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令岳阳经开区教体局团工委书记何炜钰没想到的是,局里推出的“别young生活”青年夜校竟然能这么火!“我们连续两期为青年开设花艺、舞蹈、绘画等夜校课程,报名链接一发出来,不到1分钟名额就被抢光了。”何炜钰介绍道,“前期我们进行了调研与试点,在获得青年人兴趣爱好等第一手数据后,以‘青年点课+团委选课+专家上课’的形式组织课程,让课程内容更符合青年需求,也许这就是夜校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如今,在青年夜校“多点开花”的岳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为了将青年夜校这一惠及年轻人的实事办好,团岳阳市委梳理整合青年之家、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党政阵地和团属阵地资源,在精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青年群体职业规划、技能提升、社交娱乐等需求精准设置课程,让年轻人“点单”上课,让夜校成为帮助青年解压放松、提升技能的平台,更成为大家培养兴趣爱好、展示自我的舞台。
青年夜校怎样真正在青年群体中“出圈”?夜校课程该怎么设置才能更符合年轻人口味?青年“点单”模式究竟如何运行?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团岳阳市委书记綦小广,看看岳阳共青团青年夜校工作的实践探索。
綦小广:青年夜校的开办,不仅是为青年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更是对青年思想引领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有力实践。岳阳的青年夜校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有特色:其一,精细化设置课程,按照“青年关注、青年选择、青年展示”的思路,让青年“点单”,这样课程内容才能更切合年轻人需求。我们鼓励各单位在前期充分调研和座谈基础上,聚焦内容供给、贴合青年需要加强夜校课程开发,助推组织优势、资源复用和服务功能的有效耦合。其二,社会化试点先行,依托青年之家、社会组织等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夜校试点,积累了大量经验。积极探索“共建共赢+社会化运营”模式,实现供需两端“互惠共赢”。不论是借用党政阵地、团属阵地还是依托社会力量,我们创办夜校的共同目标都是将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下沉一线,惠及广大青年。其三,常态化统筹推进,探索青年夜校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各夜校的统筹组织,强化夜校的公益属性和内涵建构。如在全市268家青年之家常态化开展心理读书会、阅读分享会等活动,积极倡导正向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湖南石化等企事业单位打造一批受青年喜爱的青年创新工作室等阵地,常态化开展青年交友、读书沙龙活动,引导青年“健康生活、快乐工作”。
綦小广:在课程设计上我们推行“青年关注、青年选择、青年展示”的理念。在创建青年夜校前,团岳阳市委开展了广泛调研,对象涵盖全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学生、自由职业者等青年群体,从2000余份问卷中对青年诉求进行细分,基于大量真实科学的数据,实现了课程按需设置,形式按需选择,较好贴合了青年实际需求。在实际创建中注重青年的主体地位,不仅在课程设计上为青年提供展示机会,同时也发掘青年讲师团成员、优秀团干部以及有兴趣、有能力的青年达人担任夜校讲师,充分展示年轻人的风采。
截至目前,岳阳市已挂牌成立青年夜校14家,开设各类夜校课程979期,从巴陵戏、中医、书法,到插花、摄影、瑜伽,再到农技、急救、法律等,聚焦内容供给、贴合青年需要的课程在青年中反响很好,并已初步形成课程迭代长效机制。
綦小广:青年夜校在岳阳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青年社交的联结与独立的人际关系并不矛盾。青年人是乐于“找搭子”的,并且在很多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圈层文化。下一步,我们将以青年夜校为中心开展更多线下活动,持续输送正能量的社交模式,向外扩展圈层社交。通过丰富的信息供给和桥梁搭建,实现青年需求的应景更迭,帮助青年在思想进步、技能提升、情感满足、社会融入等方面获取到领域更加细分、社交质量更高、专业水平更强的资源,让年轻人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时代发展脉搏,更加直接地体验到个人奋斗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