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隐喻、对比和最后一句(评论)

2024-08-01 00:00:00唐翰存
飞天 2024年7期

《飞天》的“新陇军”,当然是要推出“新人”,首先作者的名字是新的,以前没怎么见过,不是圈子里熟热的人,再者,作品也是新的,有新意且达到一定水准。就诗歌而言,目前推出的几位作者,其中有一些写出了鲜亮的作品,或者诗作中有令人看好的东西。赵永娟便是其中一位。

赵永娟的诗,我读了几遍,印象是这样的:初读觉得不错,觉得发现一个新人不容易,诗中既有稳练动人的东西,又不乏一些新的语言形式的表达;抽空再读,觉得一些诗没那么新了,有些句子尤其是诗歌结尾的句子不到位,意思没有跟上,总体上又平常化了;写评论之前重新细读一遍,又感到此前被忽视的,甚至不看好的某首诗,原来挺有味道的,某些诗句的表达原本自洽、合理。很明显,文本没变,阅读感受却发生了变化,这也许是因为作为文学接受者,我在阅读过程中每次情绪、身心状况不同,对作品的“参与度”不同,以致于增附了接受美学中所谓的那种“主观性杂质”。

先来看诗,这首《长亭》:“最让人心动的/难道不该是一座长亭吗/不擅长告别的人,正试图捂住/一张木凳的体温//对于一座亭子,铁锈发生在千年之后/现在,我们惜别的泪光/依然有木质的温润/叮咛声里,水袖甩起,又悲怆地落下//一个故事,到了精彩处/总会被作者,含着去写/就像远山含着亭子/就像亭子,只需露出飞檐就够了”,以经验观之,这是一首有经验的诗,融合了作者面对一个陈迹时的古意和今意,对前人的阅读吸收,想要在某处出彩的意图等,结构上稳练圆熟,对诗的完整度把握比较到位,同时,思维和语言又有所创新。“不擅长告别的人”一句,即是出新的开始,告别的长亭里出现不擅长告别的人,有反寻常而行的意思。“正试图捂住/一张木凳的体温”,语言表达简练、及物、得体,意象的选择是花了点心思的。第二节顺承,其中“铁锈”一句很有起势,下面承接,“木质的温润”对应的正是前句“木凳的体温”,“水袖甩起,又悲怆地落下”也与“不擅长告别”产生某种因果关联。至第三节,“一个故事,到了精彩处/总会被作者,含着去写”,作者玩了一点叙事学的技巧,即“叙述干预”,叙述者从后台走出来,暴露了自己的存在;也叫“叙述分层”,即从前一节的抒情语境中分层出来,以叙述者的声音介入、间离某种情绪,以达到冷静和客观化效果。作为一首诗的收束,需要这种效果。最后两句“就像远山含着亭子/就像亭子,只需露出飞檐就够了”,处理也比较自然,没有陷入概念窠臼,坚持用形象说话且紧扣诗题。

再看这首《行舟》,第一节,“木桨在水面写字/这些流言,飞快地推动小舟”,一开始便是隐喻,诗句比较新鲜,也有点出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联,能够让人意会,能够联想,既意外又合情理。第二节,“一个人晕船的过程/像极了真相逐渐模糊的过程”,顺着前面的意思,水花如流言,推动小舟,导致一个人“晕船”,而“真相逐渐模糊”与人、流言同时发生双向关联,使得生理性晕船和社会性晕船都有了所指,诗的隐喻义凸显,生发巧妙。从中不难发现,一个成功的隐喻的出现,体现了作者的观察、思索,甚至是领悟。领悟到位,即能有艺术发现,使得隐喻发挥积极的作用,在诗的世界里改变事物的本然状态,引发新的语义世界,让人遐想和体味,诗的意味感由此而生。至第三节,“而岿然不动的那个人/必将活成一个有名的遗址”,问题就来了,“岿然不动”这个词对应前面的“流言”,产生反差效果,是可以理解的,而“必将活成一个有名的遗址”,就有些费解了,看似奇崛,实则架空细巧,看似有依据,实则缺乏一句清晰而合理的表达。感觉最后一句没有跟上。我无法确认自己这样的感觉对不对,无法抛开“主观性杂质”,觉得最后一句可以写得更好。

在一组作品里,像《歧路》《影子》《守口》等诗作中,也存在某些诗句需要进一步修改、润色的问题。

更多的情况是,前面读了觉得有些问题,再读,又好像没问题了。作者用心、用力的地方,亦需要读者用心揣摩,否则容易出现浅读或误读。譬如这首《孤独颂》:“站在火车轨旁,比站在麦地边/要孤独一些//一定是眺望/更容易让人孤独//祖母没去过远方/她这一生,最擅长低头”,感觉第一、第二节写得挺好,挺空灵的,也能唤起人的某种普遍体验,有点哲思的味道,至第三节,“祖母”的出现看上去有些唐突,思维由某种普遍性跳到一个具体人物身上,诗力弱化了。而且,“她这一生,最擅长低头”,乍一看,什么意思呢?“低头”这个词出现得很简单、直接,没有交代具体情形。再读,再体会,又觉得这最后一节的出现,跟前面是呼应的,整首诗的意思是自洽的,或许作者原本就不是重点表达普遍性事象,她只想写祖母。“低头”对应的是“眺望”,擅长低头而不擅长眺望,是怎样卑微而踏实的人生?与此同时,“远方”“麦地”“火车轨”等词语也冒出来发挥着暗示的作用,一起形成两种人生、两个世界的对比——强调一下,赵永娟的诗里常出现不同情形的对比——从而赞颂低头者的“孤独”。再读这首《故乡谣》:

要风声很久才能碰壁

要旷野中猛兽横行鸟雀当空

要一个人走着走着,就有炊烟领他回家

要沙枣树上挂满红灯笼,树下一群小娃娃

要一个母亲系着花围裙,锅里下着面片子

……

要在春天这张纸上

使尽全身力气画故乡。到最后

只修改我

只涂抹我

只擦去我

这首诗就很成功,几乎无可挑剔。第一节意象绵密,描写出故乡的勃勃生机,自然的生机,人的生机。每句开头有个“要”字,表示叙述者的主观意向,即描写的对象并非实有状态,而是种种企望的景象。到第二节,语言明显虚化,带有总括的意思了,开头又是一个“要”,接着出现“画故乡”,对第一节点画到位,进一步加深对故乡的主观企望。最后“我”出场,增添了某种程度上的“有我之境”。“只修改我/只涂抹我/只擦去我”,这三句话很是给力,表达出一种扑面的单纯的语言确定,以及背后的深长意味。已然完成的故乡和没有完成的“我”之间,形成一个对比;故乡之于我的形象,我之于故乡的形象,中间形成一个反差。从“修改”“涂抹”到“擦去”,即是“我”的完形、塑彩乃至最后消失的过程,是故乡的地位增重和“我”之地位失重的过程。而“我”宁愿如此,“只”如此,在故乡的背景上进行自我描画,最后消失,又体现了归于“无我”的生命自觉。

在赵永娟的诗里,还有一种思考的自觉。思考是人的本能,诗性的思考是诗歌写作的高级本能。许多人面临的状况是,有时候写诗之所以不成功,出现简单化的败笔,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恐怕要归囿于思考不足,想得太少。赵永娟虽是新人,却也是借助生活阅历和阅读能够在自己的创作中,或至少在某些诗歌创作进行深入思考的人。她有的诗在具象的基础上,喜欢抽象的介入,甚至喜欢概念修辞。这未尝不可,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必需,因为思考到了一定的理性阶段,必然会不可或缺地体现出概念修辞的样子。至于在诗的意义上成功与否,要具体分析,试看这首《局限性》:“上苍使万物具有局限性,这让光/不得不缓缓收束起自己/此刻,她把我一半置于其中/一半和影子,绘上同样的颜色/可你知道的啊/落日的悲哀/其实是人的悲哀/如果我突然落下泪来/那一定是因为我看久了落日/一定是因为我还年轻,还不想原谅/这个世界的/局限性”,此诗的具象形式是在写落日,其抽象形式却是在思考人的“局限性”,可贵之处在于,具象与抽象之间融合得比较贴切、流畅,隐晦而又自然。“局限性”本身就是一个概念词,作者以此作题,以此展开和收尾,对思维的把控力要求更高。虽然我们不能很清楚地透析诗中所谓的“局限性”究竟为何物,虽然诗的结尾也很抽象,似乎缺了一点词语的明指,但我们借助中间的明象和词句暗示,会产生理解诗歌的一个向度,明白此“局限性”与造物有关,和光有关,和垂暮有关,和某种光彩生命的终结有关,这就可以了。此外,还有一些诗,亦带着思考和体悟的句子,如:“行色匆匆/似乎每个人都有非去不可的远方/霓虹闪烁/似乎每一盏都有非亮不可的理由”(《旷野》)“我不会这样爱一个人/但雨,已经下了整整一个秋天了”(《静夜思》)“现在,深渊也不能/平静过我了”(《与己书》),这些诗句都给人以很强的体会感,将事物感官化,迎接外象的给予,同时又充分内化,与个人的生命体验以及思悟结合起来,从而获得较为深切0828e0fc34446b9e5c6ad61653d84d00的内涵。

作者亦敢于出示自我,不吝释放诗意的真诚,如《除夕辞》:

夜空真听话啊

烟花说什么,就是什么

可惜啊

我已经学会了平静

——手心里积攒的光阴

足够打一支发簪

别在灰蒙蒙的鬓间

只有面对一场大雪时

我才会允许自己

喊出声来

诗作的完成度好,结尾也不错。关于它的结构以及修辞,再不多说了,触动我的,首先是那种感人力量,那种交代岁月隐迹和身心变换的真诚。没错,写诗除了天赋、技巧,还需要真诚,除了对思维、语言能力的要求,还有对心灵的要求。

责任编辑 郭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