望中等待爱情”的花语,透露出作者灵慧、真纯的情怀……

概言之,无论是学术论述,还是学者散文,曹惠民优美严谨的文字,以及敏锐的个性化评断,灵光熠熠,气韵渺渺,可读可赏,可思可叹。

五、总结

底气、大气、锐气、灵气——此“四气”,合成了曹惠民学术的气度、气场、乃至气韵。或者说,他的学术研究不仅有广度、深度和高度,还有温度,真功夫蕴含真性情,读者甚至能感受到他的微笑和心跳。2018年,世界华文文学学科成立40周年之际,曹惠民接受访谈,坦言:“重史料、整体观是学界逐渐达成共识的良好传统,建议成立海外华文文学的独立学科,呼吁外语学人加入研究队伍。”{16}曹惠民不仅在研究世界华文文学时予人津梁之便和灵感,也体现了钱谷融先生对他为学为人的嘉评:“真”“踏实”“朴厚”和“智慧”,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四气合璧,华彩照程,亦可与多位学者诗家的曹评相互印证。诗评耆宿李元洛雅称他“曹公子”,诗云和他“夜话联床相见晚,舌花灿烂烛花红”。曾敏之老赏曰:“纵笔勤探两岸潮,知珠识璞艺评高。潜心绛帐栽桃李,远播神州树坐标。”上海师范大学以快诗见长的杨剑龙教授则赞誉,“您有京派的厚重,您有海派的先锋,您在边缘的寻觅,您听他者的声音。南通是您的故里,苏州是您的新梦。您继承了许杰钱谷融,您整合两岸雅俗兼容……您把中装穿得如此现代,您将西装穿得这般传统……”。

笔者也谨以此篇述评和一首小诗,致敬曹惠民教授,求教方家:

空庭月伴花间语,立夏风读案上书。

旧事藏珍如乍历,君心三世玉壶初。

① 曾敏之:《诗一首——题赠曹惠民教授》,曹惠民:《边缘的寻觅》,花城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②{14}{15} 曹惠民、司方维:《台湾文学研究35年(1979-2013)》,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47页,第47页,第553页。

③ 曹惠民:《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我与台港华文文学》,《他者的声音——曹惠民台港华文文学论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④⑦ 陈辽、曹惠民:《1898—1999百年中华文学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第120页。

⑤ 金克木:《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转引自《他者的声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⑥ 曹惠民:《整合两岸,兼容雅俗——“20世纪中国文学”之我见》,《他者的声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⑧ 曹惠民:《通俗小说生态的比较考察》,《他者的声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⑨ 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9页。

⑩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页。

{11} 对曹惠民主持的《1898—1999百年中华文学史论》项目结项的鉴定,1999年11月。

{12}{16} 杨红英、曹惠民:《学术传统、学科发展与世界华文文学——曹惠民教授访谈录》,《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9年第1期。

{13} 曹惠民:《追求一流:创作·批评·翻译》,《他者的声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责任编辑:霍淑萍)

Four Key Features of a Pioneer and Leader: Cao Huimin’s Research

o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Hong Kong, Macao and Overseas

Zhao Qingqing

Abstract: Cao Huimin is a renowned scholar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Hong Kong, Macau and overseas. His research has four key features as follows: confidence, compatibility, integrity, and inspiration. His confidence is built on profound academic cultivation and the spirit of seeking the first-handed authentic evidence. His compatibility is linked with his open academic vision and heart. His integrity is derived from his keen academic foresight and responsibility, and his inspiration comes from his meticulousness and wisdom in research and writing. Cao Huimin’s academic theory and practice such as "integrating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including both elite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diverse and symbiotic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our don’ts and one no", showing those four features of his research, have pioneered and led the studi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Hong Kong, Macao, and overseas.

Keywords: Cao Huimi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aiwan, Hong Kong, Macao, and overseas, four features, integration and inclusion, diversity and symbiosis

(English Translator: Zhao Qi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