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亿万青年的谆谆寄语,也是青年肩负的时代使命。重庆市巴南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青年视角经营城市、建设城市、治理城市,引领青年追梦巴南、筑梦巴南、圆梦巴南,在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挺膺担当、奋发有为。
巴南区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发展活力,吸引和激励更多青年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共青团协调、各方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全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将“关爱青年成长,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纳入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路线图、施工图和任务表,体系化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
推动规划落实。将青年发展需要全面贯彻和充分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立足《重庆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制定25条重点工作举措、实施10项重点青年民生实事项目。每年更新发布《重点工作清单》,定期对工作任务“干没干”“干得怎么样”进行督导,为全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增势赋能。
注重宣传引导。精心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党和国家关于青年发展战略部署的宣传宣讲工作,讲好“巴南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巴南更有为”的故事,全方位展示巴南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工作成效,如,白居寺长江大桥“星际穿越”打卡点吸引50万人游览,华熙国际体育中心常态化举办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张学友演唱会等顶级赛事、大型演出,吸引更多青年关注巴南、走进巴南、留在巴南、成就巴南。
关注青年所思、所忧、所盼,帮助青年解决好生活居住、就业创业、婚恋交友、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努力为青年在巴南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站式优化青年生活居住环境。着力盘活城市存量住房资源,落实保障性租赁住房5000余套。配套提升城区综合品质,新增城市绿地317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区,推动创建国家文明城区,建成“美丽庭院”205个、“巴适小院”185个,融合呈现庭院经济、院落文化、文明乡风新风景,汇聚23万青年在巴南幸福生活。
全周期构建青年就业创业空间。关注青年就业,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等就业专项活动,开发“巴实工”巴南区零工市场官方小程序线上平台,建成见习基地238家,提供见习岗位4600余个,发放青年见习补贴资金623.85万元。支持青年创业,建成各类创业载体共7家,统筹免费创业工位170个,发放青年创业贷款1583万元,为涉农创业青年提供“乡村振兴青年贷”7597万元,开展“源来好创业”青年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服务青年创业者2200余人次。助推青年技能提升,承办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决赛(巴南赛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193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多元化扩宽青年综合服务供给。举办青年联谊交友活动40场次,覆盖青年13286人。新增公办幼儿园8所,普惠覆盖率90%。新建扩建圣灯山中学等学校5所,新增学位4700余个。实施“校外+”精品工程,开展假期研学实践、公益托管班活动243场次,惠及青少年5.1万人次。建成6个“24小时城市书房”免费向青年开放,满足青年个性化“充电”需求。建成养老服务中心、站点344个,实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有效减轻青年赡养老人压力。
引导青年将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力量同为实现个人理想不懈奋斗有机结合,积极为青年在巴南成长发展、建功立业牵线搭台,助力青年走好成长、成才、成功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梦想。
组织青年建功高质量发展。实施“巴方来才、南得有你”人才工程,推荐区内青年入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3名、重庆英才计划等市级人才112名,累计评选六批次252名“菁英计划”人才,发放奖励经费超3100万元,为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积累了宝贵人才资源。引导广大青年在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中担当作为,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创建青年“号”“手”“岗”“队”等青年集体185个。在二圣镇集体村率先实现城市青年人才入乡落户试点,探索赋予落户人才根据合同享有土地承包经营资格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权益,鼓励青年奔赴乡村振兴第一线。
组织青年助推高品质生活。开展“河小青”“洁小青”“馨小青”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480场次。依托“青少年之家”“巴适小院”等阵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乡村墙绘等志愿服务活动220场次。精心打造适青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举办“陆海之约·畅享巴南”主题活动季,西流沱小镇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组织青年参与高效能治理。实施“志愿山城”行动计划,注册青年志愿者13808人,青年参加志愿服务总时长达31691小时。扎实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提交模拟政协提案170份,2024年巴南区“两会”共提交有关青少年建议提案议案53件。开展“‘巴’方来才·学子兴乡”行动,选拔在渝高校275名大中专学生志愿者组建27支实践团队参与乡村实践,开展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团中央表扬。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立足新起点,巴南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善作善成、唯实争先,全面加强新时代青年工作,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作出巴南新的更大贡献!