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安徽召开了一场重磅大会:“投资安徽行”2024年主旨发布大会,并在全省范围启动系列活动。这是安徽再一次对外发出的有力感召:“投资安徽,真的行!”
投资安徽,为什么“行”?企业家们最有发言权。
“安徽有人才优势、政策优势、创新环境优势,特别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到这里来投资信心倍增。” 浙商总会会长、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安徽为何让南存辉充满信心?
首先,信心来自于多重国家战略在安徽叠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在安徽叠加,尤其是成为长三角的正式一员,为安徽加速发展提供了最大机遇、最大势能和最大红利。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安徽加入长三角,就好比是加入了一个“最牛班级”。
多年来,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享一体化带来的资源、市场和技术红利。2023年,安徽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省外投资里,有超过六成来自沪苏浙。
其次是区位优势持续彰显。安徽是长三角和中西部“两个扇面”的交汇点,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腹地,又是中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前沿。
新发展格局把安徽推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风口”,以合肥为圆心、50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内,集中了中国约35%的人口和40%的消费市场。独特的区位为安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得安徽成为构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正在转化为通江达海、左右逢源的发展优势。安徽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影响显著提升,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三是综合交通物流条件快速改善。安徽牢牢抓住综合性交通枢纽建设的机遇,在“铁公机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发力。国家高铁路网“八纵八横”规划中,有两纵三横5个通道、10条路网干线经过安徽。
经过持续努力,安徽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更值得一提的是,安徽还建成了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江淮运河,这些都大大提升了安徽在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上的价值。
价值转化的过程,就是创造投资机遇的过程。在江淮运河沿线,分布着大众汽车、蔚来汽车、福耀玻璃等头部企业的生产基地。
四是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局面。在皖北地区,安徽以“大兵团阵地战”,部署推进皖北地区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四大重点产业,预计到2030年左右,这四大产业集群将为皖北地区贡献近2万亿元的产业规模。未来安徽的经济版图上,皖北将是一个新型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增长极,释放出巨大投资空间。
在皖南地区,安徽启动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范围包括黄山、池州、宣城、安庆4市的28个县(市、区)。
大黄山将大力打造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体育赛事、医疗康养、会展经济、文化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集群,到2033年,大黄山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能达到14000亿元,年游客数量达到6.7亿人次,将带来广阔的投资机会。
这些优势机遇,共同支撑起一个正处在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的安徽。但要将发展优势变成竞争胜势,核心是产业支撑;产业要靠项目集聚,项目要靠投资拉动。截至2024年3月,安徽制造业投资已连续26个月保持18%以上的增速,创造了制造业投资的“安徽现象”。
安徽是怎样生发出产业投资吸引力的?
“福耀的客户云集在安徽,无论是比亚迪、大众还是奇瑞、蔚来,都积极到安徽来,这里是一个创业的热土。”4月8日,福耀集团安徽全产业链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动员会上,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在现场详解为什么投资安徽。
曹德旺一席话的背后,是安徽构建起产业生态圈:龙头企业的到来,吸引了配套企业的集聚;产业配套的完善,又为更多的龙头企业落地提供便利。产业集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样的发展势头在安徽已然形成。
安徽在新兴产业领域布局已久,围绕打造新兴产业增长极,塑造产业生态体系,最值得一提的是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的汽车产业链。
安徽的汽车产业起步较早,涌现出江淮、奇瑞、国轩等本土企业,但相比广东、湖北、重庆、吉林等传统汽车大省,过去安徽汽车产业总体实力并不算强。
随着全球汽车行业掀起新能源革命,安徽抓住机遇“换道赛车”,大力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全链条构建汽车产业生态,加快“安徽车”与“安徽屏”“安徽芯”“安徽脑”融合赋能。
2023年,安徽进一步将汽车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召开了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并成立了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成立产业推进专班,进一步强化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表明,通过长期的量变积累,一旦到达某个临界点,就会出现质的飞跃,安徽的汽车产业印证了这一规律。目前,安徽已集聚奇瑞、蔚来、大众安徽、合肥比亚迪、江淮等7家整车企业、2800多家零部件企业。2023年,安徽汽车产量达到了249.1万辆,居全国第2位;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居全国第4位;汽车出口114.7万辆,占全国的23.4%,居全国第1位;汽车全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1.16万亿元。
除了汽车产业,安徽近年来还形成了多个新兴产业地标。
2021年,安徽开始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生命健康、智能家电(居)、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十大新兴产业。目前,全球10%的显示面板,全国50%的光伏玻璃、20%的光伏组件、15%的家电在安徽生产。
到2023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2.9%,实现大幅跃升。到2027年,安徽省GDP将向7万亿元冲刺,这些产业是安徽实现目标的重要支撑。
投资界有句流行语:“投资趋势,永远不会错。”当下的安徽,正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还有很多代表发展趋势的未来产业。比如,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这些看似遥远,实则是安徽布局未来的深谋远虑,在未来的某一刻,将释放出空前的投资机会。
安徽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科创+产业”,安徽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大科学装置与企业协同创新,构建了“政产学研金服用”贯通的创新生态。
“科大硅谷”就是这样一个大场景和试验田,今后这里会涌现出很多的创新单元,实现“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就是一个新兴产业的摇篮。”
“作为一个安徽人,一个安徽造车人,为安徽发展汽车首位产业的力度和成果而振奋,为安徽‘想企业家之所想、想企业家之未想、想企业家之将想’的服务而感动,就为了这些,将继续加大在安徽的投资。”在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安徽主题日活动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言中感慨道。
安徽的营商环境和为企服务,为什么能让王传福感动?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安徽下足了功夫。
首先是安徽上下形成了共识。经济要发展,首先要服务好投资,安徽为更好感召合伙人,由省级层面统筹,建立“民声呼应”平台。
同时,16地市形成了各自的“独门秘籍”:马鞍山有“马上办”、滁州有“亭满意”、池州有“池久满意”、宿州有“宿事速办”、铜陵有“效能铜都”、阜阳有“满意阜务”……
安徽各地市都有当地的特色服务品牌,而后形成合力变为“普遍性”,共同凝聚成安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共识。
其次是打造了一套制度化的体系。从省级层面来看,安徽以营商环境改革为牵引强化集成式改革创新,常态化对标沪苏浙推出825项改革举措。建立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用心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搭建起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2023年以来,已连续在合肥召开了3次,原则上每2个月召开一次,已经成为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不仅在省内,安徽还把企业家座谈会开到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
市县层面的实践更是各具特色,芜湖“畅聊早餐会”不仅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更是安徽营商环境的鲜活样本。宣城的“星期六政商恳谈会”,安庆的“宜咖吧”,黄山的“新安茶会”,都指向同一目标——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三是政府有为、企业有感,关键是市场有效。针对政策落实的痛点,安徽是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解决。从2021年起,安徽启动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这是一场塑造政府信用工程,确保政策不打折、承诺必兑现,打造“说到做到”的诚信政府形象。
为让资金“便捷化”兑付,安徽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改造政府工作流程,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推动跨部门政策统筹、资金整合、工作协同,企业一个端口“一键确认”,所有流程“一网通办”,2023年通过“免申即享”兑付115亿元,受惠企业2.8万家。
安徽的努力不仅体现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还体现在主动对外宣传安徽、推介安徽上。
2023年5月28日,安徽举办首届“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向世界发出邀约,邀请更多投资人到安徽投资兴业。紧接着,又打造了“海客圆桌会”这一外资合作新平台,首场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
2023年以来,安徽的投资推介还延伸到了海外,安徽省领导率经贸代表团赴德国、英国等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在境外举办了“投资安徽行”伦敦、柏林、法兰克福、米兰、巴黎、塔什干等十余场恳谈会,全年组织推动各市79个出访团组赴海外开展外资招引。
与企业家面对面进行恳谈,全方位开展安徽投资环境推介,安徽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吸引了一大批重点外资企业来皖考察投资。
大众汽车出资25亿欧元,是第4次投资安徽;渣打银行9年来首次在国内设立的一级分行,放在了安徽合肥;康宁、联合利华等世界500强也纷纷加注安徽。
“到安徽去,做合伙人”,已成为企业界和投资界的流行语,安徽正成为一个充满潜力与机遇的未来之地。为什么要到安徽去?如今这已不再是一个待解的问句,其答案正由现在书写、由未来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